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言 王彦博 长春建筑学院
影视动画制作的光影运用规律探析
绪言 王彦博 长春建筑学院
动漫已成为当今时代的一个新兴产业,是当今现代社会越来越受欢迎的一项产业,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有动漫的身影。因我国动漫产业处于成长时期,所以大部分风格都偏向于欧美、日本等他国特色,具有中国特色社会的专属动漫风格还是相对较少的。为此我国设计师为了我国专有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动漫道具而不断探索和努力。所以,创新出具有中国特色社会的优秀动漫作品是现在急需的事情,也是当前能创设出属于自己市场的必经之路。
影视动画 风格 创新 创意 本土特色
前言:随着当今社会的不断发展,动漫产业成为当今国民产业的支柱性产业。动漫产业的出现与发展在推动文化发展的同时更多的是带来了丰厚的经济利润。当今的发达国家是相当的重视动漫产业发展的,于此同时由动漫延伸出来的虚拟实践也应当引起我们的重视。
现在的动漫产业以欧美,日本的最为强盛,他们拥有着强大的创作实力,在产业技术以及产业链条的拥有上也是很有优势。中国的青少年甚至是下一代深受大量的欧美风,日韩风的动漫影响。虽然中国的商家及创作者大力支持动漫产业的发展,但是长期的外来动漫产业的入侵使得中国的动漫产业失去了活力与吸引力,创意也是拿不出手的。例如:黑猫警长,哪吒,美猴王等等。这些形象一直被人们深记在心,至今也是念念不忘,更是吸引了一大批国外观众。可是随着近年动漫的发展,大量的动画产业却被忽视而急剧萎缩下降。随着外国动漫的大量入侵,不言而喻,中国的动漫产业正面临着不可忽视的挑战。而现如今,中国的动漫产业需要优秀文化,需要具有创新意义的产品,需要优秀动漫设计师打造出属于中国特色的动漫之路。
1.1 欧美动漫的特点
欧美的影视动漫有以下几个特点:主要是剧情的发展,情节跌宕起伏、生动形象,引人入胜,符合大多数观众的心理需求,圆满性的结尾很多,动漫很少出现悲剧性结局。素材符合大众、雅俗共赏,人物性格完美,背景音乐舒缓优美。细节描写到位,刻画细致,相当符合大众口味。
1.2 日本动漫的特点
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日本的动画产业崛起。他们的动画产业数量多、有突出的民族韵味和夸张的艺术风格,在动画产业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1.3 中国动漫的特点
中国动漫向来坚持拥有传统文化艺术。中国悠久而又优秀的文化数不胜数。例如,绘画、雕塑、建筑、服饰、戏曲、民乐、剪纸、皮影、年画等优秀传统文化艺术,使得动漫有着广泛的创作素材,有着大量的借鉴材料。
当今社会信息爆炸,更重要的是看信息传播的有效性与精准度。动态视觉传播作为多媒体传播的形式之一,多种感官元素融入其中,但是视觉传达还是其最终目的,如果有了声音等其它形式的补充,动态视觉效果会更好,传播信息也就更多。因此相比于其他形式内容的传播,人们更喜欢动态视觉的传播效果,因为他来的会更直观和省力。
我们通过分析《最终幻想》这部影视动画的作品,从而显示出动态视觉传播在影视动画中的重要性。《最终幻想》是一个由日本公司(Square)创设的电子游戏,它本身深受广大青年的喜爱,《最终幻想》影片的导演坂口博信同时也是游戏的设计者。他是受到迪斯尼与皮克斯合作的全电脑动画片《玩具总动员》的启发后,才定下了《最终幻想》电影版的创设方案,而他的动漫影片全力以赴去融合东西方文化,游戏与影片,图像与真人等的多元素摄影手法,并且希望其成为游戏与动画结合的优秀典范。
当今,国内人民需求的日益增长与影视市场影视供应不足之间存在着矛盾。因此,为了适应市场发展,满足人们的需求,优秀设计师在不断探索属于自己的动漫风格。于是一部优秀作品《秦时明月》诞生了,成为中国第一部大型武侠动漫作品,《秦时明月》融武侠、奇幻、历史于一体,带领观众感受两千年前的历史世界,瑰丽多姿的古代中国,不仅蕴含浓郁的中国特色而且具有鲜明的时代气息。《秦时明月》这部作品素材齐全,应用武侠故事的形式,人物性格鲜明,很好的传承中国传统优秀文化,又通过故事的形式向观众传达出唯美意境,同时拥有多方位镜头,影视场面宏大,用不多见的三维形式表达出这样一部影片,这不仅仅是一个进步,也开启了一个新的起点。是我国动漫脱离以前的形式,开辟新模式的典范。
结语:纵观当今市场发展,中国影视动漫在技术与质量上有了很大进步,但是创新方面仍然停滞不前。目前我们应该优先发展科技然后走向创新甚至走出自己的品牌走向世界,使得中国影视动画可以平衡发展。充分利用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优势并且结合其他各国优秀文化。加强设计创新,以自主创新为主同时结合先进的影视动漫技术。不断改进自主创新技术,使得自主创新成为自己的一项优势技术,同时继承优秀传统文化,充分利用光影技术形成自己的产业模式,在动漫市场上形成自己的优势产业,把中国动漫产业发展成自己的特色产业。
[1]高颖.光影在影视动画场景中的应用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02:117-118
[2]吴嘉宝.二维动画短片 猫咪树 中光影运用特色[J].数位时尚(新视觉艺术),2013,04:99-101
[3]苏鑫,任世杰,吴成.影视动画实验室课程建设探索[J].科技信息,2010,14:734
[4]郭宇,巴涛.国内影视动画场景设计分析[J].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03:4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