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智慧
【摘要】初中历史学科教学中,总有一个问题长期困扰着老师和学生,那就是知识体系的建构。这就需要教师能将教材融会贯通,在教学过程中善于将教材中的新旧知识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从而帮助学生建构知识体系,温故而知新。
【关键词】初中历史知识体系建构义务教育人教版,初中历史教材共六册,七年级上下册的教学内容是中国古代史,八年级上下册的学习内容分别是中国现代史,九年级上下册的学习内容分别是世界古代史和世界近代史。这个时代,国别的划分是很明确的。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很容易在学习新知识的同时,将旧知识抛之脑后,而且年代、人物、国别事件很容易混淆,这样的情况比比皆是,这就需要教师能将教材融会贯通,在教学过程中善于将教材中的新旧知识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从而帮助学生建构知识体系,温故而知新,这样,才能学好历史学科,以至于事倍功半,学得杂乱无章,疲惫而毫无效果可言。
一、合并同类项
这里所说的“同类项”是指在内容上,时间上,性质上,结果上要有关联的义项,我们可将其归类理解,归类反思,从而将新旧知识有机地融合在一起,达到建构知识体系的总体目标。比如,十九世纪欧美国家的资产阶级革命,我们可以将其进行归类对比,归类学习和反思。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法国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三课内容可以放在一起进行归纳,反思,让学生说出他们的感悟和理解。再拓展一点,还可以再加上俄国1861年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将所有资产阶级性质的革命和改革都放在一起进行对比分析,让学生明确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这是社会的进步,再通过对比得出各国因国情不同、改革的過程与最终结果都存在着差别,更进一步的拓展是我们还可以将此时同时期的中国相比,中国正处于明清时期,封建社会发展到穷途末路却不肯跟上时代的步伐,生产关系已经严重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仍然固守落后的封建制度,从明朝另强中央集权,设锦衣卫,清朝设军机处,大兴文字狱以及海禁政策,八股取士,这些都严重阻碍了社会的进步,明朝中后期,仅仅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这样对比下来,不仅能帮助学生建构了知识体系,更能将新旧知识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使之即巩固了新知识,又温习了旧知识,通过这样的知识建构,学生的学习能力也会得到相应的提升,平时教学中,再多的学法指导也是在知识建构基础上形成的。
二、花开几朵,各表一枝
初中历史课程中,涉及到古今中外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时代等等。怎样将这些看似散乱的知识,合理地帮助学生建立一个条理清晰的立体化知识框架体系,就必需善于重组知识。把已学的旧知识和新学的新知识,井然有序地按照一定的标准排列组合,使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得以在教学过程中潜移默化地积累并提升,比如,我们可以在学习《美国南北战争》后,将所有学过的关于美国历史上的重大事件进行重新组合,例如,美国独立战争,第二次工业革命,《独立宣言》《解放黑人奴隶宣言》,1787美国宪法。华盛顿、林肯等知识进行融合归纳,而后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感悟和理解,就成为顺理成章的问题,感悟的难点也就迎刃而解了。
三、随时随地地“拿来主义”
在历史的教学过程中,我们经常会由于时间的关系,由于教学内容的需要,能把新课讲完,来不及完整地随时帮助学生建构完整的知识体系,那么此时需要历史教师级够将旧知识信手捻来,为我所用,让学生在平时的学生中就可以将每一个知识点串连起来,自成体系,这样日积月可累下来,学生的学习能力培养就成为最大的收获,不仅能够将所学知识融为有机的整体,而且思维缜密,脉络清晰,如学到1787美国宪法的时候,就可以将英国《权力法案》、法国《人权宣言》、美国的《独立宣言》《解放黑人奴隶宣言》《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等法律文献放在一起,进行对比和类比,让学生在头脑中将这些新知旧识进行合理重组,从而建构起一个相对完整的知识体系,在此我们虽不能建构一个整体的大的知识体系,但是积少成多,聚沙成塔,日积月累,完整的、大的知识体系的构建,就不再是让学生望而生畏的难题了,那么综合性习题的解答也就迎刃而解,这也从根本上解决了初三总复习时综合训练中的最大难题。再如,学生学习两次工业革命时也可以将中国的洋务运动拿过来进行比较。学习中国的新文化运动可以和法国的思想启营蒙运动前后对比联系有利于知识的横向联系以此类推,每一个大大小小的篇目,乃至一个小小的知识点都可以用来建构知识体系,帮助学生在头脑中完整清晰地将知识进行有序的重组,接下来感悟理解就成为有感而发的自然生成。使得历史学科的学习,也成为知识生成的有机组合,动态生成的过程了。只有做到这些帮能在教学中,依据《新课程标准》中的要求的三维目标,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真正做到三位一体和谐统一并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新课程标准·义务教育人教版(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