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健
【作文题目】
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纽带是起联系作用的人或事物。人心需要纽带凝聚,力量需要纽带汇集,当今时代,经济的发展,文化的交流,历史的传承,社会的安宁,校园的和谐,家庭的幸福等都需要纽带。
【思路点拨】
一、材料解读
这是一道非常典型的江苏高考新材料作文,其命题有三个特点:一是材料提供一个核心关键词,点明写作的起点与中心;二是材料对核心词语进行进解释,降低审题难度;三是材料为学生提供审题立意方向与角度,为学生写作提供一把“拐杖”,同时引导思维能力好的学生向更深处探究。
这则材料首先提供一个非常清楚的核心关键词——纽带,文章的立意与写作时都不能脱离“纽带”;接着材料又解释了“纽带”的含义,即人或事物;再接着材料提示写作的方向,纽带的意义与作用,可以从“经济的发展,文化的交流,历史的传承,社会的安宁,校园的和谐,家庭的幸福”等方面来写作,当然还可以向更深处思考,写纽带在其他方面的作用,但总之不能脱离纽带而写作。
二、写作指导
1.化虚为实
虽然这则材料给出了“纽带”的定义是“起联系作用的人或事物”,但是如果不能把这个人或事物具体化,文章很容易写得大而空,所以写作时一定要“化虚为实”。比如写记叙文时,可以把这个人或事物这样具体化:物的层面——饭菜、牛奶、照片、日记本等;人的层面——爷爷奶奶、“我”、小区里的面馆、妈妈的纸条等;文化层面——老屋、坟墓、方言、戏曲、书信等。写作议论文,如果泛泛而谈纽带可以沟通情感、纽带能够促进经济发展,纽带维系社会安宁,写得再好也不过是三类文。写作时同样要“化虚为实”,比如谈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情感纽带、共同的價值观与企业文化是维系一个集体的纽带、语言是民族融合的纽带等,这样把具体化纽带,把大的、抽像的概念细化、具体化,才能写出更深刻更丰富的文章。
2.化大为小
明确了“纽带”是什么之后,再考虑“纽带”的作用是什么。材料中提示“纽带”的作用是联系、传承、沟通、汇集等,它一定维系的是双方的某种关系,但这样还是不够具体化,作用还是显得大,那一定要把这个作用再细化,如:“老屋”维系了亲戚之间的情感;“日记本”连接了过去和现在的时光;“小区里的面馆”沟通了人与人之间的感情;“戏曲”是现代人对传统文化的传承等。
3.主旨升华
最后要考虑通过“纽带”表现什么主题。一桌饭菜、一杯牛奶、一张照片当然可以是我和家人之间的纽带,从而感悟亲情,但这也是大数同学所能想到的,大多数同学想到,首先意味着“趋同”,你的作文最多也只能是三类文,同时这个立意也显得有些简单,没有深度。要想在考场作文中脱颖而出就必须再向深处想一想,增加一定文化味儿,一点传统的色彩,一点社会的情怀,如:由“老屋”维系亲戚的情感表现亲情的温暖;“日记本”连接过去和现在的时光表现个人的成长;“小区里的面馆”沟通了人与人之间的感情表现社会的和谐;“戏曲”连接了现代和传统表现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创新等。
【范文引路】
一柄木槌
连欣雨
泥窝潭村有好几位米糕师傅,钟师傅便是其中打得最好的那个,他打出来的米糕,香甜、劲道,吃在嘴里似乎能嚼出草木和大地的清香。
钟师傅家几辈都是做米糕的,若问钟师傅做了多久,他也支支吾吾道不清楚,他只知道那柄打糕的木槌眼见着又要坏了。十六岁从父亲手中接过一柄木槌,钟师傅就知道这木槌似乎是一条纽带,把他和米糕连在一起,这辈子是再也和它分不开了。
这不,四十年下来,给他翻米糕的人从他的母亲,变成了他的妻子,现在又轮到他的女儿接班。但他却始终紧握着这柄木槌,从不曾松手。每一次木槌举起又落下的瞬间,钟师傅都觉得自己又变成了当年那个二十岁的小伙子,朝气逼人,充满力量。现在,他终于明白他的父亲,那个打了一辈子米糕的男人,连死都要把自己吃饭的家伙带进棺材的原因了。
但今天,这个老家伙却不得不松开他的木槌,把它交给别人,他的儿子,一个十八岁的大小伙子。
吃罢晚饭,淅淅沥沥地下起雨来,不大,但似乎要下不少光景。“爸,您别光看,教教我怎么打啊!”听着儿子的抱怨,钟师傅缓缓地吐出了一口烟,“你得先让你爹瞧瞧你是怎么打的,别急,仔细着你姐的手。”话毕,便又继续蹲在门槛上抽他那口旱烟了。看着儿子不得章法,一柄木槌打得晃晃悠悠,很是笨拙,钟师傅不由得笑出了声。他忽然想起,似乎也是在这样一个下雨的黄昏,也是在这片昏黄的灯光下,他的父亲也是这样蹲在门槛上看他第一次打糕,笑得合不拢嘴。他那时也和儿子一样胡乱地乱打一气,还把母亲的手砸青了,被拎着木槌的父亲一阵追赶……钟师傅眨巴眨巴眼,眼睛好像被什么东西迷住了,回过神来,他看着屋檐垂下的雨滴,陷入沉默。
