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事业单位推行公务卡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2017-12-26 14:51:51冯子明
环球市场信息导报 2017年27期
关键词:预算外公务行政

冯子明

行政事业单位推行公务卡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冯子明

在信息技术和经济建设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公务卡引起使用方便、携带简洁而受到广大公务员的喜爱,行政事业单位公务卡的覆盖范围也越来越广,但是在推行公务卡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问题和弊端。本文对行政事业单位推行公务卡的现实意义进行了分析,阐述了当前推行公务卡过程中存在的制度问题,研究了行政事业单位提升公务卡推行效果的对策和额策略。

行政事业单位推行公务卡的现实意义

可以有效地控制不合法公务支出的猖獗。在公务卡推行之前,行政职业单位公务消费一般采取现金支付、先开票后报账的方式,这种方式在实践中产生了诸多的问题和弊端,虚开、多开发票和弄虚作假的现象比比皆是,部分行政事业单位甚至利用制度的漏洞去套取现金,在内部私设小金库。公务卡推行之后上述弊端可以得到有效的遏制,不合法支出基本可以杜绝,公务经费的管理走上了规范化之路。此外,运用公务卡进行零星物品采购可以大幅度降低采购成本、提升采购效率,将采购环节可能发生的违法事件都掐灭在摇篮之中。

可以很大程度地减少现金结算。行政事业单位改革过程中管理体制也在日益创新。传统管理体制中,单位一般采取现金结算方式进行结算,但是其效率和规模已经不再适应现代社会节奏和经济发展需要。公务卡推行之后,现金结算比例大幅度降低,行政事业单位工作效率大大提升。

可以进一步减少现金流通量。银行卡消费和网上消费已经在人们的生活中占据重要的位置,行政事业单位推行公务卡可以降低现金流通量,间接地促进银行卡功能和种类的完善、扩宽持卡人的消费范围、提升信用卡消费信贷业务覆盖范围,迎合当前国家供给侧改革大势,使得银行卡的受理环境得到了优化。此外,公务卡的推行可以调动特约客户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银行卡业务的完善和进步。

可以促进公务消费与报销。公务卡推行之后,行政事业单位办事人员可以免去财务部申请资金的过程,而是直接通过公务卡刷卡进行业务办理,待活动开展完成之后再去财务部进行报销。公务卡的推行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财务人员的工作量,财务部门也不需要留存大量的现金备用。另外,公务卡的消费可以减少行政事业单位风险,持续地对公务消费和报销流程进行规范。

行政事业单位公务卡制度存在的问题分析

行政事业单位公务卡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点:

公务卡难以从根本上消灭腐败现象。运用公务卡消费时,开设虚假发票的情况依然难以完全杜绝。部分行政事业单位人员仍然可以和供应商串通和勾结,使得开出的发票和小票与消费不一致。公务消费回扣的问题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杜绝,在公务消费达到一定金额之后,一些工作人员仍然可以从商家那里得到一定比例的现金返还。公务卡能够在很大程度上解决腐败问题,但是希冀其从根本上上解决腐败问题是不现实的。只有从根本上出台抑制腐败的相关政策,才能彻底地根除腐败政策。

公务卡难以反映预算外资金支付情况。我国目前的财务体制将政府预算划分为预算内支出和预算外支出两个部分。行政事业单位预算外资金是跳出监控之外的,当地政府可以用这部分资金进行招待和地方发展,资金支出自由裁量的空间非常大。虽然国家对预算外资金也采取收支两条线的管理策略,但是一些单位仍然违反政策私设了小金库,一些领导干部依然具有不正常消费的渠道和机会。此外,很多事业单位对预算外资金的管理都没有正规的监督机制和管理制度,几个负责人把控私设的小金库,这为贪污腐败和弄虚作假又提供了机会和土壤。

基层商业银行无法自主决定推行公务卡的优惠条件。基层银行对公务卡的推行抱着积极主动的态度,渴望地方行政事业单位积极地推行公务卡,但是与公务卡相关的配套制度和配套设施显然还不够完善,基层商业银行和县级支行还无权决定是否可以免费开卡、免年费开卡和免担保费开卡,面对这样的情况只能向上级商业银行或者总行请示,这导致了公务卡的推行和覆盖受到了较为消极的波及和影响。

