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协调性分析

2017-12-26 21:02国炜
商情 2017年36期
关键词:就业结构资源型城市协调性

国炜

【摘要】笔者在收集资源型城市发展数据后,详细分析了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变动情况以及其就业结构变动趋势,并针对当前部分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不协调的现状,提出了几点提升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协调性的对策,希望可以为我国资源型城市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关键词】资源型城市 产业结构 就业结构 协调性

对于一个城市而言,只有合理利用城市资源,提高城市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协调性,才能够使城市得到更快速的发展,根据现阶段我国大部分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存在不协调的问题,深入分析提升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协调性有助于避免城市出现就业问题,促使城市内部人员能够积极发挥自身价值,为城市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一、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变动趋势

基于从大部分资源型城市收集到的数据,我们可以看出城市产业结构长期保持着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第一产业的格局,整体上产业格局并未发生较大的变化。而大部分资源型城市中,要想使资源能够得到有效利用,第二产业在未来较长的一段时间内仍会成为带动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且第三产业主要为配合城市发展的产业,当前以及日后发展中,主要为生活性服务业,与第二产业发展相比,未来一段时间内,资源型城市第三产业发展速度并不会十分快,在一定程度上会缩小就业范围,不利于城市人口就业。

二、资源型城市就业结构变动趋势

在不同产业结构中,就业结构变动趋势也不相同。对于资源型城市而言,第一产业能够提供的就业资源十分有限,虽然我国十分重视农业,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对第一产业的支持力度,但是根据我国资源型城市就业结构的变动趋势,我们可以看出第一产业就业机会增加效果并不理想[1]。虽然第二产业作为资源型城市的重要支撑力量,但是由于资源本身是有限的,且在以往开采过程中资源占有量逐渐减少,因此,当前在大部分资源型城市就业结构中,第二产业就业比重处于逐渐降低的趋势。与第二产业相比,现阶段第三产业能够提供的就业机会越来越多,特别是在我国社会快速发展背景下,人们对自身生活质量有了更高的要求,所需要接受的生活性服务越来越多,因此,现阶段在大部分资源型城市中,第三产业所能够提供的就业机会逐渐增多,在整体产业中,第三产业就业结构所占比重越来越大。

三、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不协调的主要原因

造成当前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出现不协调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一是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现阶段,我国技术水平逐渐提高,能够应用于农业生产的技术手段越来越多,导致当前第一产业中能够为农村劳动力提供的就业机会越来越少,增加了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就业压力;二是在第二产业中,现阶段重工业化特征逐渐增强,且在第二产业中国有企业占比更大,民营企业以及中小型企业占比相对较小,在一定程度上所能够提供的劳动力吸纳能力是有限的。除此以外,由于资源型城市所拥有的资源有限,但所经历的开发年限相对较长,因此,现阶段资源型城市中所拥有的资源更少,更直接降低了该产业就业吸纳能力,影响资源型城市整体就业结构的合理性。三是虽然当前在人们生活中需要质量更高的生活性服务,且与第一、第二产业相比,第三产业所能够提供的就业机会更多,但当前资源型城市第三产业容主要依赖于传统服务业,现代服务业尚未实现快速发展,无法有效配合城市发展。从资源型城市整体发展情况进行分析时,我们可以看出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仍处于严重不协调的状态下。

四、提升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协调性的对策

由于提升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相协调有助于城市发展,因此,在了解当前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不协调原因后,下面提出几点解决该现状的对策。

(一)大力发展城市内部农业,加快城市化发展进程

虽然在资源型城市中农业资源十分有限,但是对于任何一个城市而言,其农业发展是基础,只有保证第一产业的发展,才能够提升人们生活水平,促进城市整体发展。为此,在现阶段农业技术水平逐渐提高的基础上,笔者建议资源型城市需要大力开发城市所拥有的特色农业,在合理利用城市地理位置、内部农业资源的基础上,使我国资源型城市能够获得更快发展。一方面,在第一产业中可以为更多的人员提供管理岗位,通过管理岗位更有效的控制农业发展情况,这样不仅有助于就业结构的合理化,同时也有助于第一产业的发展,使第一产业可以在管理人员的支持下,了解到其日后的发展方向以及在发展过程中需要做出的努力;另一方面,在第一产业中,相关部门也可以为人员提供培训与咨询岗位,虽然现阶段农业技术水平逐渐提高,但是在应用农业机械设备时,相关人员仍会出现一些使用问题,此时如果能够开拓更多的培训咨询岗位,不仅能够更快速的解决农业人员在使用机械设备过程中产生的问题,而且能够在人们不断努力下研发出更有效的农业机械设备,进而加快城市化发展进程。