“爸”,儿子揉着肩膀,坐在他身边,“您别说,打糕还真累,您打了一辈子,就不累啊?”钟师傅笑道:“我有你和你姐姐要养,怎么能累。”“我们村打糕的人多着呢,我们就不能换个其它的行当?”儿子继续问道。钟师傅又吐出一口烟圈,“可是,村里人都是吃着我家的糕长大的,我们要不打了,他们到哪儿找去?”儿子闻言,顿了几秒钟,便拎着木槌又走回缸边,继续打糕。钟师傅知道儿子累了,他记得他那时也是借着这个借口与他爹扯闲,就想多休息一会儿。当时他也问了他爹这些问题,他爹跟他说,长大了自然就懂了。现在,他真的懂了,这柄木槌如同纽带一样,把他们一家人,把村里人,把这些年的时光紧紧连在一起。钟师傅不敢想象,如果没有这柄木槌,自己的生命会是什么样。
钟师傅觉得自己是个粗人,没读过几天书,但他也常想打糕以及这根木槌对他到底意味着什么,每当他想到这个问题时,便不由地想起那个下雨的黄昏,他爹对他说过的话。
“这东西”,他爹指着木槌,“其实是根纽带,我今天把你栓了上去,你也要把你儿子栓上去,人生啊,才能有点念想。”
[点 评]这篇记叙文在选材上很有特点,把“纽带”定义为“一柄木槌”,叙述了一个打米糕师傅的技艺传承,既避免了选材上的“趋同”,又有一些传统文化的色彩,一下就抓住了阅卷老师的眼球。文章叙事画面感很强,尤其是第四段儿子打米糕的情景,作者还用淅沥的小雨创设情景,把父与子两代人的打米糕情景融合在一起,既表现父亲对这份技艺热爱与不舍,又表现儿子对这份技艺的不熟与不理,为下文父子的传承作铺垫。文章语言朴实中又透着隽永,如开头的“嚼出草木和大地的清香”、中间的“钟师傅眨巴眨巴眼,眼睛好像被什么东西迷住了,回过神来,他看着屋檐垂下的雨滴,陷入沉默”、结尾的“其实是根纽带,我今天把你栓了上去,你也要把你儿子栓上去,人生啊,才能有点念想”都很值得品味。
【佳作展示】
书同文语同声
叶思源
都德在《最后一课》中刻画了一位坚持上完最后一节法语课的韩麦尔先生。他坚信法语是挽救民族希望的钥匙、语言文字是联系国家民族的纽带。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德军占领洛林时禁止教授法语,日本殖民统治台湾时,也教授日语。他们都想通过改变语言来割断殖民地与原来的文化之间的联系。但也正是因为语言把民族紧密联系在一起,才最终抵制住殖民的侵蚀。
语言文字何以起到纽带作用呢?
其一,来自于强烈的文化认同感和归属感。有人认为法语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其实,在每个人心中,母语都是最美的语言。一个中国人英语说得再流利,也沒有中文出口那样不假思索。当你在一个地方生长,每天听到的语言会潜移默化地影响你。语言环境使我们们对母语有与俱来的天赋,能够通过语言辨识出人群中的同类人。
“少小离开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一个人的容貌会发生很大的,但语言几乎不会改变。当我们在陌生的城市,听到截然不同的语言就会感觉自己被排斥在外,无法沟通,无法融入其中。“他乡遇故知”的喜悦很大一部分源自于突然产生的语言共鸣,一种强烈的认同感。当然语言的认同在一定程度上也导致了地区之间交流的阻碍。
其二,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长期历史演化积淀而来的。语言文字的源远流长,即使是不同的语言派系都会有某些联系,这种联系客观存在,不可改变。一个民族的文化是同根同源,语言作为文化的载体,与其共同流传至今,终归都是一大树的枝杈。
语言文字的纽带作用在今天日益得到重视,语言不仅作为国家民族情感的纽带,更将成为世界间的纽带。刚开始我们学习英语建立和更多国家的联系,现在许多国家也学习中文,建立与我国之间的紧密联系。语言在国家交流间发挥货币一样的作用。
我想秦始皇的确是一位有远见卓识的政治家,他规范六国的文字“书同文”,巩固了大一统国家的地位。我们也应更加热爱汉语汉字,“书同文,语同声”是中华民族割不断的血脉。
[点 评]这篇议论文,立意起点就非常高,首先由都德的《最后一课》提出“语言文字是联系国家民族的纽带”,并用德国与日本的殖民统治做简单论证,接着从两个方面分析语言文字何以起到纽带作用,再接着联系今天的社会现实谈语言文字在国家交流方面的作用,最后以秦始皇的“书同文”做结束,再次强调汉字汉语对中华民族的意义。可以说文章思路清晰,行云流水,是一篇非常好的考场议论文。
[作者通联:江苏省宿迁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