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东征��
摘要:如何让复习课上得有效而且有趣呢?文章通过案例教学运用实例、原则、实效等方面的论证分析,认为使用案例创设教学情境,调动学生学习热情和兴趣,使其主动融入课堂教学成为参与者、合作者,实现生生和师生之间的互动,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关键词:初中思品复习课;案例教学;教学方法
为迎接每年的中考,在初三下学期思品课都要进行一轮总复习,将初中三年的学习内容进行知识梳理,构建知识体系。为第二轮的综合训练和中考打牢基础,做好知识储备。采用什么方法复习,每位教师各有各的方法,通常使用的有:“讲练结合”即讲授完一个知识模块,安排一道练习进行巩固;还有“旧知识当新知识”讲授等方法。使用以上方法虽有一定的教学效果,但经过一轮复习往往是“教师教得累,学生学得烦”,教师和学生苦不堪言!
如何让复习课上得有效而且有趣,笔者在长期教学实践中认识到:教学应改变以教师为中心单向灌输模式,要突出学生主体作用,调动主体学习的热情和兴趣,创设环节让学生主动融入课堂教学成为学习的参与者、合作者;师生共同探究,实现生生和师生之间的互动;让学生感受学习的快乐,成为学习的主人。
在教学中笔者特别重视典型案例与教材内容、学生实际的融合,特别是在复习课中设计运用典型案例进行教学。通过精心设计的案例进行知识复习,既实现知识梳理,又操练答题能力,课堂气氛活跃,复习效果显著,深受师生好评。现对案例教学的运用进行阐述和分析:
一、 案例教学运用实例
笔者在复习(人教版)思想品德课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我们的文化经济权利》时运用的案例。
1. 案例设计依据
《我们的文化经济权利》讲了公民的受教育权、财产所有权、继承权、知识产权、消费者权利等五项权利。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将尊重权利、维护权利、履行义务,追求公正作为基本价值目标,引导学生做负责任的公民,过积极健康的生活。而公民的文化经济权利,是公民诸多权利中不可或缺的内容。
实践性是初中思品课程性质之一,即注重学生生活经验和社会实践的联系。通过学生自主参与丰富多彩的活动拓展知识技能,完善知识结构,提升生活经验,促进学生正确思想观念和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倡导让学生通过自主活动感受知识,体验社会生活。
2. 案例应用和分析
复习本单元要侧重两个重点,一是让学生懂得运用法律知识对违法行为进行分析;二是学生懂得运用法律知识维护自身合法权利;因此案例选择和设计必须围绕法律对相关权利的规定和维权途径这两个重点。在复习受教育权知识模块时,笔者运用了一组漫画进行知识梳理。
案例(一):阅读《小李的故事》,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
(1)小李爸爸这样说对吗?为什么?
(2)假如你是老師,你会如何说服小李的父亲?
(3)假如你是小李,你还能通过其他的方式维护自己的受教育权吗?
方式一:方式二:
学生回答情况:
问题(1)谈到教育对个人成长的作用,教育能为人们未来的幸福生活奠基,知识改变命运。
问题(2)谈到用法律知识劝说家长,告诉他这是一种违法行为,侵犯了公民的受教育权。理由:义务教育法规定了家庭的责任,义务教育具有强制性等知识。
问题(3)方式一:向有关部门反映,如:向教育局、妇联反映问题,寻求帮助。
方式二:必要时向人民法院起诉,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利。
本案例应用于教学,学生的学习状态、学习效果和能力提升等方面都有显著的变化。首先从学习状态上看:漫画题的出现使学生的兴趣很快激发出来,不少同学自己主动翻书查找答案;或与同学讨论交流,学习积极性、主动性立马提高。案例让复习课变得有趣了。
其次从学习效果上看:本课复习重点是“教育的作用,义务教育的特征,维护受教育权的方法”等内容。通过解答漫画题引出的问题,实际就是复习梳理“受教育权”知识模块。案例让复习课变得有效了。
再次从学生能力提升上看:复习目的就是要学以致用,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通过漫画题的设问和学生答题,训练了学生的审题能力和答题技巧,拓展了学生思维,提升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案例让复习课变得有用了。
“一石惊起千层浪”,一例可以激起思维的波澜,就是要求案例设计和应用要具典型性。“生活即学习”,案例设计还要结合生活实际,贴近学生生活,使案例更生动、更真实。笔者在复习财产所有权时设计了这样的案例:
案例(二):假如2017年春节你收到了4000元压岁钱,你会怎样打理?(要求:打理过程要行使财产所有权的四项权利)
学生看到案例,议论纷纷、互相讨论,积极思考,踊跃发言。
回答情况:占有权“收到4000元钱,归我所有了”;使用权“我用钱买书、买衣服、去旅游用于消费了”;收益权“把钱存银行收取利息”,更有同学说把“钱借给别人收高利贷”等引来学生大笑;处分权“把钱返还给父母或捐给慈善机构等”。
处分权和使用权容易混淆,处分权举例对初中生有一定难度,其实二者的区别就是财产的所有权发生改变。笔者在授课时举例“你把钱用于消费”,就是使用权;“你把钱捐了,钱就属于慈善机构”,就是处分权。
通过本案例的设计和应用,使学生对财产所有权的四个权利有更直观的理解。复习课中生活案例的运用,使教材内容富有亲切感,更具感知性和可信性,凸显思品课与社会生活的紧密联系,而且复习效果事倍功半。
二、 案例教学运用原则
案例教学是我们在教学中以典型事例说明解读教材内容,启发诱导学生理解教材内容的教学行为。因此在设计和运用案例时要把握以下原则:
1. 趣味性。案例设计目的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改变以往复习课的枯燥,使学生更有激情的投入课堂学习。因此案例设计要注重趣味性,可以选择漫画、幽默故事、喜剧小品等素材。但素材不能偏离教材内容,必须为教学服务,否则就背离了案例设计的初衷。
2. 有效性。近年来都在倡导“有效教学”和“有效课堂”,案例设计和应用更要突出有效性,能有效提升学生学习状态,有效解决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困难,有利于学生掌握新知识。因此选择案例要讲究生活世界和科学世界的统一,运用的案例要真实、合理,不能胡编乱造、言过其实,所举事例要贴切、通俗易懂、富有生活气息。案例中的问题要精心设计,设问要科学合理,覆盖所复习知识并且难易结合,有梯度。这样学生才能在案例中发现问题,找到与教材知识的联系,从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实现有效教学。
3. 典型性。“唯经典,才恒久”。案例要体现教材知识,一个案例可以多方面、多层次设问,如在“案例(二)”中的问题,达到“一水多用”的效果。还要注重案例内容与教材的内在联系,问题的设计突出知识重点和事物的规律,为突破教学重难点服务。
三、 案例教学运用实效
1. 增强教学的互动性。案例运用目的是让知识抽象变具体,复杂变简单,枯燥变生动。案例一般来源于社会生活、学生实际和时政热点等,能促进学生主动思考、积极探究,推动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互相讨论表达观点,拓展和延伸知识,提升学生对知识理解的广度和深度。案例教学能更好的调动学生學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自觉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2. 提高教材的认知度。不少学生认为思品课是“说教课、灌输课”,要学好这门课程很费劲,对课程学习有畏难思想。案例教学的应用让学生认识到社会生活与课文知识紧密联系,所学知识可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思品课还是很有乐趣的,是了解社会的一把钥匙。
3. 提升教师业务水平。案例教学需要教师在“课前做足功课”,无论是案例的选择还是问题的设计,都对教师的知识结构、教学能力、教育机智提出了高要求。只有吃透教材,遴选案例才有针对性,才有实效;只有课前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准备、去研磨,案例教学才会成功。案例教学需要教师“课中积极应对”,案例的讨论需要掌控好教学节奏,在讨论解析过程中实时给予学生引导、解答、归纳、总结,由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因此案例教学的应用会促使教师不断地去充电,更新知识,提升能力。
案例教学能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热情,让课堂教学更具魅力,让学生感受学习的快乐。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案例运用于教学要依据课程内容和学生实际加以灵活运用,案例教学过程不是案例简单的堆积,而是教学的手段,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媒介。
参考文献:
[1]金敏怡.思想政治课中“案例教学”模式初探.
[2]张章福.思想政治课案例教学浅谈[J].思想政治课教学,200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