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为什么人,且看八小时之外

2017-12-26 06:29杜尧
人力资源 2017年11期
关键词:短板番茄导师

杜尧

软技能的影响力不可小觑

电影《从你的全世界路过》中,技术男茅十八不再只想闷头改变世界,而是想要成为一个给伴侣幸福生活的好男人。他为荔枝发明了一个“报警器”挎在腰间,如果她遇到危险,按下报警器他会立马出现在她身边。

电影里的技术男爱得浪漫且务实,但现实版技术男的感情生活可能就没那么精彩了。远的不说,今年9月初微信朋友圈疯转的“程序员苏享茂之死”就令人唏嘘不已。WePhone开发者苏享茂去世前在Twitter上发布消息称,他在世纪佳缘网上结识了前妻翟某,随后遭遇其骗婚。双方准备离婚时,女方威胁称要让其产品下架、倾家荡产,并向其索要1000万元和房产的赔偿。9月7日凌晨5时许,苏享茂在自己一手创建的WePhone提醒中向用户道别,随后他从楼顶天台跃下,告别了人世。

无论电影还是生活,技术男尤其是“IT男”,给人的印象都是工作勤奋,拙于表达。他们薪水很高却不太会消费,智商很高却普遍思想单纯。在他们的世界里,最要紧的是眼前那一堆代码。然而,现代企业需要技能全面发展的人才,只懂代码已经远远不够,真正的专业人士还需要其他“软技能”才能取得成功。

软技能其实是“情商”的代名词,由人格特质、社交能力、语言能力、习惯、态度等一系列要素组成。软技能到底有多大影响力?有调查显示,85%的受访企业领导者相信,硬技能对员工来说是基础,软技能才是关键,拥有高超软技能的员工往往晋升更快,也更具价值,会给企业带来巨大收益。

在当前环境下,职场人的价值不仅取决于技术能力,还取决于软技能。美国软件开发人员约翰Z·森梅兹的《软技能: 代码之外的生存指南》一书,将这些技能逐条列举,全书分为职业篇、自我营销篇、学习篇、生产力篇等七大模块,除了学习能力、时间管理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外,书里还提到职业方向选择、理财、健身,甚至恋爱。这本书虽说是写给程序员的,但阐述的却是代码之外的知识,同时也强调了软技能对于提高职业本身的重要性。因此可以说,这本书适合所有职场人。

如何get一项新技能

主动规划自己的生活才叫生活,否则只能叫活着。不论什么行业,都需要不断地学习,如果固步自封、墨守成规,很快就会带着过时的技术被丢进垃圾堆。对于程序开发者来说,学习能力尤为重要。

谈到学习,整个过程可以总结为:

1.确定自己想学什么,然后掌握一定的基础知识;

2.寻找这个领域水平比你高的人拜师,得到他们的指点,帮助自己快速成长;

3.将所学的东西分享给其他人,可以让你对所学的知识进行深入了解;

4.寻找自己的短板,并找到这些短板的本质,然后去消除。

那么,在想学知识的第一个阶段,应该如何去自学呢?约翰Z·森梅兹在这里分享了他的“十步学习法”:

了解全局:从宏观上了解自己要学的东西是什么;能从中学习到自己想要的吗;能帮自己解决哪些问题;对需要学习的主题做一个基础性的了解。

确定范围:在大主题下找到自己所需要学习的范围;将范围划分为不同的小模块,划分模块的时候需要结合自己的时间合理安排;在学习过程中专注于自己划分的范围,抵制其他知识点带来的诱惑,因为这类情况经常会出现;思考自己为什么要学习这些知识点,以便更好地制订学习计划。

制定目标:书中提到的两个环节值得关注:制订计划时要明确成功的含义;发现自己的知识短板,定义目标。制定目标时,需要明确“成功”的含义,清晰知道达成目标之后的样子;目标要具体,不能泛泛而谈,同时每个小目标都要能清晰界定其标准是什么;对自己的目标进行评估,反思和改进。

当你在定义目标的时候,明确“成功”的含义极其重要。如果你不知道自己想要的成功是什么样子,你就很难找准目标,又何谈去实现它?

寻找资源:寻找资源的时候不局限于某一个方面,可以通过书籍、网络,甚至身边的人;对找到的资源进行筛选,去伪存真,知道哪些对自己真正有用。

制订学习计划:制订学习计划的时候需要结合自己手里的资源;通过资源找到最适合学习当前知识的学习路线;好的学习路线应该和书的目录一样清晰,条理分明;如果不知道什么才是合适的学习路线,可以在收集的资源里寻找存在的共同点作为参考。

