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海云
摘 要:微课是课堂教学的一种有效的补充形式,不仅适合互联网学习时代知识的传播,也符合学生个体的深度学习需求。将微课运用得当,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微课;小学数学;数学教学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学方式也发生越来越大的变化,学生的主体性得到日益重视与提高,微课逐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一、 微课概述
当下已不知不觉进入一个微时代:微博、微信、微时代、微电影、微店……微课,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也应运而生。简单来说:是指按照新课程标准及教学实践要求,以视频为主要载体,一般时间为5~8分钟左右(最长不宜超过10分钟)记录在课堂内外教育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重难点、疑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精彩的教与学活动全过程,是一种自主学习的资源。
二、 微课特点
“微”成了微课的特点:时间很短、文件小、教学设计精彩,并取得震撼的教育效果。数学微课,能让学生以最小的精力,掌握数学的知识与技能。
三、 小学数学中微课案例评述
一般情况下,微课的选材应从相应的知识点选取,如:课堂完成时间不够的;学生掌握概念不清、易犯错的;或同一个知识点需在多个班级授课的;基于学情分析,需将知识点做直观化处理的等。由于知识点选取不同,使用微课时机会不同。作为教师,要有计划地在课前、课中和课后应用微课。
(一) 课前微课——提高预习效果
预习可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然而,传统的数学预习,由于教师设计的预习任务或针对性不强或难度太大,缺少趣味性和可操作性,导致很多学生将这一作业流于形式,更不要谈通过预习,突破学习中的重、难点问题。所以,在布置预习作业时,教师可将教学难点设计成微课的形式,帮学生答疑解惑,从而提高预习效果和学生自学能力。如:在预习人教版五年级“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前,由于公式的推导操作性较强,需要学生在预习过程中亲自动手去实践,通过剪、拼、折等活动,体验、感悟新知识。
为了让学生了解操作过程及课堂学习中所需要用到的工具、材料,初步感知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教师利用英壬画板软件,制作了一节“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微课视频:
1. 一个长方体,沿着上面与前面相交的棱、左与上、前、后相交的棱以及右与上、前、后相交的棱将纸盒剪开,看一看,展开后的形状。
2. 在展开后的图形中,分别找到“上”“下”“前”“后”“左”“右”6个面并标明。借助动画视频预习,学生初步对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有一个整体、感性的认识。
3. 利用动画视频出示长方体、正方体的展开图,并演示在纸上画出来,剪下来具体地折一折。学生在观看微课过程中边想象,哪些面是相对的,是不是有重复的面(少一个面),从而突破平面展开图是否能围成长方体或者正方体这个重难点知识。
通过预习,学生在课前初步经历了数学知识形成过程,从而发展学生空间观念,增强学生探究立体图形的兴趣。
(二) 课堂插播微课——有效突破教学难点
对于难以理解的知识点,特别是口授无法讲清楚,或通常条件下很难演示和不易观察的现象,可以有计划地把“插播微课”作为其中的一个或几个教学环节。如:“长方形面积的计算”一课教学难点是理解长方形的面积与长、宽的关系,即“每行摆的个数就是长方形的长,摆的行数是宽,小正方形的个数(即长方形面积单位的个数)就是长方形的面积。”教师为帮助学生突破难点,在这个环节设计并插播了一个专题式微课:通过动画展示给学生:(1)画一画(画方格);(2)摆一摆(两种摆法:一是全摆满,二是沿着长边摆一行,沿着宽边摆一列);(3)算一算,从而完成“猜想、实验、验证、概括”的活动过程。播放过程中,教师紧密配合播放的进程进行组织和引导,从而推导出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数学课堂中插播微课,为学生提供一个直观和感性认识,让学生更有参与感。
(三) 课后微课——有助查漏补缺、拓展延伸
除了课堂上开展微课学习,还可引导学生在课后使用,不仅帮助巩固重难点,同时也可在一定程度上减轻教师对学困生的课后辅导负担,给每个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机会。例如:四年级学生在学习“除数是两位数笔算除法”时,初步掌握试商方法后,为更进一步提高学生不同情况下灵活试商的能力,教师把新增加内容设计成微课:进一步让学生在观察比较与尝试解题中,知道当被除数前两位比除数小,除数与被除数首位上数字相同時,一般可直接商9或8的试商规律,帮学生查漏补缺、有效理清疑点。让学困生、理解能力弱点的学生,能从容地在学校或家里反复观看,学习知识、掌握技能。微课的使用,成为家长辅导孩子的得力助手。
四、 结束语
微课的教学方式为教学实践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教学途径,通过微课,一定程度上能够有效优化教学资源的配置,从而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但个人认为:微课不能完全取代现有的数学课堂教学模式,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1. 小学生年龄尚小,缺乏一定的自觉性,没有家长的有效监督是很难完成以视频为主的学习任务,即便是高年级学生,也很难控制在观看微课时玩QQ或游戏等现象。2. 并不是所有学习内容都适合用微课呈现,因为小学数学教学除了掌握相关的数学知识与技能外,还应让学生体会基本的数学思想,积累基本的活动经验。3. 学生过分依赖微课,反复观看,对眼睛也是一种伤害。
总之,微课作为教学媒体,要真正发挥作用,必须遵循教学设计的基本原理,厘清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媒体等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注重各种教学媒体间优势互补。即使是优秀教师团队所开发的微课,也并不代表能适合所有教师和学生,需要教师创造性地运用。教师只有因势利导,因材施教,才能真正发挥微课在教学中的辅助作用,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斯苗儿.基于教学设计,把微课融进日常课堂[J].小学数学教育.2014(11).
[2]王文忠.小学数学如何应对微课浪潮[J].中国教育报.2016(5).
[3]李艳.维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有效应用[J].学周刊.2016(3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