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园园+宋永亮+陈志凤
【摘要】由于语文素养的缺乏,初中语文课堂长期以来存在着学生对语文学科兴趣偏弱和语文知识习得效率低下的现象。语文素养是初中语文教师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之一,具有丰富的情感,生动的教学语言不仅能树立教师的正面形象,而且能消除学生的距离感,更能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本文结合自身多年初中语文教师的工作体会,分析了初中语文教师强化语言艺术修养的必要性,探讨了强化语言艺术运用的具体思路。
【关键词】语言艺术 初中语文 趣味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47-0067-02
1.引言
究其原因,欲善其教,先利其言,对于初中语文教师而言,首先需要强化自身的语言素养,不断提高语文课堂语言艺术,使教学语言能够抓住学生的心理特点 能够契合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语言艺术,可以理解为艺术的一个分支,指的是以语言为工具创造审美的意境和形象,在初中语文中,就是通过语言艺术的巧妙运用释放语文的教学魅力, 利用看似浅显的语言打造深度课堂。
2.加强语文课堂教学语言艺术修养的意义
对初中语文教师而言,语言不仅是他们向学生传递学科知识的最重要工具,也是他们与学生进行有效情感交流的重要渠道。当前,随着新课标的推行和一些现代教学手段如多媒体的运用,教师的课堂地位出现了一定程度的淡化,其目的是为了凸显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在这样的背景下,教学语言变得越来越重要,加强语言艺术的培养,使教师能够更有效地利用语言输入组织课堂教学,包括学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从而显著提高课堂效率。一位语言艺术修养好的语文教师,可以使得教学语言具有形象性、趣味性、启发性,提高语文课堂的清晰度、严密度和动听度,利用浅语打造深度课堂。
3.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语言艺术运用思路
3.1 读懂学生认知,把握语言的形象艺术
所谓语言形象艺术,指的是语文教师利用具体的表象或形象修饰语言,比如利用多媒体或者教学挂图等使语言学习形象化和简单化,从而更透彻地表达在学生认知世界里看似抽象的事理或事物,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领悟教师传递的意思。初中生的思维能力正处于由形象思维向着抽象思维发展的关键时期,对初中语文教师而言,在传递知识和引导学生探索的过程中,都应该立足于学生的认知水平,力求化难为易、化抽象为具体,用形象直观、容易理解的语言艺术提高教学效率,抓住学生的注意力,以活跃的课堂气氛彰显教学效果。教师要善于从具体的表象和形象入手,充分把握了语言的形象艺术,利用“浅语”使得孩子们在不知不觉中习得语文知识。
3.2读懂学生兴趣,把握语言的趣味艺术
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略显单调和枯燥,无法体现语文的教学魅力,反而容易使中学生感到乏味。因此,教师应该读懂学生的兴趣,使教学语言体现出趣味性,从而有效增强语言对学生的吸引力。把握语言趣味艺术,指的是教师使用灵活有趣的语言,给学生营造轻松、新奇、有趣的情感体验,从而对学生形成强烈的吸引力。为此,初中语文教师可以巧妙使用小故事、顺口溜、歌谣、编口诀、夸张、拟声等表现手法,使知识传递过程充满趣味性,让学生在轻松、有趣、开心的课堂氛围中实现语文知识的习得。通过一些富有创意性的趣味设计,使得教学语言的运用能够迅速抓住学生的兴趣点。因此,语文教师在平时教学工作中应该多思考,多创作,将学生喜欢的娱乐形式融入到语文教学中。
3.3读懂学生心理,把握语言的启发艺术
由于生活经验的限制和知识经验的缺乏,初中生对传统语文教学方法的接受能力较差,这进一步限制了学生思维的靈活性和自觉性,导致学生对课堂的持续关注力很差,也使得课堂难以向纵深进行。因此,语文教师要读懂学生心理,站在学生的角度创新教学思路,把握好语言的启发艺术,增添语文课堂的教学魅力。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善于使用启发式语言和问题点亮学生的思维,为学生的思维指明方向,解决他们的学习障碍。
4.结语
语言艺术是初中语文教师必须勤加“修炼”的教学能力之一,对初中生进行高效的知识输出,不在于使用精妙深奥的语言,相反,应该通过巧妙的艺术化处理,使教学语言浅显贴近学生认知水平,达到促进学生深度学习语文学科的目的。因此,语文教师应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强化语言艺术的修炼,提高自身的语言运用能力,绽放语文教学魅力,在教师和学生之间架起一道知识传递的艺术桥梁。
参考文献:
[1]吕琴. 妙用“金钥匙”,巧开高效门——浅析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语言艺术[J]. 课外语文:教研版, 2013(11):153-154.
[2]王茜.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浅谈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语言艺术[J]. 都市家教月刊, 2014(12):270-27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