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漂”如何“漂”出幸福晚年

2017-12-26 03:26
人人健康 2017年23期
关键词:女婿异地老家

有这么一群老年人,他们大多年过半百,本应在家里安享晚年,却离开生活已久的故土,来到陌生城市落脚。他们操着不同口音,来往于家和幼儿园之间,生活的重心就是一家人的衣食住行……他们来自全国各地,有个共同的称呼:“老年漂”。

这样的银发一族成为城市中的新常态,他们为了亲情投奔子女,照顾孙辈,却在天伦之乐和情感孤寂之间陷入矛盾。虽然他们享受到了合家团圆,身边却少了同辈朋友,异地医保、社保问题也带来了不便,缺乏归属感和认同感……

如何让“老年漂”们“漂”出幸福晚年,是全社会都应该关注的命题。

漂泊生活其实很寂寞

“漂”在济南的李大爷———

我们老家在临沂,我曾是一名乡村教师,现在和女儿女婿住在济南。来济南一年时间,自己基本没出过小区,啥西洋景也没看见,整天就忙着带孩子了。女儿女婿都是高管,收入丰厚,在高档小区买了房子,可我过得挺寂寞。找不到可以唠嗑的人,过去家里亲朋好友不断,最怀念老家过年时的那份热闹,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草窝呀。

生了病都没法报销

“漂”在南京的刘阿姨———

我们老家在东北,因为女儿女婿都工作忙,外孙上学按时吃饭成了问题,我和老伴就到太原帮忙给外孙做饭。一年前自己眼睛有点问题,做了一个小手术,花了三四千块钱,都是自掏腰包。这要是在老家,新农合报销,根本花不了这么多钱。现在有啥病就争取吃点药赶紧好了,不然医保报销可真是一件麻烦事儿!

陪伴是最好的尽孝

网易网友“初见小白”———

对儿女而言,父母的“老年漂”虽不得已,但这可能是最好的选择。一方面,让父母跟随自己“外漂”,可以零距离行孝道,使父母安享晚年;另一方面,“儿女都是父母身上的肉”,让父母跟随自己“外漂”,三世同堂、四世同屋,看到儿孙满堂,可以给予老人无形的快乐。

带娃“老年漂”幸福感易缺失

海南省人民医院心理科副主任医师、海南省心理卫生协会理事长康延海———

每周都接诊到5~10个“失眠”老人,其中三成都跟带娃有关。老人和年轻人住在一起,生活习惯、育儿理念不同,一旦沟通不畅,担心、压力、失落等各种情绪都易引发抑郁。要避免此类心理问题,子女要充分了解老人的身体健康状况,在确定其身体良好并且有意愿带孩子的情况下,可让老人做好迎接新环境的准备,比如带着父母了解周围的生活环境,介绍朋友和其他可联络的社会关系。对于育儿观念的差异,子女和父母要互相理解,分享各自观点。情感上要多关注父母,儿女的关心和爱是孤独的最好解药。

社区心理疏导要完善

心理咨询师袁荣亲———

在社区要提高对包括老年人在内新移民的辅导与关怀。虽然目前基本每个街道都有家庭综合服务中心,也配备了专业社工,但对老年人的关怀方面,心理健康的参与度不够,这方面还有不少工作需要加强推进。此外,广场舞也是进城老人融入新社区的一个很好方式,既锻炼身体又能促进交流,子女应该鼓励老人多参与。

老人们也要为自己的晚年生活做主,照顾下一代要根据自己的身体、家庭等综合情况量力而行。决定随子女异地生活,就需要以积极的心态“入乡随俗”,主动融入周边环境,积极参与社区的老年活动,让生活充实起来。

“老年漂”需要更多制度温情

著名时评人霍明奇———

现行各种保障制度大多具有户籍限制,很多保障制度或福利政策都是只针对当地的户籍人口或就业人口。以医疗保险为例,目前,异地就医结算范围还非常有限,特别是跨省市间的医保结算平台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异地住院往往要回原居住地办理申请手续和报销,对于老年漂族疾病治疗和康复非常不便。这就需要积极探索建立针对外来老年常住人口的养老服务体系,在实现医疗保险的全国联网之前,在省市间搭建更多对接平台,简化异地医保手續,免除“漂”在外乡的老年人的后顾之忧。endprint

猜你喜欢
女婿异地老家
最美是老家
乡下老家
乡下老家
推进医保异地结算 稳字当先
为智障女儿找个健康女婿
亲“女婿”莫丢“儿子”
老家
如何开拓异地市场?
藏族女婿杨昌林 一辈子的援藏坚守
破除异地结算的地方抵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