靳文华
(濮阳市农业畜牧局,河南 濮阳 457000)
经验交流
中兽药在动物养殖中的应用及发展前景展望
靳文华
(濮阳市农业畜牧局,河南 濮阳 457000)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家禽生产国之一。同时,每年家禽的各种疾病也给我国的养禽业造成了巨大的损失。据不完全统计,对我国养禽业有威胁的疾病高达80多种,其中传染性疾病占到了75%,而传染病中尤以病毒性疾病(如禽流感、鸡新城疫、鸡传染性支气管炎、鸡传染性法氏囊病、鸭病毒性肝炎等)危害最大。虽然,许多病毒病目前都有疫苗用于免疫保护,但由于鸡体的免疫抑制以及病毒毒株的不断变异,许多家禽免疫疫苗后,仍然得不到有效的保护而发病。
另外,为了避免人用药物长期用于畜禽养殖,导致药物通过畜禽产品的食用进入人体产生耐药性。我国从2005年起,抗病毒化药已全面禁止用于食用动物。所以,目前畜禽爆发病毒性疾病时,便再无抗病毒化药可用。这种情况下,病毒病的治疗就只能应用中兽药和生物制品了。尤其是具有生物同源性,作用功能多,毒副作用小,且来源广等优点的中兽药,显出了优势。
在养殖过程中笔者发现,许多十年前还特别有效的抗生素,现在许多病原已对其出现了很强的耐药性。为何细菌、病毒等病原对化药如此容易产生耐药性呢?这主要是由现代医学治疗传染性疾病的理念以及化药所追求的成分明确和单一所决定的。
与之相比,中药产生耐药性的可能性就很小。首先,中药对传染性疾病的治疗主要是通过调节机体而发挥作用。其很少对病原进行直接抑杀,而是将机体调节平衡后,使病原失去生存的环境而“知趣离开”。
中医认为正常的机体是处于一种相对平衡的状态之中。疾病的发生就是机体处于不平衡状态的一种临床表现。“邪气”在环境中无处不在,但动物机体大多数情况下仍能维持健康状态。这主要是由于动物体内充满了与邪气相抗争的“正气”所致。即《黄帝内经》中所说的“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疾病的发生就是机体内的“正气”难以抵御“邪气”而引起的。中药之所以能够防治各种疾病,就是因为中药具有“扶正”和“祛邪”两种功效,可以使机体“正气”的力量不断增强,“邪气”的力量逐渐减弱,最终实现正盛邪衰,疾病痊愈。
扶正即扶助“正气”。中兽医学认为,“正气”是指脏腑组织器官的机能活动及其对外界环境的适应力和对致病因素特异性的抵抗力。中药的扶正作用,正是通过“提高机体脏腑组织器官的机能活动”和“提高机体对外界环境的适应力”以及“提高机体对致病因素特异性的抵抗力”三个方面来实现的。
中医称“脏腑组织器官的机能活动”为“阳气”,俗称“火力”。“阳气”、“火力”是生命活动的主要动力来源,也是维持全身体温的主要热量来源。“阳气”、“火力”壮,机体的抗病能力就强。临床上,老龄畜禽发病率显著高于壮年畜禽的主要原因,就是由于随着年龄的增大,畜禽脏腑组织器官的机能不断衰退所导致的。
中兽医学认为,脏腑组织器官的机能活动足,是机体内部能够维持平衡的表现。但要想真正维持机体的健康,机体还必须时刻与外界环境维持平衡状态。否则,当外界环境发生改变时,机体不能够及时与外界环境构建平衡,也会引起发病。这就是现代医学所说的应激发病。所以,中兽医学在强调机体自身平衡的同时,也特别注重提高机体与环境的平衡能力,即现代医学中的“抗应激能力”。那么,如何提高机体的抗应激能力呢?中兽医学认为“心藏神”,机体抗应激能力的强弱与“心藏神”的功能密切相关。当“心不藏神”时,轻微的环境刺激,就会引起心悸、躁动不安等全身不良应激反应。
祖国传统医学认为,有些疾病除了脏腑组织器官的机能活动和对外界环境的适应力要强盛外,机体还必须具备对这种疾病特异性的抵抗力。在晋代葛洪所著的《肘后备急方》中就记载,掏取疯狗的脑浆,蒸熟后往伤口上涂抹,可以有效地预防狂犬病的发生。现在,为了提高家禽对传染性疾病的特异性抵抗力,常给家禽接种多种疫苗。但现状是由于鸡群的免疫抑制以及毒株的不断变异,许多家禽接种疫苗后,仍然得不到有效保护而发病。研究发现,在应用疫苗给鸡群免疫接种的同时,配合应用一些具有补益功效的中兽药制剂可大大提高疫苗的免疫效果,从而使鸡群对致病因素特异性的抵抗力大大增强而减少发病。
S859.3
B
1004-5090(2017)10-0038-01
2017-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