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书慧
【主题导语】
李娟,1999年开始写作,曾在《南方周末》《文汇报》等开设专栏,并出版过散文集《阿勒泰的角落》《我的阿勒泰》《走夜路请放声歌唱》等。这些散文集里的文章,将生活中的琐事信手拈来,在作者轻声慢语的叙述中,让我们感受到了浓浓的温馨与淡淡的哲理。
读着李娟的散文,我仿佛看到了一个永远十七八岁的女孩,她怯生生地来到一个陌生的地方,小心翼翼地观察着这里独特的自然环境,然后蹑手蹑脚地走近这里的人们,静静地观看着他们独特而丰富的故事,默默地感受着他们的美好情感,于是,她被这种淳朴情怀所感染,便一头扑进他们的怀抱,让自己融入这温馨而美妙的世界……
其实,我也很想走进那个令我无法释怀的温馨世界。
【选文一】
粉红色大车
李娟
自从有了粉红色大车,我们去县城就再也不坐小面包车了。小面包车一个人要收20块钱,粉红色大车只要十块钱。小车捎点大件东西还要另外收钱,大车随便装。最重要的是,大车发车总算有个准时了,不像小车,人满了才走,老耽误事。
“粉红色大车”其实是一辆半旧的中巴车,司机胖乎乎、乐呵呵的,每当看到远处雪地上有人深一脚浅一脚地向公路跑来,就会快乐地踩一脚刹车:“哈呵!10块钱来了!”
车上所有的孩子则齐致地发出“嘟儿~~~”——勒马的命令声。
我和60块钱挤在引擎和前排座之间那块地方,已经满满当当了。可是车到温都哈拉村,又塞进来了50块钱和两只羊,这回挤得连胳膊都抽不出来了,真想让人骑到那两只羊身上去……好在人一多,没有暖气的车厢便暖和起来了。后排座上的几个男人开始喝酒,快乐地碰杯啊,唱歌啊。一个小时后开始打架。司机便把他们统统哄了下去。这才轻松了不少。
虽然乌河这一带村庄稀寥,但每天搭粉红色大车去县城或者恰库儿特镇的人还真不少。每天早上不到5点钟车就出发了,孤独地穿过一个又一个漆黑的村庄,一路鸣着喇叭,催亮沿途一盏一盏的窗灯。当喇叭声还响在上面一个村子时,下面村子的人就开始准备了,穿得厚厚的站在大雪簇拥的公路旁,行李堆在脚边雪地上。
阿克哈拉是这一带最靠西边的村子,因此粉红色大车每天上路后总是第一个路过这里。我也总是第一个上车。车厢里空荡而冰冷,呵气浓重。司机在引擎的轰鸣声中大声打着招呼:“你好吗?身体可好?”一边从助手座上捞起一件沉重的羊皮坎肩扔给我,我连忙接住盖在膝盖上。
夜色深厚,风雪重重,戈壁滩坦阔浩荡,沿途没有一棵树。真不知司机是怎么辨别道路的,永远不会把汽车从积雪覆盖的路面开到同样是积雪覆盖的地基下面去。
天色渐渐亮起来时,车厢里已经坐满了人,但还是那么冷。长时间呆在零下二三十度的空气里,我已经冻得实在是受不了。突然看到第一排座位和座位前的引擎盖子上面对面地坐着两个胖胖的老人——那里一定很暖和!便不顾一切地挤过去,硬塞在他们两人中间的空隙里,这下子果然舒服多了。但是,不久后却尴尬地发现:他们两个原来是夫妻……
这两口子一路上一直互相握着手,但那两只握在一起的手沒地方放,就搁在我的膝盖上……我的手也没地方放,就放在老头儿的腿上。后来老头儿的另一只大手就攥着我的手,替我暖着。老太太看到了也连忙替我暖另一只手。一路上我把手缩回去好几次,但立刻又给攥着了。也不知为什么,我的手总是那么凉……
车上的人越来越多,不停地有人上车下车。但大都是搭便车的——正顶着风雪从一个村子步行到另一个村子去,恰好遇到粉红色大车经过,就招手拦下。其实,就算是不拦,车到了人跟前也会停住,车门边坐的人拉开门大声招呼:“要坐车吗?快一点!”
