李建
摘 要:教师应该根据每个年龄阶段孩子发展的特点向家长传授必要的育人方法以更适合家长会中教师讲授的内容,也更容易被家长接受和使用到日常孩子的家庭教育中,更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本文就是笔者对于小学各年级段家长会的内容设置进行的思考,希望能给予许多一线的同事在工作时以有力的借鉴。
关键词:成长;提升;轉折;转变;过渡
多年从事班主任和小学德育工作,经过思考,我认为在小学一至五年级每年的家长会中,可以作如下安排:
一、 成长——初入小学话成长
对于一年级新入学的小孩子来说,一切都是“新”的:新的学校、新的教室、新的老师、新的同学、新的要求、新的知识……尤其是各种学习习惯和学校的制度要求,对于他们来说都是全新的,为了尽快适应小学的这种常态,多数家长会在开学前的假期里,根据自己的认知对孩子进行心态上的引导和物质上的准备。但真实的入学以后,教师会根据学校和班级的要求对孩子的学习、日常行为进行强化训练,因为初入学的孩子有了幼儿园大班的知识基础,一年级开始时的很多知识没有多少难度,各种常规的训练就成为重中之重,这也是孩子成为小学生之后的必修课程。所以,教师在家长会中更应该把学生入学以来的各种习惯养成情况与家长交流,一些被家长忽视的习惯培养,例如:孩子写字时的坐姿调整,有的老师强调三个一,即眼离桌面一尺,胸离桌面一拳,手离笔尖一寸,这是正确的,但对于一年级的孩子来说,实在是不好理解、不好记忆、不好执行。此时,老师可以提醒家长这样要求“屁股坐在板凳的前三分之一,脚底板平放在地面上,写字时左手可以够得着自己的左耳朵”做到了这样,姿势就正确了。如此的引导,家长爱听、好学、易于指导自己的孩子,家长会召开时,家长自然就会兴高采烈地来了,况且,在家长会上,教师还会对每一位孩子的成长情况进行交流,家长就会对自己孩子的成长更有信心了。
二、 提升——校有习惯初养成
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一年多的校园生活已经使他固化了很多的行为习惯,但不是每个孩子的优秀习惯都已经全部养成,况且习惯养成后还有反复的情况出现,所以,二年级的班主任在家长会上重在分析目前班级学生的各种习惯养成情况,如何进一步提升孩子的习惯养成。而且,从经验上来说,二年级与一年级的孩子相比,对于成年人尤其是教师的绝对崇拜之情中开始有了自己的小思想,对于成年人的一些要求开始有些“怀疑”,甚至开始愿意用自己的思想代替老师的要求,用自己的行动“反抗”老师的指导。这一切都在说明,二年级的孩子正在悄悄地成长,此时对于如何培养一个谦逊、有礼、勤劳、克制、有责任心的孩子是摆在老师和家长面前的一个课题。但也不必惊慌,可以从简单入手,告诉家长谦逊有礼看穿着:穿校服、戴红领巾、敬标准的少先队队礼;勤劳勇敢看行动:经常清扫教室、家庭卫生,会使用常用的扫除工具;克制担当看品质:不说脏话、不吃零食、课间不打闹、不做危险性游戏……如此的习惯培养,简单可行,加上长期的坚持,学生的各种行为习惯就会在家校的共同配合下慢慢养成。
三、 转折——脱去稚气露清新
三年级孩子遇到的最为典型的问题就是开始写作文了,一个由懵懂无知的幼儿开始向少年转变。他们开始用自己的眼睛独立观察生活中的人和事,小脑袋也开始思考生活中的那些人和事到底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他们开始用自己的思想指导自己的行动,不在唯成人命是从,同时也从情感外露、浅显、不自觉向内控、深刻、自觉发展。而实际上在学习和人际交往中,情绪控制能力有限。普遍出现马虎大意,做作业磨蹭等不良习惯,需高度重视及耐心纠正。此时,家长在与孩子的教育、交流中要认识到孩子的知识面、交往范围在扩大,认识能力在提高,当然遇到的各种困扰也随之而来,而且会在孩子的心中产生相当的不安情绪,需要成人细心陪伴和耐心引导,及时帮助孩子解决。
四、 转变——我的学校我代言
从近几周开始我校的四年级同学开始了每班一周的值周工作,这是学校红领巾监督岗工作的一部分,队员们主要参加校门口的文明引导、校园里的路队护导、楼道口和大厕所门口的安全指导工作。目前,已经有三个班参与过了活动,由于他们是第一次参与值周,从同学们的表现来看,他们积极、认真、工作踏实,为了集体的荣誉能努力把自己的任务完成得尽可能完美。但同时,从他们日常的各种表现中可以看出四年级孩子的性格特征,如:在文明引导中不能完全注意文明礼仪,红领巾佩戴、站姿、敬标准队礼都做得不到位;路队护导时大声呵斥路队走的不完美的同学,对于奔跑的同学采取追拉、罚站的方式;安全指导时也是对违纪的同学呵斥、罚站,有点今天我有权力,我就要把权力全部按照我的方式行使的意味,而不是想一想如何做才能让值周的效果更好,让校园的进校、如厕、放学工作更文明、科学。所以,此阶段的孩子学习知识点已经增多加深,孩子开始出现小学阶段第一次分化,这时就需要教师、尤其是家长及时帮助孩子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树立信心。如注意孩子上课时和做作业时注意力的问题,书写习惯,培养孩子演算、检查的习惯。让每一位孩子都能成长为学校对外展示的一张名片。
五、 过渡——我做优秀毕业生
五年级的孩子已经开始进入小升初的储备期(我区的六年级全部进入初中学习),是小学到初中的过渡阶段,教师要引导家长鼓励孩子做事情的坚持性,帮助孩子建立进取的人生态度,促进自我意识发展,同时还要家长和孩子一起关注小升初信息。多为孩子提供一些接触自然、社会的机会以及学习中遇到的自然和社会的观察问题。因为没有时间操控能力,很难准确理解其中内涵,而接触社会对培养学习兴趣,保持主动学习的态度,迎接更复杂的挑战有积极作用。
陶行知先生说过,“先生不应该专教书,他的责任是教人做人;学生不应该专读书,他的责任是学习人生之道。”我想再加上一点,“为了给孩子创设更好的成长环境,教育引导好学生,先生还要将学生的成长的阶段特点通过家长会的活动载体告诉家长,让家校形成合力,共同科学地培育祖国的花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