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上学生不会生成怎么办

2017-12-26 07:45自永军
中学语文·教师版 2017年12期
关键词:预学语文课堂思维

自永军

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尴尬现象:语文教师认真备课,满怀期待地进入课堂,总期望学生有精彩的表现,可实际上却恰恰相反,课堂启动不了或即使启动了,学生也只是迫于无奈,挤牙膏式地蹦出几个词;教师满腔热情地准备尝试一节生成语文课堂教学,可实际上学生却不会生成或者生成不了什么有价值的内容。课堂教学想有所突破却又不得其法,如果不想回到满堂灌的老路上来,那么我们该怎么办呢?

一、预学工作落实到位,让生成课堂有保证

生成课堂非常注重和强调学生预学。如预学不到位,就无法达到“愤悱”状态,自然无法有效生成。

正因为此,特级教师李仁甫才提出,深度预学离不开教师对学生的三大组织和管理措施:①跟踪性检查;②层递性要求;③间作性设计。①应该说,这三大组织和管理措施,让学生预学工作得到一定落实,在一定程度上为生成课堂的开展提供了可能。

但又有一个现实问题不得不面对,在高中学校,白天里学生基本没有自习课,难有专门时间预学。就是到了晚自习,其它科目作业多,压得学生喘不过气来,再加上有部分老师守自习还讲课或只允许做自己所教学科的作业,甚至还说语文的“坏话”,那么学生根本没时间预学语文或在心理上不重视预学,更不要谈深度预学了。

就大环境而言,在只顾抓高考升学率的学校,语文学科的阵地不得不退回到课堂上来。这是所有语文教师的伤痛,故不再多言。

于是,学生预学的时间只有在课堂。教师放手给学生预学,让学生充分读、思、写。硬性坚持“以学定教,不学不教”的原则,教师真真正正舍得花语文自己的时间来让学生预学。这样做的预学效果,远远比在语文课堂之外的预学效果好。

可是,又有新问题出现了,有的语文教师会担忧,课堂上给时间让学生预学,语文课时本来就很紧,能按时完成教学任务吗?我非常理解有这样担心的教师。对此,李仁甫老师也有过专门调查:“百分之七十五的内容可以自学,那么我们的语文课堂自然就是为百分之二十五而教了”②。百分之七十五与百分之二十五的关系处理好,课堂有效就有了指向性,所以更为重要的问题是要弄清哪才是学生的百分之二十五之所在。

教师只教百分之二十五左右的内容,大部分内容要求学生自学掌握,教师负责督促检查,教师就有大量时间和精力来“定点打铁”“点铁成金”,集中精力打这百分之二十五左右的“铁”,所以语文课时很紧是个伪命题,如果什么都想讲,什么都要讲,什么都不放手,处处平均使力,那么再多的课时也学不完、讲不完。不是有这样的教师吗?学校越给课时,越说课时不够,又越向学校要课时。我通过对历届学生的调查发现,学生对时时讲、处处叨、篇篇上、题题做的语文课堂很反感,用學生话说:“我们根本不听、不学,就让老师自编自导自演吧。”

另外,一线教师都有一个共同的感受,语文课好像不在于学了多少篇课文,而在于学了的课文真正消化了多少。课文只是个例子,例子可多可少,语文教学在很多时候,少就是多,慢就是快。所以讲究一课一得,一次一深入,突出“这一篇”的价值,而不是天天原地踏步,重复昨天的故事。比如:一个比喻句从小学讲到高中,但还是有许多高中生还不会比喻,没有用比喻句的习惯,原因就是我们天天讲比喻句,却永远只讲比喻三要素。

二、学生思考个性独特,让表达交流有差异

学生往往有唯书、唯师的心理依赖,所以总是希望老师用“告诉”的方法让他们“知道”,他们喜欢在等待中“接受”。在此种状态下,要让课堂有不可预约的精彩,非常困难。要让课堂有生成,得改变学生的思维习惯、学习方式。

为此,李仁甫老师有关于课堂规约、童心、课堂文化等论述,对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发言有很好的保障作用。具体可以参看他的著作《课堂的风景与语文的边界》(江苏凤凰教育出版社,2014年版)。就我个人而言,在每学期开学第一周都不上新的教学内容,而是建立规约、帮助学生找回童心,力求尽快稳定为课堂文化。比如,我和学生约定:①同我者死,似我者俗,异我者好,超我者妙。②别人没有想到的,我想到了;别人没有说的,我说了;别人想到第一步,我想到第二步;别人说了两点,我说了三点。这些就是有价值的发言,就是创新。③错误是真理产生的第一步,珍爱错误,化错为宝。④发言尽量不重复别人,前面同学讲到的,后面的同学就不要讲,尽量让每个同学的发言内容有差异。

如果语文教师专门专项培训学生,加之课堂上随机培训纠正学习方式方法,一段时间后,课堂就会慢慢发生变化,课堂会逐渐朝着生成的方向迈进。

可是,当我们尝试生成教学一段时间后,学生熟悉了生成语文课堂的操作范式,慢慢地也会有些厌倦,思考和发言的欲望大大减退,此时,又该怎么办?

