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编辑部
编完这一期,正好是本刊改刊满八周年。好日子总是过得快,整整一个抗日战争的时间节奏啊,岁月静好中不知不觉时光如梭。编辑部里依旧静悄悄,习惯于静水流深状态的编辑记者们只问耕耘不问收获,忽而抬头,竟发现埋头耕耘已然结出累累硕果,些微欣慰遂挂上眉梢。
八年来,文艺名家对本刊多有美譽,真情复动情,令人感动,在此恕不一一显摆,只是默默化为前行的动力。每当看到白发苍苍的艺术家专程前来恳求补齐暂缺的杂志,不约而同说出“一本都不能少”的话时,我们感受到了职业的价值感和尊崇感。一本杂志,不但提供思想,还提供史料,提供情趣,或许就赢得了有忠诚度的读者。文联的优势在于集聚璀璨之群星,群星们乐于挥毫,乐于口述,乐于回忆,涓涓细流汇成滔滔江河,一部文学艺术史就隐匿其间。一本好的杂志,理应具有思想价值、史料价值,还有审美价值。
本刊大抵可分三个版块。第一版块为“热点版块”,突出思想和论点,具有时效性和观点性,包含文化热点、批评先锋、面对面等栏目。第二版块为“人物版块”,突出权威、知名、成就等特质,极具可读性和史料性,包含大师剪影、艺星艺家、访忆自述等。第三版块为“副刊版块”,突出情趣和哲思,颇具文学性和趣味性,包含艺坛漫笔、文化乱弹、印象上海以及各位专栏作家的个性专栏。倘从体量和比重上看,前两个版块无疑是重头;但是若论受欢迎度,就有点难判轻重。某几位专栏作家拥有铁杆粉丝,他们的文章甫一见刊,立即成为读者“首读”的选项。甚至有读者说,关注本刊,主要因了某个专栏。
不敢妄言“副刊”有多少伟力,但是其魅力确实不能小觑。就以“走入寻常百姓家”的晚报为例,其薄薄的几页副刊,往往是很多读者的主要注目点。这也难怪,互联网状态下,获取新闻的渠道越来越多,传统报纸已经不具优势,“主刊”再厚,读者也未必留意,反而是薄薄的“副刊”,一则新媒体无意抢先刊发,二则更适宜墨香阅读,于是它就成了报纸不可或缺的中坚版块。老报人都深谙此道,一向看重副刊的经营,知晓“魅力”与“伟力”间有条转换通道。
于是说到本刊的专栏。改刊以来,各位专栏作家居功至伟,他们用各具特色的文笔,为本刊大大增色。盘点一下,这些专栏都赢得了良好的口碑:“甲方乙方”(千里光和黄佟佟)、“尖客”(毛尖)、“颖记”(唐颖)、“影想”(影子)、“闳论”(张闳)、“童言”(童孟侯)、莲影(彭小莲)、“佟话”(黄佟佟)、“玲听”(柯玲)……这些专栏,持续时间有长有短,却各自收获了不菲的拥趸。尤其是本刊的微信公众号开设后,他们的佳作如虎添翼,迅疾传遍五洲四海,数万之众点击与点赞,影响之巨,令人称羡。
在本期刊物上,五位专栏作家就共同的话题“同题撰文”,回忆往事,感念情谊,总结收获,发表感言。其中“莲影”专栏的彭小莲和“闳论”专栏的张闳,还写下了依依惜别的“挥别辞”。由于种种原因,他们要“暂停营业”了,可是暂别专栏,并非告别杂志,我们依然有机会读到他们的佳作。值此岁月除旧迎新之际,我们对坚守和暂别的专栏作家们,致以诚挚的敬礼!如果说本刊在全国文艺界已然取得了举足轻重的地位,那么很显然,你们功不可没!这个功勋,编者和读者都会铭记。
从明年开始,我刊将不定期地推出“我与《上海采风》”栏目,刊登作者和读者的感想心得,凡关乎本刊的种种,只要言之有物和读之有趣,尽在优选之中。编辑们埋首做嫁衣,对知音们的心声了解甚少,希望通过这个栏目,看到文联会刊与艺术气象之间的缠绵与缠绕。此次专栏作家们开了先河,奉献了妙文,一经领先在本刊公众号刊出,立即好评如潮。我们没有什么拿得出手的礼物献给他们,就让这篇卷首语聊作替代吧。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