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培喜
【摘 要】职业理想与职业道德教育是中职学校不容忽视的德育工作。文章针对中职学生职业理想职业道德淡化的现象,提出加强学生职业理想与职业道德教育的方法和途径。
【关键词】中职学生;职业理想;职业道德
一、中职学生的价值观念多元化,但职业理想职业道德淡化
当代中职学生成长于改革开放、经济飞速发展的年代,受各种社会政治思潮的影响较大,在价值观念上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总体上中职生的价值观念是积极向上的,人生观是务实的。由于中职学生正处于道德品质的形成期,他们的道德认识还不明确、不稳定,还没有形成坚定的道德信念,而且缺乏正确的道德评价能力,容易受社会上一些错误、落后观念的影响,存在一些模糊认识和错误认识。因此,在择业观上表现为功利化趋向严重,在选择顶岗实习单位时过多地考虑工作报酬,注重眼前利益,忽视专业发展,把“自主择业”当作“自由择业”。诚信意识和纪律观念淡薄,随意签约与随意毁约,不办理辞职手续就自行离开单位。缺乏吃苦耐劳精神,不愿意到有一定劳动强度,有噪声、气味和炎热的工作环境的企业实习,如:机电、电子、汽车等行业。甚至为了图轻松愿意到与所学专业不对口的企业实习,更有甚者躲在家里不去实习。学生职业理想与职业道德的缺失,严重影响了就业率和就业质量,这就要求我们要高度重视学生的职业理想与职业道德教育。
二、重视职业生涯规划,帮助学生树立职业理想
职业理想,是个人对未来职业的向往和追求,有了职业理想,可以促使个人积聚力量,朝着既定目标前进,不至于在迷茫中徘徊,浪费青春和生命。因此我们首先要重视第一学期开设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学,通过课程的学习,帮助学生绘制未来职业生涯的美好蓝图。还可以為学生提供行业生产及用工信息,让学生了解与所学专业相关企业的实际情况,加强专业精神的灌输。其次,通过多种形式展示学生个人职业理想规划,如:班级板报、学生报、校园宣传栏等,营造人人有职业理想,个个有努力方向的校园氛围。第三,可以请优秀毕业生代表回校介绍他们的工作经历和成绩,使学生充分认识到树立职业理想的必要性。另外还应注意教育学生,职业理想是个人的主观选择,是个人的职业意愿,但要受到多种社会和自身条件的限制和制约,我们是不可能逾越社会条件,无视自身特点去树立职业理想的,否则,只可能是空想,而不是理想。
(一)结合职业岗位,提高职业道德教育的有效性
职业性和行业性是职业道德最主要的特性。因为职业道德与职业活动相联系的,而各行各业的职业活动都有着自己特定的工作对象、职业技能和职业责任,所以,对从事各种职业活动的人们也就有着特定的道德要求。比如:作为一名产业工人,要遵守“勤奋劳动,钻研技艺”的职业道德,作为一名财会工作者,要遵守“守法奉公,诚信为本”的职业道德,等等。结合学生所学专业对应的职业岗位或岗位群,通过第二课堂活动,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使学生了解本行业的职业道德规范内容,强化学生职业道德意识。
(二)在实践教学中,强化学生职业道德培养
职业道德实践是职业道德形成的关键途径。在教学过程中的各种专业实习实验环节中,教师要结合学生所学专业对应的职业岗位或岗位群,介绍该行业人员的道德行为规范,帮助学生加深对职业道德意义的理解,体验丰富而具体的行业职业道德内容。将具体行业的职业道德内容融入学生管理中,有效规范学生的行为,养成职业道德习惯。学校按企业生产车间标准建设实训场所,同时引进企业文化和管理理念,营造企业文化氛围。实训时,教师和学生一样穿工作服,各种操作规程、车间制度、安全生产要求等上墙,努力营造“学校像工厂,教师像师傅,学生像工人”的职业氛围,培养学生崇尚技能,爱护工具,重视质量的良好职业素养。按企业生产惯例安排学生实训,用与企业一致的作息制度来培养学生对不同作息时间的适应能力,有利于学生对企业生产和生活的适应。总之,要根据就业岗位群的工作环境和企业对上岗人员的素质要求,充分利于学校教学和实训过程中一切可以利用的因素和条件,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教育。
(三)采取切实措施,加强对学生的诚信引导
教书育人中注重诚信教育。首先,应规范教育者自身的教育行为,用教师的人格魅力和诚信品质,感染和熏陶学生养成高尚的诚信品格。其次,在教学中,把诚信教育有机地渗透到教育教学活动之中,从而实现教书和育诚的统一。第三,充分利用学生课外活动,通过开展各种有益的活动,深入细致、有针对性地进行诚信教育。此外,校园环境建设要体现诚信教育。例如精心规划设置诚信教育专栏,在教室、寝室和公共场所适当设置诚信格言、警句牌,形成良好的诚信文化氛围,让学生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受到教益。
参考文献:
[1]徐振鲁.大学校园文化德育功能的内涵探析[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15(03)
[2]王德勋.试论高校校园文化的德育功能及实施策略[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5(10)
[3]王健敏.“和谐校园”理念及其实践指向[J].中国德育.2015(01)
[4]罗法洋,阳倩倩.校园文化的德育功能新论[J].教育与职业.2015(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