学生对生成语文慢慢有厌倦之心,因为学生思维的懒惰会“留恋”满堂灌,总想退回到“过去”。此时,可以再次采用建立临时规约和“话语挑逗”的方法。比如前面一节课是体育课,接下来上语文课,学生很累了,天气又热,生成的效果会差许多,我就和学生建立临时规约:“同学们,今天没有语文作业,但得有一个条件。”学生兴奋了,“什么条件,快说快说,只要没作业什么都好办?”我说:“大家都开动脑筋,不能有人打瞌睡,观点碰撞率超过90%,这就是交换的条件,公平了吧?”学生满口答应,因为从来没有一个老师会用这样的方式来和学生谈条件。如果课堂上教师把学生的激情“挑逗”起来,让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那么就会有“意外”产生。有一次,我这样对学生说:“课堂就像谈恋爱,我一个人自编自导自演自说自话,就如我在单相思,我给你‘去电,你却不 ‘来电。”课堂犹如一潭水,可能会慢慢地趋于平静,我丢下一个石头,搅活课堂一池春水。

其实,就怕学生不说话,只要学生愿发言,教师就可以开启“互联和聚焦”的追踪和锁定模式,把问题引到语文上来,把问题引到重难点上来。

但是,我们还需面临一个问题,如果是借班上课怎么办?学生以前没有接触过生成课堂,一时还不适应。对此,怎样马上进入生成频道?endprint

对于借班上课时尝试生成教学,可以将课堂分成两段,3—5分钟的微型培训课加35分钟左右的正课。在微型培训课中我经常和学生分享这样几句话:①自信人生两百年,从大声说话开始;②我交流,我展示,我快乐,我进步;③我的课堂需要“童言无忌”、实话实说;④美丽的错误是由可爱的人产生的。有了上面几句话做铺垫,学生往往表现得很活跃,不愁进入启动模式后,学生不积极主动展示自我。

三、交流发言完整通顺,让其指向语言形式

近几年的学生有个共性,不喜欢说完整、通顺、连贯的一段话,而喜欢“蹦词”式说话,挤牙膏式的说几个字,等听众反应过来,已经说完。反映到考试上,答题也就几个字,没有展示思维的过程,没有讲清楚问题的来龙去脉。碎片化思维表现出碎片化语言,所以在思维碰撞的过程中,由于表达的信息缺失或是听众获取信息困难,那么刺激思维活跃的效果就会大打折扣。

进一步分析,由于学生思维的懒惰,于是就用“蹦词”的方式应付了之。从生成语文教学的角度看,表面上是学生积极发言,实际上是思维的激烈碰撞。要求学生发言时,表达成完整、通顺、连贯的一段话,就是倒逼学生去思考,所以反对生成课堂的学生往往是思维懒惰的学生,任由老师在讲台上手舞足蹈,自我陶醉,可自己在下面我行我素。而那些喜欢动脑的学生,他们思维活跃,恰好喜欢“差异”,因为“差异”能引发他们更多思考。为了让大多数学生动起来,让大多数学生有思考,所以,我在课堂上和学生有个约定如果谁用“蹦词”来交流,课后谁就单独进行扩句训练。

从另一个角度讲,语文教学其中一项重要任务就是教学生好好说话,有了说好的基础就有了进一步写好的可能。生成语文课堂上,学生有大量的表达呈现机会,但学生总是有种种顾虑,所以我再一次降低要求,课堂交流,可以暂时不管对错、好坏,但一定要表达完整。话虽如此,但哪个学生会不在乎好坏、对错呢?所以他们会努力使自己的答案“正确”。

通过前面所讲的方法策略来调控课堂,学生们往往一个个跃跃欲试、迫不及待。

可当我们从课程论的角度来审视学生交流发言的内容时,有一个问题,他们的思考更多指向思想内容,很少落脚到语言形式上。当然这和中小学语文教师总体缺乏语文课程论知识有关。觉醒的语文老师,应该在平时引导学生多关注语言表达,尽量将生成点落在语言形式上。而这一点需要老师大力引导和转化。

为什么部分教师的语文课堂表面上很热闹,学生也很欢迎,按理说考试成绩也应该好一些,学生语文综合能力也应该强一些,可实际上却不是这样。问题就出在生成的方向不正確,所以会出现和某语文教师教同一个班,最高兴的是政治和历史教师,他们发现和某语文教师搭班,政治和历史成绩总是相对较好,其实这是语文教师的“功劳”,语文教师荒了自己的田,耕了别人的地。这再一次告诉我们,生成语文热闹半天,要注意思考,我们生成的内容是什么性质的,我们聚焦点在语文学习上吗?如何聚焦?一般有三种聚焦方式:语言运用(如仿写、改写、扩写、缩写、续写……)、思维训练(如联想、想象、类比……)、情境虚拟(如表演、游戏……)。③

我教学《纪念刘和珍君》时,引导学生品味鲁迅语言犀利、辛辣、讽刺的特色。把生成点落在句式上,回归生活情境,让学生多方位训练与体会。同一件事,同一种情感,我会怎么表达,别人会怎么表达,作者又是如何表达,在对比中走向深处。比如:①不在……就在……②一是……竟会……一是……竟至……一是……竟能……③不但是……简直是……因为……这样的复杂句式让学生结合语境试着运用。

将生成点落在语言形式上,老师慢慢引导,一段时间后,学生会有更多精彩生成。

在生成语文课堂上,预期产生更多不可预约的精彩,需要有一系列的调控措施,在具体实践中面对新问题,不断寻找新方法。当师生对生成教学轻车熟路后,生成课堂便会越来越精彩。

参考文献

①③李仁甫.《为“大开大合”的课堂探路》,《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16年第6期。

②李仁甫.《你的语文课也可以这样灵动》,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第81页。

[作者通联:云南大理州弥渡一中]endprint

猜你喜欢
预学语文课堂思维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高中语文课堂有效提问要做到“四要”
预学——在中低段语文课堂绽放别样美丽
小学数学有效预学策略探索
让语文课堂之树根深叶茂花嫣然
让快乐走进语文课堂
构建开放的语文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