周日坐车的人最多,大多是下游一个汉族村里返校上课的汉族孩子。一个个背着书包等在村口,车停下后,父亲先挤上车,左右突围,置好行李,拾掇出能坐下去的地方,然后回头大声招呼:“娃!这呐坐定!”又吼叫着叮嘱一句:“娃!带馍没有?”
每每这时,总会替司机失望一回。还以为这回上来的是20块钱呢……
那父亲安顿好了孩子,挤回车门口,冲司机大喊:“这是俺娃哩车票钱,俺娃给过钱哩!俺娃戴了帽子,师傅别忘哩!”
“好。”
“就是最后边戴帽子那哩!”
“知道了。”
“师傅,俺娃戴着帽子,可记着哩!”
“知道了知道了!”
还不放心,又回头冲车厢里一片乱纷纷的脑袋大吼:“娃,你跳起来,让师傅看看你哩帽子!”
无奈此时大家都忙着上下车,手忙脚乱地整理行李,那孩子试着跳了几次,也没法让我们看到他的脑袋。
“好啦好啦,不用跳了……”
“师傅,俺娃是戴帽子哩,俺娃车钱给过哩……”
“要开车了,不走的就赶快下去!”
“娃,叫你把帽子给师傅看看,你咋不听?!”
“……”
车在一个又一个村子里蜿蜒着,几乎每一个路口都有人在等待。有的是坐车,有的则为了嘱咐一句:“明天四队的哈布都拉要去县城,路过时别忘了拉上他。他家房子在河边东面第二家。”
或者是:“给帕罕捎个口信,还有钱剩下的话就买些芹菜吧。另外让他早点回家。”
或者:“我妈妈病了,帮忙在县城买点药吧?”
或者有几封信拜托司机寄走。
车厢里虽然拥挤但秩序井然。老人们坐在前面几排,年轻人坐在过道里的行李堆上。而小孩子们全都一个靠一个挤在引擎盖子上——那里铺着厚厚的毡毯。虽然孩子们彼此间谁也不认识,可是年龄大的往往有照顾大家的义务。哪怕那个年龄大的也不过只有六七岁而已。他一路上不停地把身边一个三岁小孩背后的行李努力往上堆,好让那孩子坐得稳稳当当。每当哪个小孩把手套脱了扔掉,他都会不厌其烦地拾回来帮他重戴上。endprint
还有一个两岁的小孩一直坐在我对面,绯红的脸蛋,蔚蓝色的大眼睛,静静地瞅着我。一连坐了两三个小时都保持着同一个姿势,动都不动一下,更别提哭闹了。
我大声说:“谁的孩子?”
没人回答。车厢里一片鼾声。
我又问那孩子:“爸爸是谁呢?”
他的蓝眼睛一眨都不眨地望着我。
我想摸摸他的手凉不凉,谁知刚伸出手,他便连忙展开双臂向我倾身过来,要让我抱。真让人心疼……这孩子身子小小软软的,刚一抱在怀里,小脑袋一歪,就靠着我的臂弯睡着了。一路上我动都不敢动弹一下,生怕惊忧了怀中小人安静而孤独的梦境。
(选自散文集《阿勒泰的角落》)
[解读]白雪皑皑的冬天,粉红色的大车,仿佛一团流动的热火,温暖而引人注目。看,一个题目就让人倍感温馨。“10块钱来了”,多么幽默的说法。接下来的“扔坎肩”“捎个口信”“买点药”“寄信”等,尤其是将乘客安排得“秩序井然”,表现了司机的热心和温暖。
而那个坐车的姑娘——“我”,即使尴尬地坐在老夫妻之间,依然能够感受到淳朴的爱意,再加上看到六七岁的孩子主动照顾一个三岁的孩子,“我”那冰凉的手也逐渐变得温暖,因为,对面那个两岁的小孩展开双臂倾身过来,刚抱在怀里,便靠着我的臂弯睡着了。多么温馨的场面!
