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玉萍��
摘要:“古今中外,改革是人类主动适应社会发展的途径,是历史发展的鲜明主题”。改革的成败也自有其规律,本文以人民版选修一《商鞅变法》一课为例,在唯物史观的指导下,从现实回溯历史,历史照进现实的角度出发,探索中外改革成败规律。
关键词:中外改革;成败规律;商鞅变法
“商鞅变法”是中国古代战国时期一次重要的政治和社会变革,是一场自上而下的全民改革,是历史的一大进步,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为日后秦一统天下奠定基础。“商鞅变法”是在君主的支持下进行的改革,随着君主退出历史舞台,商君也为其变法付出了生命,但“商君虽死,秦法未败”。因此,在引导学生探索改革成败规律的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从史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在史料分析的基础上对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和历史现象进行客观论述,在面对现实生活中的问题时,能够以全面、客观、辩证、发展的眼光进行评判的学科核心素养。
一、 “逐鹿中原,不见秦”——改革是历史发展的要求
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争霸,但燕、韩、赵、魏、齐、楚六国却看不起偏居一隅的秦国,不与其会盟。原因在于:首先,秦孝公时期秦国国力相对贫弱;其次,《史记·秦本纪》中记载“孝王曰:昔伯翁为舜主畜,畜多息,故有土,赐姓赢,今其后亦为肤息马,联其分土为附庸”。所以从身份上来讲,其他六国属于名门之后,比如尧舜禹的后裔或者是夏朝商朝贵族,相较而言秦国的血统不够高贵。第三,据考证,在陕西雍城发掘的“秦公大墓”中一共有186具殉葬尸骸,这个墓葬的主人正是秦立国后的第13位国君——秦景公之墓。也就是说秦国当时还保留着极为残忍的人殉制度,加上秦国地理位置靠近西戎,所以其他六国则把秦国视为蛮夷之邦。综合以上种种原因,商鞅变法不仅是群雄逐鹿下的毅然抉择,更是历史发展的要求和产物。
二、 “时势造英雄”——改革的推行与改革者个性特征、政治智慧相关
《史记·商君列传》中记载,魏国丞相公叔座在自己生病期间曾举荐商鞅代替自己,又建议魏王不用则杀:“会座病,魏惠王亲往问病,……公叔曰:“座之中庶子公孙鞅,年虽少,有奇才,愿王举国而听之。王且去,座屏人言曰:“王即不听用鞅,必杀之,无令出境。”公叔座在魏王离开后又劝商鞅离开,但商鞅却说:“彼王不能用君之言任臣,又安能用君之言杀臣乎?”卒不去。从中可以看出商鞅是一个智慧且自信的人。尽管考试很少涉及人物个性、人物智慧,但通过对商鞅个人性格特征、政治智慧的了解,能够帮助学生理解商鞅的个性特征、政治智慧与他后来能够推行改革有着直接关系。
三、 “三道之谈”——改革成功与否与当政统治者的支持有关
商鞅携李悝《法经》来秦,通过秦孝公的宠臣景监见孝公,商鞅先讲帝道,孝公听了昏昏欲睡,事后很生气地斥责景监;第二次说王道,秦孝公耐心听下来,但不以为然;第三次谈霸道,两人一连谈几天,孝公还不满足。商鞅在一开始并未直接切入正题,而孝公对帝王之道不感兴趣,却也屡次接见商鞅的原因就在于两人都希望改革。要使国家富强,改革就要考虑时代背景,不同时代采取的政策措施自然也有所不同。商鞅变法作为一场自上而下的改革,这场改革要得以顺利施行的前提就是当政统治者的思想要与改革者思想一致,改革过程中主政者的思想对改革的力度更起着决定作用。
四、 “徙木以立信”——改革要得到群众的广泛呼应
“徙木立信”除了取信于民还有令行禁止的作用,“徙木立信”为变法打下了良好的群众基础,与后文的“商君虽死,秦法未败”一脉相承。变法如果要获得广大人民的支持,使其深入人心,就需要让参与者获得实惠、获得利益。
五、 “改弦更张,新法陈”——改革是社会政治权力和经济利益的重新分配
商鞅施行第一次变法,在军事上实行奖励军功:“战斩一首(头)赐爵一级,欲为官者五十石。斩二首者爵二级,欲为官者为百石之官。官爵之迁与斩首之功相称也。”第二次变法时在经济上“承认土地私”:“凡三十一县,为田开(拆除)阡陌封疆,而赋税平(评均),平斗桶权衡丈尺。”,这两项措施是造就秦军“虎狼之师”以及秦国“虎狼之国”称号的重要措施。所以,在军事上要做到按功授爵以强兵,提高军队战斗力;在经济上要做到以农求富,调动农民生产的积极性;就必然要对之前的政治权力和经济利益进行重新分配。
六、 “弱秦崛起,似虎貔”——改革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
《史记·秦本纪》中记载:“公元前342年,秦孝公派太子驷率领西戎九十二国朝见周显王,显示了秦国西方霸主的地位。”“公元前355年,秦孝公与魏惠王在杜平(今陕西省澄城县东)会盟,结束了中原诸侯长期不与秦国会盟的局面。”在国内,“行之十年,秦民大说(悦),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经过两次变法,秦国在经济、军事、政治、外交、生活、社会性质都发生了变化。商鞅变法不仅改变了当时秦国的处境,更为后来秦一统天下打下坚实的基础。所以,成功的改革能够推动社会发展,实现国家富强。
七、 “英雄喋血,落帷幕”——改革能否继续推行在于是否符合历史发展趋势
“商鞅不但改變了秦国,而且改变了六国,不但改变了政治,而且改变了思想,可以说是划时代的人。在商鞅之前是保守的、贵族的、宗法的时代;在商鞅之后是革新的,君主的法治时代。”而《战国策·秦策一》中记载:“商君归还,惠王车裂之,而秦人不怜。”对于功勋卓著的商鞅死后还受车裂之刑,学生普遍的态度是同情,他们疑惑商鞅为何会被施以车裂之刑?授课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明确,商鞅被车裂的原因不仅仅在于变法侵犯了守旧贵族的利益,也不仅仅在于秦惠文王的“泄私愤”以及他对商鞅忌惮,其主要原因还是在于变法时的严刑峻法和对百姓的压迫。所以,秦孝公去世后,商鞅失去了主政者的支持,而他也为变法付出了生命的代价。由于变法的深入人心,所以商鞅虽死,秦法犹存。
历史是由全民书写的,当今改革开放的成功及其再创佳绩必须要顺应时代的趋势,符合人民的利益,必须要发动全民的参与。
参考文献:
[1]班固.汉书[M].中华书局,1962.
[2]司马迁.史记·商君列传[M].中华书局,1959.
[3]朱绍侯、齐涛主编.中国古代史·上册[M].福建人民出版社,2010.
[4]司马迁.史记·商君列传[M].中华书局,1959.
[5]陈天启.商鞅评传[M].商务印书馆,19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