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迎梅 姜树华
一、 回顾全文,理清文章的脉络
1.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18课《莫高窟》。读题——
2. 这是我们上节课整理的思维导图,从这张思维导图,我们不难发现作者从哪几方面介绍了莫高窟的艺术魅力。但这三个方面的介绍,并不是平均用墨,从篇幅长短上看,重点介绍了哪部分内容?迅速浏览课文告诉老师。
二、 直奔重点,感悟壁画的表达
过渡语:让我们把目光一起聚集到第三小节,进入活动一。
(出示)
(1) 学生读活动要求,自主学习,小组交流。
(2) 1组分句读第3小节,从结构、句式、用词三个方面自由谈谈作者是怎么把壁画的特点介绍清楚的,其他组补充发言。
(3) 教师引导学生聚焦两组排比句,用不同的方式读读、品品,进一步发现作者的写作奥秘。
师:老师在读这段文字的时候,也一下子被这两组排比句吸引,老师把这组排比句变个身,用不同的方式读读。
(第一遍,老师读上句,同学们读下一句,第二遍交换读,第三遍齐读,第四遍去掉屏幕文字,指名背一背。)
师:作者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呢?
生:读起来朗朗上口。
师:四万五千多平方米宏伟瑰丽的壁画内容,作者只用4个“有……的”,就罗列清楚了,这样写还有什么好处?
生:把复杂的内容介绍得清楚明白。
师:再看第二组排比句,也用不同的方式来读读。
(第一遍老师每读一句,同学们重复每句后面的两个四词语,第二遍齐读。)
师:读着,读着,发现这组句子什么特别多?
生:四字词语特别多。
师:读着,读着,你眼前出现了怎样的画面?
生:我仿佛看到了一群衣着华丽的飞天正在空中翩翩起舞。
生:我仿佛看到笑盈盈的仙女正在空中采摘美丽的鲜花,不时发出银铃般的笑声。
师:读着,读着,你猜到了飞天就是什么?
生:飞天就是仙女。
师:你对着屏幕来给大家介绍。说得更具体、更准确些。
(飞天,是佛教中称为香音之神的能奏乐、善飞舞,满身异香而美丽的菩萨。)
师:现在,你知道,飞天属于壁画内容的哪一类?
生:飞天属于神佛形象。
师:捧起书,目光停留在第三小节,想一想,作者介绍整个壁画的内容,只用41个字,而介绍其中的一个神佛形象——飞天却用了73个字,这样详略安排,你知道为什么吗?
生:飞天可以说是敦煌莫高窟的名片,只要看到飞天,人们就会想到敦煌莫高窟艺术。这就叫典型的内容要重点写。
师:你看,这段文字作者写得多好,先用简洁的语言全面概括壁画的内容,然后重点刻画飞天姿态。如果说,全面概括壁画的内容是一个广泛的面的话,那重点刻画飞天姿态就是什么?
生:就是面上的一个点。
师:这部分内容就采用了从面到点,点面结合的写作方法。点面结合通俗点讲就像我们拍照片,老师站在讲台上可以给现场的同学来张全家福,如果哪位同学表现特别好,我还可以调整焦距给他来张特写。现在明白,这样写的好处了吗?
生:点面结合,既使读者对莫高窟有一个清晰的整体了解,又突出重点,使读者对莫高窟的主要艺术珍品有一个鲜明、深刻的印象。
师:第三节在写作方法上很经典,第一句是总起句,接着采用了点面结合的表达的方法,最后写了自己的感受。
(接下来1. 欣赏宏伟瑰丽的壁画,老师配解说词;2. 学生熟读成诵。)
三、 对比阅读,发现写法的异同
过渡语:课文介绍壁画很巧妙,介绍彩塑也很特别,让我们一起去发现彩塑的写作方法。
(出示活动要求)
(① 学生读活动要求,自主学习,小组交流。
② 2组分句读第2小节,自由说说异同点,其他组补充发言。
③ 教师引导学生聚焦重点语句,进一步发现表达方法的异同之处。)
师:同学们都有一双锐利的眼睛,发现了这一节也采用了点面结合的写作方法。谁来读读面上的描述?(一生读)
(出示二、三小节中的三组排比句)
师:同样是排比句,不同点在哪里呢?谁发现了。
生:第一组运用了“有……的……”的句式,第二组运用了“有……的”的句式,第三组运用了“有的……”的句式。
师:哦,同是排比句,句式不一样。
师:谁再来读读点上的描述?(一生讀。)
师:只有图了,谁能读?(几名学生尝试背诵。)
(出示“一尊卧佛”““”一群飞天”的语句。)
师:同是点上的描写,有没有不一样的地方呢?