筛选资源:结合自己的学习计划,将资源进一步精简和压缩,降低时间成本,提高学习效率。

开始学习,浅尝辄止:想清楚了再开始,不能盲目,也不能准备过多,行动太晚。要在两者之间找到平衡;先快速学习基础知识,并让自己尽快进行实际操作。

动手操作,边玩边学:切记不要指望掌握了全部的理论知识再去实践,那样只会让你遵循别人的思路去考虑问题,也没办法知道哪些是重點;一定要通过自己的实践操作,通过了解和解决在操作中产生的问题,引导自己走向真正重要的方向。

全面掌握,学以致用:通过亲身实践,结合收集的资源进行更加深入的学习;不断实践,不断解决遇到的问题;将学习的内容和之前确定的目标关联起来,这样所掌握的内容都将以某种方式推动你向自己的终极目标前进。

乐为人师,融会贯通:约翰Z·森梅兹特别提出,通过教授他人可以做到深入学习,从而收获最大的益处。只有将自己学到的东西教给别人,才算是真正掌握了;每个人遇到的问题和思考的方式都有所不同,所以通过分享知识给需要帮助的人,也可以为自己查漏补缺;博客和视频是分享自己所学知识的良好途径。

学习的最高境界,是将自己知道的教给别人,如果教不会别人,那可能你学习得还不够深入。作者还介绍了如何找到一个导师,如何开山收徒、传道授业的具体方法。

“十步学习法”并不是要求我们完全按照这个方法去学习,而是希望我们能够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和实践体系,化繁为简。

关于第二步寻找导师,首先要清楚地知道自己需要什么样的导师,要知道导师取得了哪些成就,在哪些方面能够帮助你,两个人是否能够融洽相处。知道了这些,我们才能有目标地去寻找。当然,导师可以是你的同事、朋友,甚至就是你枕边的一本书籍。

关于第三步成为导师,这里只想说说成为导师的好处:成为导师后,你将会以一个全新的视角去观察和思考问题;你需要去面对最强悍的问题,那就是“为什么”;你帮助过的人可能会给你带来比较大的回报,这个需要你在决定帮助他人的时候做出明智的决定。

最后一步,寻找自己的短板,这个过程是漫长的。实际上,一个人的知识短板并不都是显而易见的,有的短板自己很难清楚地意识到。那么该如何找出自己的短板呢?一是找到花费你大量时间或者一直重复的内容。花费你大量的时间或者让你重复的内容肯定是因为你对其掌握不够熟练、理解不够彻底造成的。二是不断接触新事物,发现自己在新领域的短板。

如何搞定身边的人

首先要声明,作者并不是在教你搞办公室政治,而是让职场小白们少在人际关系上出差错。书中有句话比较经典:“一旦你贬低他人,削弱他们的成就感,在某种程度上就如同切断了他们的氧气补给,获得的回馈将完全是抓狂和绝望。”所以,人在职场,切记不要贬低他人。与批评和嘲讽相比,学会聚精会神地聆听,并指出问题所在,或者提出相关解决方案更能为你赢得意想不到的尊重。

我们经常谈到“沟通”,说到底,沟通其实就是了解需求,反馈所需。信息在传输过程中或多或少都会有些失真,比如你想表达的,与你真实表达的意思之间就有差距,而你真实表达的与对方听到并理解的又有差距,这就不可避免地造成信息丢失的情况。我们能做的,就是不断地通过沟通去接近对方的真实诉求,使之尽量接近真相。沟通不是为了说服,而是为了更好地认识世界。良好的沟通应该是抱着“交流切磋”的心态去进行。

人际交往能力远比想象的重要,即使是以技术见长的程序员,其大部分工作时间也都需要沟通,比如与产品经理沟通,与上下游沟通,与同事沟通。作者通过自己的经历列出了关于沟通的理念:

每个人都希望感到自己很重要,所以不要轻率地否决同事的想法;

永远不要批评,理解了第一条后就能明白第二条的意义了;

换位思考(停止用“我”和“我想要什么”来思考);

避免争吵,程序员真的很容易较真争吵起来;

成为专业人士。

作者所说的“专业人士”是指遵守自己的原则、专注于正确完成工作、不惧怕承认自己错了、不会文过饰非、持续稳定、勇于承担责任的人。成为一个专业的人,更有利于你的职业生涯。

当然,作者不仅仅提出了自己的理念,还具体地谈到一些沟通技巧:

懂得倾听

好的沟通能力首先体现在懂得倾听上。在练习倾听技巧的时候,不论对方的话有多荒谬偏激,不论你是不是不理解甚至是厌恶对方说的话,你必须忍住辩驳的冲动,只能给出反馈式的回答(反馈内容、情绪、含义),不能发表任何观点。

在日常工作中,必须要发表观点、提出意见时怎么办?作者建议,先给出反馈式的回答,然后再提出自己的看法。这么做的好处有多个:反馈可以帮助你确定你真的听懂了对方的话;让其觉得你在认真听他说话,是在和他好好讨论问题,而不是针锋相对地抬杠;帮助你稳定情绪;给自己组织语言争取时间。

