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桂莉
【摘要】目前,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高校大学生“就业难”和企业“用工荒”的现实矛盾愈演愈烈。因此,推进高等教育供给侧结构改革是提高大学生高质量就业率的重要举措之一。本文针对就业市场现状,结合供给侧改革思维,从优化供给结构、创新供给模式、拓宽供给渠道三方面进行深入分析,以期对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提供借鉴意义。
【关键词】供给侧改革 高等教育 大学生就业
【基金项目】江苏省高校辅导员工作研究会专项课题:高校“供给侧”改革推动大学生就业发展研究,课题编号:16FYHLX049。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47-0016-01
一、引言
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显著,而高校大学生的就业问题也日益凸显。为此,习近平同志首次提出了“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增强经济持续增长动力”的理念,即从“需求侧改革”向“供给侧改革”转变。
二、高等教育体制下当代大学生就业现状
(一)高校教育内涵建设欠缺,部分高校大学生人才与就业市场脱节
随着高校办学规模进一步扩大,高校间的竞争日益激烈,为此,部分大学将申报硕士、博士点等作为学校发展的重中之重,继而忽略了自身的内涵建设。而人才培养结构也出现失衡现象,研究型人才与应用型人才比例失调。事实上,当代高校教育更应将自身作为供给侧主体,立足社会需求,减少高校人才与就业市场脱节现象,继而缓解高校大学生就业结构性过剩问题。
(二)高校人才培养体系较为单一,部分大学生就业思维趋向定势
目前,一方面,高校的管理环境上存在较多不足之处,首先是高校传统的管理制度,过多的强调层级性、统一性、集权性,[1]这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大学生的思辨性思维和创新性能力。另一方面,在较为单一的高校人才培养体系下,一些大学生的就业观念存在误区,从古代的“士农工商”的等级观念到如今的“铁饭碗”、“体面”、“高薪”等观念,[2]不平等的就业观念可从中窥见一二,而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压缩了大学生的就业面。
(三)就业信息获取渠道有待拓展,部分大学生就业范围存在局限性
加强就业信息化建设,是不断完善功能性高校就业服务体系的需要。如今,就业信息获取媒介众多,但有效、及时就业信息网络尚未完全形成,这无疑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大学生就业工作的选择,抑制了其工作积极性,降低了契合工作的发现几率。因此,在面对不完善的就业信息,部分大学生不得不缩小就业范围,同时,其自我价值的提升和实现也受到一定的影响。
三、高等教育体系下供给侧改革措施
(一)优化供给结构
高校应该在原有人才培养方案的基础上,适度增加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比例,并且针对行业发展现状定期研讨,进一步实现高质量人才供给结构。在学校全局规划统筹就业工作的基础上,高校应发扬“共治”精神,充分调动各学院、部门、师生的管理积极性,充分发挥“主人翁”意識,多层次宽领域地完善就业工作管理模式,以换位思考的角度感知社会需求、体会自身能力的优缺点,从而进一步实现高校人才供给结构的优化。
(二)创新供给模式
除了依托政府宏观调控的政策支持,高校应科学划分专业设置,注重“产销对路”,科学界定各专业在就业率中的重要性,适当增加一些具有前瞻性、新兴的专业,如电子商务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素质教育专业等,同时高校内部应提供集教育、咨询、管理等多种服务于一身的大学生就业指导和服务体系。
(三)拓宽供给渠道
校企合作是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就业质量的重要方式之一。在高校人才培养方案中,高校一方面应立足市场需求,采用分层分类的就业指导策略,进一步培养与社会接轨的大学生人才,减少企业和高校毕业生之间的就业环节,从而高效地扩充社会人才储备。
在建立就业市场方面,高校应采取“积极主动”的策略,积极拓宽校企合作范围,加强与人才中介机构、企业、政府、社会等多方面的合作与交流,从而提高大学生的实践技能、适应能力,进一步转变就业观念。此外,加强校企合作能缓解就业信息网络滞后性等多种问题,提供大学生多渠道就业选择权。
四、结语
长期以来,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具有滞后、保守、缓慢的特点。当前,我国经济步入新常态,而高等教育的改革发展更应伴随着中国经济发展现状进行相应转变。因此,在现有的体制下,由高校引领的创新文化发展过程中,高等教育应充分处理好社会、学生和自身的密切关系,立足社会需求和学生自身发展需要,采用供给侧改革思维,顺势而为,勇于革新,从而促成高质量招聘和就业的多赢局面。
参考文献:
[1]康鑫.高校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9.
[2]严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视野下大学生就业思维的创新[J].教育与职业.2013(29):2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