生:第三小节的点是关注的一群飞天,是群体。而这儿关注的点是一尊卧佛,是个体。
师:作者对哪一种描写更有特点?
生:作者对一群飞天的描写更有特色。
师:是的,作者想告诉从这里我们可以领悟到笔墨要用在刀刃上,要用在刻画典型内容上。
师:看似相同的构段竟然存在这么多的不一样。学到这儿,我有一个疑惑,这两段话在写作上有这么多的相似之处,为什么在相同中出现了这样的不同?这样有价值吗?
生:这样文章才更生动。
师小结:有了不同,就有了变化,有了变化,就有了活力,文章是需要活力的,所以需要变化。
四、 实践练笔,实现例子的增值
1. 模仿课文的写法,结合所学课文《黄山奇松》写一段话。(出示)
(行款整齐一颗★总分结构一颗★点面结合一颗★)
(结合三星要求,点评两份作业,学生再次补充完善。)
2. 课后作业:模仿课文的写法,将家乡的某处自然景观(名胜古迹)写具体。
评析:
课文无非是个例子,不同的例子在质上是有差异的。《莫高窟》这篇课文安排在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的第五单元,这单元共三篇课文《黄山奇松》《黄果树瀑布》《莫高窟》,组成了一个写景状物类单元。站在学语文的视角来审视这篇课文,作者以“总——分——总”的形式来结构全文,首先介绍了莫高窟的地理位置和概貌,然后选取了莫高窟中的三个典型代表“彩塑”“壁画”“藏经洞”来记叙,最后总括全文。课文第二、三小节采用了总分结构,每节的第一句是个中心句,中间采用了“点面结合”的写作方法详细介绍了壁画的内容,最后写了自己的感想。这为孩子写好景物类作文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范例。
教者关注了课后习题,聚焦了单元目标,敏锐地捕捉到本文最独特的例子功能,设定了最有价值的教学目标:习得2~3自然段‘总起句+由面到点+感受的表达方式,并学以致用。具体实施过程中,试图通过如下三个教学版块突破本课的重难点。
一、 品一品,初识“点面结合”。
文本从彩塑、壁画、藏经洞这三个方面介绍了莫高窟的艺术魅力。但这三个方面的介绍,并不是平均用墨,从篇幅长短上看,重点介绍了彩塑,课堂最有效的时间段就在一开始的二十分钟,所以课堂一开始教者就引导学生聚焦文本的第三小节,从表达的层面引导感受莫高窟的艺术魅力,达到言意共生最高境界。
在这个板块的学习上,徐迎梅老师设计了一个主干问题:“自由读课文第3自然段,思考:作者是怎么把壁画的特点介绍清楚的?这样介绍有什么好处?”直接把学生的学习重点放在了探究文本怎么写,为什么这样写的层面。学生在朗读中,发现这节有两组排比句,而且使用了大量的四字词语,这样的句子读起来朗朗上口,节奏感强,于是,教者就多遍、多样地引导学生朗读。读着读着,屏幕上文字不见了,学生会背诵了;读着读着,屏幕上只剩下一些图片,学生对照图片也能熟练地介绍了,很自然地达成了课后背诵的要求。学生在形式探究中,发现了本小节采用了“总起句+点面结合+感想”的构段方式。在品词析句中,洞悉了四万五千多平方米的壁画囊括在一小节里,作者也是有方法的,着眼整体,作者用四个“有……的”把它归为四类;聚焦个体,对飞天形象进行了生动细致的刻画。这样的写作方法就是由面到点,点面结合,为了更利于学生理解,课上教者打了个比方,“点面结合就像我们拍照片,老师站在讲台上可以给现场的同学来张全家福,如果哪 位同学表现特别好,我還可以调整焦距给他来张特写。”