团队沟通

团队沟通的意义在于头脑风暴、信息分享、问题解决。

头脑风暴:每个人都是独立思考的个体。试想一下,一群有独立人格、独到见解的人,他们坐在一起进行头脑风暴,讨论和解决问题,势必会碰撞出很多新的火花,产生有价值的创意。

信息分享:互联网的核心价值之一就在于分享。我们知道,一个互联网产品从无到有,从进入市场到退出市场,都需要企业各部门人员的参与和推动。在这个过程中,信息的共享尤为重要。比如:产品设计前,需要制作商业需求文档,与公司管理层沟通,明确产品的定位和商业模式,推动产品最终立项;再比如:产品进入市场以后,要保持与客服团队、运营团队、销售团队的沟通,能够及时地收集用户反馈的信息,为产品的持续迭代提供参考。

问题解决

主观上,一个由不同职能人员组成的团队,无论是由于信息不对称,还是个人知识结构的差异,都会在工作中遇到不同程度的困惑,而及时有效的沟通是解决这些困惑的重要手段。客观上,产品在各个阶段产生的问题,都需要不同程度地对问题进行确定和分解,通过沟通,明确负责人、任务和目标。

如何提升生产力

生产力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工作效率。当工作一段时间后,你会发现,自己手里不止一个工作任务,有时可能会三四个任务同时进行。这种情况下,如何让自己的工作很快地完成呢?约翰Z·森梅兹认为,一切都源于专注,专注是提高生产力的必要条件。

所谓专注,就是在一段时间之内不受外界的诱惑和干扰,努力去解决一个问题,或者完成一个任务。虽然我们能时常感觉到它,但却很难长时间保持专注,因为外界的诱惑实在太多。一旦我们进入专注状态,工作起来就能相对轻松;缺乏专注,任务将会被拖延。那么,如何才能让自己更专注呢?约翰Z·森梅兹推荐了他的两个工作方法:

番茄工作法:就是先规划一天之内完成的工作,然后设置一个时长25分钟的定时器,去完成计划中的一个任务;在这个25分钟的时间内,你只需要专注于这一项任务,心无旁骛。我们把25分钟当作一个番茄钟,在每个番茄钟完成之后,可以花5分钟喝杯水,一般在完成4个番茄钟时,可以站起来走动走动。这就是番茄工作法。使用番茄钟,让我们知道一周有多少个番茄钟可以用,同时可以根据番茄钟设置优先级。只有这样,我们才会对自己的时间了如指掌,才会知道怎么利用自己的时间。

定额工作法:就是找出每天、每周都会重复做的任务,就像我们每天必须刷牙一样。但是我们经常无法很好地去完成这些重复的工作,甚至出现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情况。所以我们需要将这些重復性的工作做成定额任务,明确有效时长,并清楚地知道在有效时间内该任务应该完成的次数。为什么会在这里提到定额?因为缓慢且稳定的工作,要优于快速但缺乏持久和坚持的工作方式。

有时候,我们为了提高自己的生产力,会让多任务并行。对此,作者的观点是,尽量不要多任务并行。他举例说明:就像计算机一样, CPU在多进程之间交替执行时,有一个很重要的事情,就是要记录每个进程在切换前的状态。我们在多个任务之间交替执行时也是这样,当你在进行一项工作时被打断,你需要记录这项工作进行到了什么地方,当你做完其他事情回过头来继续上一项工作时,就需要先“读取”之前做到哪里,然后才能继续。记录进程切换前的状态也是要消耗资源的,如果一个CPU在执行多任务的时候频繁地切换任务,花在切换上的时间甚至要比执行任务的时间还长,这时,这个CPU基本上什么任务都没法完成了。

真正的多任务并行是指同时做两件事甚至更多事情。很多时候,我们可能会自认为是在多任务并行,但实际上我们不过是在不断地进行任务切换。对此,作者建议,在实际工作中可以采用批处理的方式,即集中一段时间去处理同一个类型的任务,比方说在固定的时间去浏览邮件和回复邮件等等,集中处理同类型任务将会提高我们的工作效率。

当然,软技能离不开扎实的专业技能,且要在长期工作、生活中潜移默化而来,需要慢慢践行。如果想通过表面功夫去通过面试、获得职场影响力,甚至达成财富自由,那无异于自欺欺人。万丈高楼平地起,毋在浮沙筑高台。内功永远在招式之前。工作的八小时,决定了你的专业能力;而你究竟会成为什么样的人,还须看八小时之外。 责编/张晓莉

猜你喜欢
短板番茄导师
执着创新 坚毅豁达——追忆我的导师郭景坤先生
番茄炒蛋
秋茬番茄“疑难杂症”如何挽救
番茄果实“起棱”怎么办
执行“强制休假”还需“补齐三个短板”
DCT的优势与短板并存
V eraW an g
导师榜
补齐短板 建好“四好农村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