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如画

2017-12-26 04:39曹美娟
湖南教育·B版 2017年12期
关键词:小红旗串串五彩

曹美娟

《丰收的画》是湘教版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一篇课文。课文用拟人的手法描绘了一幅美丽的丰收图画,告诉学生丰收的果实都是农民伯伯用汗水浇灌出来的。执教《丰收的画》,笔者就如何处理文本、如何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如何体现学生主体等问题进行了细心雕琢、反复研磨、精心设计,渐渐地,“丰收的画”也变得清晰和美丽起来。

一、熟读品味

书声琅琅是语文课的本真,也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要方法。这篇课文的学习,以读为主,以读代讲,以读促思,设计多种朗读形式,让学生在入情入境的朗读中读出感情,读出画面,理解内容,达成背诵。

文本的前3个自然段以“口哨”为引子,写了秋风从田野跑来告诉大家去看丰收的画。为此,笔者选取一段短小的口哨音频作为开篇,并伴着音乐声朗读。

师:当树叶慢慢变黄,当瓜果渐渐飘香,秋姑娘拎着裙角悄悄地来到了我们的身边,听,秋风吹着口哨也来到了我们的课堂(播放有伴奏的口哨音频)。伴着这美妙的口哨声,请大家把课文的1至3自然段齐读出来。

精心设计的导语,伴着音乐,如一幅秋天的画卷就这样在大家面前慢慢地展开了。

学习第4自然段时,当学生回答出丰收的画中有高粱、稻穗、棉花、葡萄时,我进行了第一次引读:

师:高粱———

生:举着一面面小红旗。

师:稻穗———

生:泛起金黄的波浪。

师:棉花———

生:吐出朵朵白云。

师:葡萄———

生:像串串紫色的玛瑙。

当学生理解了“五彩”一词后,我进行了第二次引读:

师:呀!眼前是一幅五彩的图画———

生:高粱举着一面面小红旗,稻穗泛起金黃的波浪,棉花吐出朵朵白云,葡萄像串串紫色的玛瑙……

师:呀!眼前是一幅美丽的图画———

生:高粱举着一面面小红旗,稻穗泛起金黄的波浪,棉花吐出朵朵白云,葡萄像串串紫色的玛瑙……

为了引导学生背诵,我设计了填空式朗读:呀!眼前是一幅五彩的图画。高粱举着(),稻穗泛起(),棉花吐出(),葡萄像串串()……多美啊!

学习第5自然段时,采用了一问一答的方式朗读,将“丰收的画是用劳动换来的”道理在读中得到感悟。

师:这么美的丰收画是彩霞姑娘的花篮里撒下来的吗?

生:不是,是农民伯伯的汗水浇灌出来的。

师:这么美的丰收画是太阳公公的神笔画出来的吗?

生:不是,是农民伯伯的汗水浇灌出来的。

(再分男女生对读)

二、咬文嚼字

语文是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课程,语言是语文课的存在之家。语文教学应聚焦到语言文字上来,始终把学生的感受与思维的触角引向词语、句子、段落。教学中,我紧扣文字“密码”,开展文本研读。

学习第4自然段时,我抓住“高粱举着一面面小红旗,稻穗泛起金黄的波浪,棉花吐出朵朵白云,葡萄像串串紫色的玛瑙……”一句多次品味。首先让学生找出丰收的画中有哪些事物,用线画记,再找出写颜色的词语,用笔圈出,并提问:句子里有红有金黄有白有紫,所以这段开头说这是一幅______(生答:五彩)的图画。你能将“五彩”换成别的什么词吗?接着带领学生体会“举”“泛”“吐”等字的精妙。为此,我设计对比阅读,让学生领悟表达的技巧。

出示句子:高粱举着一面面小红旗。

师:你觉得这句哪个词用得好?并说出原因。

生:“一面面”用得好,这样写出了有很多高粱。

生:“举”用得好,因为把高粱当作人来写了,拟人手法让句子更生动。

生:“小红旗”用得好,因为写出了高粱的样子像红旗,很形象。

这里,我预设的答案是“举”,但第一个学生就回答说“我觉得‘一面面用得好”,我当时愣了一下,心想:怎么继续下去?转念一想,教材是个例子,文本处处皆资源,我就问了“为什么你觉得这个词用得好”,学生回答,因为这个词写出了高粱很多,答案出乎意料地好。于是我顺势问“如果花儿很多,我们可以怎么说?”学生回答“一朵朵花儿”。就在这样的语言熏陶中,学生积累了词语,也懂得了词语运用的“秘密”。

为了让学生体会看到丰收的画时惊喜的心情,我让学生找语气词“呀”和后面的感叹号,然后设问:你觉得这句应该怎么读?你能试着读一读吗?指名学生读后,让学生评价“他读出了怎样的感情?你能带着这种感情读一读吗?”通过朗读、评价,学生知道语气词和感叹号的表达作用。这种学生自己发现得来的知识要比教师直接告知效果更好。同样的,让学生理解丰收的画中不止有高粱、稻穗、棉花、葡萄,还有别的果实时,也是引导学生去发现省略号中的“机密”,从而自己获得知识。

(作者单位:郴州市湘南小学)endprint

猜你喜欢
小红旗串串五彩
快乐多
撸串串的好帮手
神奇的五彩混色瓶
贴小红旗
小红旗
串串良言蹦蹦跳
前行路上的希望之旗
妙句串串烧
五彩森林
五彩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