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学生对“工匠精神”的认识情况调查研究

2017-12-26 09:07李松楠
时代农机 2017年10期
关键词:工匠精神工匠校园文化

李松楠

(吉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 电气工程学院,吉林 吉林 132001)

高职学生对“工匠精神”的认识情况调查研究

李松楠

(吉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 电气工程学院,吉林 吉林 132001)

2016年全国“两会”期间,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提“工匠精神”,引起普遍关注。全国“两会”过后,国家领导人多次在不同的场合提到工匠精神。3月29日,李克强总理在第二届中国质量奖颁奖大会上指出,要弘扬工匠精神,勇攀质量高峰,让追求卓越、崇尚质量成为全社会、全民族的价值导向和时代精神。4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安徽合肥指出,“在工厂车间,就要弘扬‘工匠精神’,精心打磨每一个零部件,生产优质的产品”。倡导工匠精神,已经上升为国家意志。

高职学生;工匠精神;培养

1 调研背景

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的新概念,令人耳目一新,发人深思。

高等职业教育是以就业为导向的高层次职业准备教育,旨在培养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一线需要的具有较高职业素质的专门技术人才。职业素质包含职业技能和职业精神两大层面。职业精神是指人们在对职业理性认识基础上的职业价值取向及其行为表现,包括职业理想、职业态度、职业操守等要素。国内高职院校一般都较重视对学生职业技能的训练,而往往忽视对学生职业精神的培养。工匠精神是从业人员对待职业的一种态度,是职业精神的重要内容。德国、日本等制造业强国都充分认识到其价值,在职业教育中十分注重塑造和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这也是德、日等国在制造业,尤其是高端制造业的国际竞争中竞争中长期处于领先地位的秘诀之一。另外,在当前国内经济转型发展、产业结构调整的背景工匠精神下,企业越来越看重高职毕业生除技能之外的职业精神,尤其是职业态度。事实上,在高职教育中融入工匠精神顺应了国际制造业发展的趋势,符合国内经济转型升级的需要,也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和未来职业的发展。

2 调研时间及调研对象

2017年8月——2017年11月。

以吉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等四所高职的在校学生为调研对象,随机发放500份,收回问卷472份,有效问卷446份,所有得到数据采用Excel表格进行分析处理。

3 调研方法

问卷调查、访谈法、专家咨询法、定量分析等方法。

4 调研结果分析

4.1 对“工匠精神”相关理念认知情况的调查

工匠精神属于职业精神的范畴,是从业人员的一种职业价值取向和行为表现,与其人生观和价值观紧密相连,是从业过程中对职业的态度和精神理念。具体而言,它是从业人员,尤其是工匠们,对产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的理念,是不断地雕琢产品、改善工艺、享受产品升华的过程。工匠精神的核心是对品质的追求。

调查发现,大部分学生对什么是工匠精神并不了解。如图1所示,其中只有13%的学生对“工匠精神”非常了解,15%的学生为比较了解,21%的学生为一般了解,31%的学生不太了解,20%的学生完全不了解,有近50%的学生是依靠学校宣传的途径了解的。

图1 对“工匠精神”相关理念认知情况的调查

4.2 高职对工匠精神内涵认识的调查

工匠是指熟练掌握某一领域技术的手艺人,工匠精神就是凝结职业之上反映出的职业品格。工匠精神的目标是打造本行业的精品,工匠精神包含丰富的内涵,它涵盖了职业操守、思想态度、素养品德、文化氛围多个层面,具体表述为:精益求精,注重细节,严谨、一丝不苟,耐心、专注、坚持,专业、敬业。

调查表明,49%的学生认为“工匠”与“工人”是不完全一样的,“工匠”应该是“工人”的更高追求;学生中在62%认为工匠是值得敬佩的,也有21%的认为工匠只是在做自己的分内事。

4.3 高职学生“工匠精神”缺失原因

(1)思想政治教育处于弱势地位。长期以来,许多高等职业院校把学院发展定位在学生的技能培养上,重技术轻思政,忽视了对学生道德素质和文化素质的培养,无形中把人功利化、技术化。当前,很多高职院校思想政治、人文精神类的课程被边缘化,这种理念下培养出来的学生有知识没文化,有学历没学问,缺少人文底蕴,缺乏工匠精神的熏陶。

(2)专业教学与工匠精神的融合度不够。“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是职业院校的办学特色。通过校企无缝对接,学生通过企业实践中接受企业文化、职业精神的熏陶,真正达到育人的目的。目前很多职业院校在设置专业课程、实施教学的过程中与企业、市场的需求尚未完全融合,校企联合培养人才的体制机制还不健全,在实践训练中未建立严格的职业标准,从而影响了学生在实践中对工匠精神的培育。

(3)校园文化在营造工匠精神过程中缺乏抓手。校园文化是高等职业教育重要组成部分,起着丰富师生生活、调和人际关系、塑造师生人格的重要作用。当前,很多高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存在粗放型建设特点,校园文化建设同质化,模仿多、创新少,有关工匠精神的校园文化建设缺乏全盘系统的规划。学生难以对校园文化产生认同感,也不利于工匠精神入脑入心。

5 结语

工匠精神既是一种技能,也是一种精神品质,其实,放大了看,工匠精神更关乎着一个国家的工业文明。社会是怎么看待工业生产的?人们对于工业生产怎么样的标准、心怀怎么样的期待?一个为家工匠精神的匮乏背后,其实是工业文明的匮乏;品牌、百年老店、匠人、企业文化以及一整套相关的体制机制,乃至社会心理、共识和氛围。借助于李克强总理的“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让工匠精神得到时代传承,让中国制造水平不断提升。

[1]王丽媛.高职教育中培养学生工匠精神的必要性与可行性研究[J].职教论谈,2014,(22).

[2]于洪波,马立权.高职院校培育塑造学生工匠精神的路径探析[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6,(8).

[3]付守永.工匠精神——向价值型员工进行[M].北京: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2013.

[4]王新宇.中国制造视域下培养高职学生“工匠精神”探析[J].职业教育研究,2016,(2).

吉林省教育厅2017年度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课题,编号:2017025。

李松楠(1981-),女,硕士研究生,讲师,主要研究方向:职业教育,铁道供电。

猜你喜欢
工匠精神工匠校园文化
90后大工匠
工匠风采
党建工作与校园文化创新探究
工匠神形
校园文化建设浅谈
工匠赞
德日“工匠精神”,中国怎么学
政府官员也需要“工匠精神”
以老区精神打造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