爱,不仅要接受,更要传递。
【选文二】
泥鰍
李娟
我费尽千辛万苦,在田老头家门口的小水沟里捉到一条泥鳅。我把它装在盆里,后来我觉得盆里的水似乎少了点,担心它会憋闷得很,于是又用这盆去水沟里舀水……它就一下子跑掉了……
我跑回家对我妈说:“我捉到一条泥鳅!”
她说:“在哪里?”
我说:“跑掉了。”
她就再也不理我了。
我又说:“我真的捉到一条泥鳅!”
她说:“滚一边去!别烦我。”
——我就知道她肯定不会相信的。而在此之前,我自己也不会相信——桥头居然会有泥鳅!
桥头怎么会有泥鳅呢?流经桥头的喀依特库尔河是额尔齐斯河上游的一条支流,这里从来都只生长着冷水鱼的。泥鳅——在温暖潮湿的河泥里钻来钻去的东西,可是我们这里的河边只有河沙呀!难道真的是我看错了?不可能,那的确是泥鳅。
从此后,我每天经过田老头家提水呀,洗衣服呀什么的时候,总是会蹲在那条小水沟边观察半天,希望能够再碰上一条。
田老头家原先是云母矿上的,后来云母矿从这里撤走了,他是愿意继续留下来的寥寥可数几家人之一。在河边种着几亩麦子,院子里一块菜地,养着一群鸡和几只羊。一年到头,赚不到几个钱也花不了几个钱。为了浇地,他从屋后的大水渠里引了一条小水沟,绕过院子通向菜地。我说的那条泥鳅就是在这条小沟里发现的。
这个小沟也就一两尺宽吧,不到三十公分深。水很清。当时我在河里洗完了衣服,抱着满满一盆子衣服经过那里,一眼就看到了它静静地伏在清澈的水底,半截身子陷在泥沙里。我连忙把满盆子刚洗干净的湿衣服全倒在草地上,然后用空盆子从上游往下游慢慢兜抄过去,想一下子扣住它——当然那是不可能的,盆掀开一看,什么也没有。我把那一片河底的泥巴也扒开,还是什么也没有。眼角余光一瞟,看到它影子一样正埋伏在上游,几丛垂在水里的草正巧妙地掩避着它,于是又蹑手蹑脚过去……总之折腾了好半天,弄得裤脚上全湿透了。为了安静,还把这片草地上的所有鸡都赶跑了,还把渠边垂在水里的草都拔光了,但还是没办法。
甚至到最后,都已经捉到了,又给它跑了。
真是把我给气坏了,干脆跑到上游,把水沟入口处堵了,看它这回往哪里跑!我堵了入水口,流水一下子停了下来,又慢慢浅了下去,我沿着沟上上下下地走,搜寻了个遍,但是,见了鬼似的,什么也没有了。还想再在泥巴里掏一掏的,这时听到田老头在自家院子里骂开了:
“这咋就没水了?谁爪子犯贱了给堵了?……”
然后脚步声往这边气急败坏地传来,我敏捷地把草地上的衣服往盆里一塞,抱起来一趟子跑掉了。
桥头怎么会有泥鳅呢?
(选自《阿勒泰的角落》)
[解读]抓泥鳅对乡村的孩子来说,是很平常的事情。所以,在农村人所生活的村落周围,什么地方有鱼,有什么样的鱼,都一清二楚。正是有了这样的经验,所以再让他们接受“原本没有鱼的地方现在出现了鱼”这一观点,就显得十分困难。经验成了人们相信新现象的“障碍”,这样的思考,是不是有些哲理的味道?
还有文章中反复出现的“桥头怎么会有泥鳅呢”的疑问,也在提醒你的思考:只要条件适宜,泥鳅就会出现,没什么大不了。有水了,鱼儿就出现了,堵住水口,“流水一下子停了下来”,即使“搜寻了个遍”,“什么也没有了”。当我们将其推而广之:只要条件具备,新事物就会出现。这是不是也有些哲理的味道呢?