学生很自然地明白了点面结合既使读者对莫高窟有一个清晰的整体了解,又突出重点,使读者对莫高窟的主要艺术珍品有一个鲜明的印象。纵向比较:作者介绍整个壁画的内容,只用41个字,而介绍其中的一个神佛形象——飞天却用了73个字,这样详略安排为什么?及时补充飞天的简略资料,学生一下子明白了,飞天可以说是敦煌莫高窟的名片,只要看到飞天,人们就会想到敦煌莫高窟艺术。这就叫典型的内容要重点写。这样教学,一段文质优美、诗情画意的文字,便深深地烙印地学生心中,成为一颗语言种子,即将破土发芽。
二、 比一比,丰富“点面结合”。
第二小节与第三小节的写作方法大同小异,有了非常细致的第一个版块的学习活动后,在这一个版块的学习上教者主要让学生自己去发现这一节与第三节写法上的异同点,然后完成表格。学生能很快发现构段方式的相同、排比句式的相似,但对不同点不能很快发现出来。这时徐老师发挥主导作用,圈出重点词语,引导学生发现,同样是“有的、有的、有的……”的句式,但是作者运用的并不死板,先后变换了三种句式,如当写壁画的内容丰富多彩时,作者用的是“有记录佛教故事的,……”,即“有……的”这样的句式;当写飞天的姿态时,作者用的是“有的臂挎花篮,采摘鲜花……”,即“有的……”的句式;当写彩塑时,作者又用的是“有慈眉善目的菩萨……”,即“有……的……”这样的句式。学生还在不断纠结中,明白了两个点还是不一样的,第二小节关注的是一个个体,第三小节关注的是一个群体,而且群体的描写远比个体的描写来得精彩,再次强化学生这样两个意识,一个是有了不同,就有了变化,有了变化,就有了活力,文章是需要活力的;二是笔墨要用在刀刃上,要用在刻画典型内容上。至此,点面结合这颗嫩芽已露尖尖角,
三、 练一练,延伸“点面结合”。
语文教学中,一定要打破“动口不动手”的学习常态,让阅读向表达迁移,让文字流淌在学生的笔端。当然课堂练笔不是一个“写一写”那么简单,它是需要讲究策略、精心设计的。练笔素材的选择不是突兀的生硬切入,而是与文本相关的自然链接。本课的“检测反馈”时间,教者让学生模仿课文的写法,结合所学课文《黄山奇松》写一段话,在旧知识与新方法间巧妙地架起了一座桥梁,水到渠成,自然成文。有的学生写作素养高,一下子就掌握了这样的写作方法,也有学生一下子还不能完全学会运用,教者就组织全班交流、适时评价,促使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再提高一步,让学生的进步在课堂上有看得见的生长。布置课后的写作任务:模仿课文的写法,将家乡的某处自然景观(名胜古迹)写具体。试图让学生牢牢掌握住这样的写作方法。
一堂课的教学时间是固定的,聚焦核心内容,既可以节省教学时间,也便于在重点地方凿一口井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同时,也可以举一反三,拓展迁移。本课三个活动版块的安排,都是指向本课的核心教学目标“习得2~3自然段‘总起句+由面到点+感受的表达方式,并学以致用。”试图通过层层递进的朗读、探究、对比、运用,让学生非常深入、透彻地掌握这个知识点。不仅追求学生“学过了”,还要落实“学会了”“会学了”,让一课一得,得之有效。
(徐迎梅,南通市教坛新秀,如皋市港城实验学校小学部教师;姜树华,特级教师,江苏省人民教育家培养对象,正高级教师,如皋市安定小学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