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子宁
摘要:人类交际有语言交际和中日两国社交文化礼仪交际两种形式,共同构成人类交际不可分割的整体。在日常交际中,人们往往只注重语言交际,忽略了交际还需要依靠中日两国社交文化礼仪符号。而且,到目前为止,中日两国社交文化礼仪交际的研究主要还是集中在多使用英语的国家的中日两国社交文化礼仪交际行为规范上,主要的研究也多集中在中日两国社交文化礼仪交际的基本知识、西方早期理论的介绍以及亚洲与西方国家的中日两国社交文化礼仪交际的研究对比上,对中日两国社交文化礼仪交际之间的差异进行的系统性研究尚不多见。
关键词:中日两国社交文化礼仪交际;体态语;客体语;环境语
一、 中日体态语的异同研究
(一) 手势
手是人类肢体中活动范围最广、活动幅度最大的器官,也是中日两国社交文化礼仪交际的主要构成之一。这全因手的使用在人与人之间的沟通时能够方便且易于操控,同时也可以更为精确的展示复杂的含义。适当应用手势可以让沟通表达变得更具感染力,也更为生动自然,让沟通更为流畅。
在我们国家使用手势表达十个数字的方式上,我们国人自己进行沟通时,非常容易了解。而日本民眾在使用手指数数时,前五个数字的手势表达跟我们国家是一样的,不同之处在于后面五个数字的数法。
(二) 姿势动作
姿态和手势一样,都是人类传达情感基本手段中的要素。姿态意思是人类的站姿、坐姿以及走姿等肢体所展现出来的动作。姿态的组成部分通常包括手足的摆放位置、肢体的张弛状态、倾摆状态等。结合这些元素,可以将姿态分成“开发型姿态”以及“封闭型姿态”。“开放型姿势”是手足任意摆放、肢体十分放松的姿态;“封闭型姿势”则是肢体手足姿态处于特定的、无法放松的情形状态。我们能够认为日本民众所使用的姿态即是“封闭性姿态”。
通过观察,显示身处高权威的人通常会仰头挺胸进行地位的展现,而身处低权威的人通常会摆出一副俯首称臣的姿态。我们将这两种情况命名成“高姿势”以及“低姿势”。
二、 中日副语言的异同研究
(一) 沉默
所谓的沉默意思是接受者没有冲说话方得到所希望得到的任何回应的情况。沉默所代表的含义会随着文化的区别和所使用的场景的改变而发生相对应的改变。日本民众的沟通中沉默是经常会发生的情形。
沉默在日本民众沟通中的意义通常可以是下面四个方面:①没有强制要求要按顺序发言,全部赞同;②并不是十分同意提案,但还是赞同;③既不表示赞同也不反驳,就是对发言内容不感兴趣;④虽然不赞同,却不好意思说出自己的见解,从而造成了一种沉默的情况。而作为议长,这时则会判断为与会者们既不存在意见也没有其他异议,因此进行另一个话题。
(二) 话轮的转接
所谓话轮的转接,我们可以理解成人们在沟通中,当出现沉默而造成尴尬时,所相应作出的反应语句。根据之前的论述,虽然日本民众在日常沟通中趋向于沉默寡言,但并非说明日本民众在沟通交流中不存在其他话语反馈。这也意味着,话语的轮换可以看成为表述方为了调动现场气氛,让话语可以更加顺畅地继续所作出的话语反馈。话轮转接在日本民众的日常沟通中非常频繁,无论是谈话或是通电,每分钟的频率高达二十几。
(三) 中日两国社交文化礼仪声音
中日两国社交文化礼仪声音的构成为发声手段(声调掌控以及韵律掌控)和功能性发音(咳嗽声、哼哼声、叹息声、笑声、哭声等)。从发生手段来看,日语因为是高低型,重音的上下起伏在两个音节的中间,所以很难分辨音量和音调的改变。所以,当日本人讲话,很难察觉得到他的音量大不和音调高低的变动。其他的,尽管汉语也是跟日语同样的高低型语言,却是声调前后的改变仅仅处于同个音节范围,同时不止是声调前后的改变,也产生了声调的起伏的改变。
三、 中日客体语的差异探讨
(一) 物品表现
物品表现所谓的物是说具备某种形状的物品,平日里通常是说饮料、食品、家具、工具、日用品等没有指定的多种物体和物料。物品表现是构成中日两国社交文化礼仪交际中的基本要素之一,同时具备实用价值和交际价值,平日里对物品的应用不仅是文化的展现,也是给其他文化交流给出了深入的切入点。物品表现主要由肢体展现、衣着打扮、个人携带物以及身处场景四个基本要素构成。
(二) 服装及其作用
在大约五到十万年前的尼安德特人的时代,人类首次学习了衣物的使用。而隐蔽自身、御寒保暖仅仅是衣服真正用法中的很小的一处。在人类社会的生活中,服饰不仅是生活必需品,也是人类文化的一个侧面表现。尽管服饰由人类自主挑选,事实上却不仅受到时代的约束,也受到风俗的约束。所以当个人的服饰遭遇时代更替所约定俗成的制约,或者遭遇时代经济水平的制约,他的衣着服饰就恰恰展现了该时期民众的普遍审美和观念。在当代,服饰能够流露出个人的品位和修养,而服饰大包,不单单是展现出了实用价值,个人的身份地位也让衣着的时尚受到更多的关注。
四、 结论
论文着重针对中日两国社交文化礼仪交际的对比研究而展开的,着重从中日两国社交文化礼仪交际的4个方向,就是体态语以及副语言(中日两国社交文化礼仪行为),还有客体语以及环境语(中日两国社交文化礼仪方式)进行研究。透过研究中日两国民众在应用中日两国社交文化礼仪交际的相同点和差异点,同时分析造成这种异同的原因。
关于体态语,着重从手部动作、脸部表情和目光对视这三个部分来进行探讨。透过对比研究能够了解到,中日两国在手势的使用上基本能够分成3类:手势相同,所传达的信息也相同;手势相同,所传达的信息不同;所传达的信息相同,手势却不同。
参考文献:
[1]殷小凤.中日文化差异的比较与研究[J].才智,2014,(06):251,253.
[2]李芳菲,王胜鹏.中国“茶道”探微:基于中日茶文化的比较研究视角[J].四川旅游学院学报,2014,(03):9-12,19.
[3]吕文辉.图式理论在交替传译教学中的运用[J].日语学习与研究,2014,(04):25-32.
[4]张铃惠.从礼物赠答看中日文化差异[J].戏剧之家,2014,(11):297,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