【选文三】
一个普通人
李娟
有一个人,他的名字实在太复杂了,因此我们就忘记了。他的脸却长得极寻常,因此我们再也想不起他的模样了——我们实在不知道他是谁,虽然他欠了我们家的钱。
当时他赶着羊群路过我家商店,进来看了看,赊走了80块钱的商品,在我家的账本上签了一个名字(几个不认识的阿拉伯字母)。后来我们一有空就翻开账本的那一页反复研究,不知这笔钱该找谁要去。
在游牧地区放债比较困难,大家都赶着羊群到处跑,今天在这里扎下毡房子住几天,明天在那里又停一宿的,从南至北,绵绵千里逐水草而居,再加之语言不精通,环境不甚熟悉……我们居然还敢给人赊账!
幸好牧民都老实巴交的,又有信仰,一般不会赖账。我们给人赊账,看起来风险很大,但从长远考虑还是划得来的。
春天上山之前,大家刚刚离开荒凉的冬牧场,羊群瘦弱,牧民手头都没有现钱,生活用品又急需,不欠债实在无法过日子。而到了秋天,羊群南下,膘肥体壮。大部队路过喀吾图一带时,便是我们收债的好日子。但那段时间我们也总是搬家,害得跑来还债的人找不着地方,得千打听万打听,好不容易才找上门来。等结清了债,亲眼看着我们翻开记账的本子,用笔划去自己的那个名字,他们这才放心离去,一身轻松。在喀吾图,一个浅浅写在薄纸上的名字就能紧紧缚住一个人。
可是,那个老账本上所有人的名字都划去了,唯独这个人的名字还稳稳当当地在那一页上停留了好几年。
我们急了,开始想法子打听这个家伙的下落。
冬日里的一天,店里来了一个顾客,一看他沉重扎实的缎面皮帽子就知道是牧人。我们正好想起那件事,就拿出账本请他辨认一下是否认识那个人——用我妈的原话说,就是那个“不要脸”的、“加蛮”(不好)的人。
谁知他不看倒罢了,一看之下大吃一惊:“这个,这个,这不是我吗?这是我的名字呀!是我写的字啊!”
我妈更加吃惊,加之几秒钟之前刚骂了人家“不要脸”而且“加蛮”,便非常不好意思,支支吾吾起来:“你?呵呵,是你?嘿嘿,原来就是你……”
这个人揪着胡子想半天,也记不起自己到底什么时候买了这80块钱的东西,到底买了什么东西,以及为什么要买。
他抱歉地说:“实在想不起来啦!”却并没有一点点要赖账的意思。因为那字迹的确是他的。但字迹这个东西嘛,终究还是他自己说了算,我们又不知道他平时怎么写字的。反正他就是不赖账。
他回家以后,当天晚上立刻送来了20元钱。后来,他在接下来的八个月时间里,分四次还完了剩下的60元钱。看来他真的很穷。
(选自散文集《阿勒泰的角落》)
[解读]孔子说:“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一个穷人,一个真的很穷的人,能够做到不赖账,并“当晚立刻送来了20元”,还“在接下来的八个月里,分四次还完60元钱”,这的确难能可贵,可谓君子。而这个人在喀吾图却是一个极其普通的人,这无疑是在说,在喀吾图这个地方,君子很普遍——他们会到处打听债主住处,看到用笔划去自己的那个名字,才放心离去,一身轻松。
孔子说,仁者爱人。处于次要地位的我和妈妈,可称为“仁者”,因为,一个脸长得极寻常的陌生人,也可以让其赊账,可见其仁慈之心。而当自己背后对“欠账者”口出不敬之词,便心存不安、愧疚,足见其宽厚之心。
如此,由诚信、宽厚之人所组成的“世界”,你难道不向往吗?
[作者通联:上海市金山中学]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