(二)积极扩大第二产业结构,提升城市就业吸纳能力

基于对资源型城市的整体了解,我们可以发现第二产业对城市发展起到了决定性作用,因此,要想使城市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更加协调,城市管理规划人员就需要正视第二产业结构对就业结构以及城市发展产生的影响,并积极扩大第二产业结构,提升第二产业所提供的就业吸纳能力。一方面,在扩大第二产业结构时,城市可以注重第二产业工作人员的素质,进而在第二产业中提供更多培训岗位,这样不仅能够为当前第二产业内部人员提供更多的专业知识与工作技能,使其拥有更强的能力,更有效的为第二产业发展作出贡獻,同时也能够在增加培训岗位的基础上,为城市人口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使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更加协调。另一方面,由于现阶段更看重资源节约效果,因此,城市城市需要重视加工制造业的发展,并在该过程中提供更多的就业渠道,使城市可以在积极开发资源的基础上,找出资源合理利用途径,加大资源研发力度以及对资源的加工制造力度,促使城市资源可以得到有效利用的同时,提升就业吸纳能力。endprint

(三)加快第三产业发展速度,提供多种就业渠道

基于前文对第三产业的分析,发现大部分资源型城市中第三产业发展速度仍相对较慢,而第三产业不仅与人民生活日益相关,且与城市日后发展状态息息相关,因此,笔者建议城市需要加快第三产业发展速度,既要找出传统服务产业创新途径,又要找出有助于城市发展的现代化服务产业,这样不仅可以满足第三产业的发展,同时在扩大第三产业过程中,能够为城市人口提供多种就业渠道。

首先,资源型城市规划管理人员需要了解当前自身第三产业发展情况,并深入找出阻碍第三产业发展的原因,进而从源头入手,制定出促进第三产业发展的方案;其次,由于现阶段我国更加重视旅游、餐饮行业,因此,资源型城市也可以积极利用城市内部所拥有的自然资源,大力开发旅游餐饮行业,促使其可以在带动城市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丰富城市就业渠道;最后,根据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在第三产业中也可以积极开发职业教育等现代服务业,使第三产业可以真正成为资源型城市吸纳劳动力的主要产业。

(四)实施扩大就业政策,加大对民营企业的支持

民营企业是保证我国资源型城市能够拥有更强就业吸纳能力的重要部分,基于此,要想使城市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更加协调,为劳动力提供相应的就业渠道与就业机会,我国资源型城市就需要重视民营企业发展情况,通过制定有效的发展对策与相关的优惠政策,给民营企业发展提供更有力的支持,在该过程中,资源型城市不仅需要大力发展当前已经成立的民营企业,使该类企业具有更广阔的发展前景,同时城市还需要积极推动人民创业,使其在了解民营企业优惠政策后,可以在国家与城市的支持下成立与发展。

在加大对民营企业支持后,资源型城市也应该加大对流动劳动力的支持,一方面,城市需要积极构建就业援助体系,通过为城市内部剩余劳动力提供就业培训,使其在了解自身优势的基础上找到更适合自己就业的产业,并积极为其提供实践机会,更有效的改善我国资源型城市就业结构。另一方面,城市需要有效完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加大对待就业人员的管理,进而保证资源型城市就业管理效果,促使待就业人员能够满足不同产业需求。

五、总结

综上所述,不同资源型城市当前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是不同的,但造成其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不协调的主要原因相差不大。建议资源型城市在后期发展过程中需要大力开发城市內部资源,积极扩大第二产业结构、加快第三产业发展速度,从而在扩大就业政策的支持下,使城市内部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更加协调,进而保证资源型城市发展效果。endprint

猜你喜欢
就业结构资源型城市协调性
基于深度学习的我国就业结构发展趋势研究
协调性练习在小学足球训练中的作用
资源型城市转型中景规格局的优化
基于DEA的资源型城市转型效率评价
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中环境行政执法问题研究
各地区高等教育与经济发展水平协调性分析
朔州市煤炭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马鞍山市产业、就业结构调整的实证研究
我国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演进对就业问题的启示
环境雕塑在共有空间中协调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