基层预算单位消费观念比较陈旧。长期以来,基层行政事业单位已经习惯了现金交易的消费理念和现金支付方式,公务卡是电子消费方式的产物和代表,在消费和使用的时候需要缴纳一定的手续费,所以它们出于经济利益的考虑更加青睐现金消费。地方预算范围作为消费者就在潜意识里开始抵触公务卡消费,使得公务卡的推广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

公务卡推行过程中存在违约现象。一些行政事业单位的职工在公务卡消费过程中会自觉或者不自觉地做出违反财务制度和规范的行为。比如违反规定消费、票据开具不合规范和要求等等,导致报销和入账都延误了时机。此外,公务卡消费之后,财务部门首先需要审核支出的合理性和规范性,相关财务负责人审批之后,银行才按照授权的支付凭证进行付款,银行审核通过并付款之后欠款才算还清。如果再上述工作流程中出现延迟或者滞留,那么还款时间就可能被延后,进而产生一定的滞纳金,给行政事业单位带来额外的运行成本。

第五,对公务卡的宣传不到位。行政事业单位在推行公务卡时没有进行良好的宣传和扩散,导致了很多员工对公务卡的运行制度、消费规范了解不清,对其报销程序和流程也知之甚少。部分行政事业单位人员甚至认为公务卡和现金消费是冲突的,还有部分工作人员认为公务卡只能用于公务消费。

提升行政事业单位推行公务卡效果的对策研究

根据上文分析的公务卡制度中存在的问题,笔者提出如下解决策略:

完善公务卡消费环境,提升公务卡消费配套设施建设。地方政府应当加大力度进行公务卡用卡环境建设,推动银行进行信用体系的建设和金融环境的改善,各个地区都要加大力度布放ATM机和POS机,对于公务消费较多的场所(商场、机场、加油站等)要尤其注重POS机的布放,使得公务卡的消费具有高效便捷的外部环境。

银行要加大对公务卡的营销和宣传。银行应该以公务员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为对象进行公务卡的宣传和营销,秉承客户中心理念,切实考察公务员的现实需求,在办卡和提供相关服务的过程中为行政事业单位提供相对便利的条件。此外,银行还要积极地吸取过往发卡的经验和教训,因地制宜地出台办卡条件和办卡优惠。银行和行政事业单位可以联合营销,将信用卡产品和商业银行的其他产品捆绑在一起进行销售,实现资源的优化利用和整合。

加快预算法的修订步伐。行政事业单位应该建立完善的预算报告、报告和听证制度。地方政府应当加大力度监督行政事业单位资金的使用状况,将预算外资金管理放在重要日程上,在部分情况下可以考虑取消预算外收入,提升预算管理的完整性和全面性,使得预算监督在公务卡消费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加强对公务卡使用的监督。公务卡的使用必须得到规范,这样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公务卡改革和推行的过程中,相关的管理措施和监督制度是必须而且是必要的。公务卡改革需要将公务卡支出监控管理作为重要内容。行政事业单位需要安排专职人员对公务卡的消费进行在线监测,如果出现问题第一时间予以解决和纠正,单位还要建立公务卡使用日常报告制度,大额异常的支出需要及时上报领导知晓。财务人员和公务卡监督人员还要对单位的支付数据进行横纵对比分析,找到一些潜藏的、隐形的问题和不寻常的变化,定期地针对公务卡支出和分析情况出具简报,保证公务卡制度能够彻底地落实并执行下去。只有将监督放在和管理同等重要的位置上,公务卡制度才能顺利地运行下去。

完善公务卡相关制度建设。行政事业单位管理部门和财务部门应该针对公务卡的制度体系进行深入调研和分析,通过持续不断地完善和提升来提高公务卡的实用性和针对性。笔者认为行政事业单位可以出台《预算单位公务卡管理暂行办法》和《预算单位公务卡改革试点实施方案》等相关规章制度,对公务卡消费范围进行目录展示,让公务员明确报销的范围,调动预算范围积极地拓展公务卡使用范围的积极性。当公务卡的使用范围、实施方式和主要内容都以制度的形式规范下来之后,公务卡的使用自然就加减走上了循规蹈矩之路,公务卡的推行也有了更加良好的基础环境。

总而言之,行政事业单位可以从外部环境建设、预算制度完善、公务卡制度的推行以及公务卡监督制度的完善等角度去为公务卡的使用创造良好内外部环境,为公务卡的广泛推行奠定良好的基础。

(作者单位:广州市越秀区教育局财务结算中心)

猜你喜欢
预算外公务行政
乌程汉简 公务简选
中国书法(2023年1期)2023-07-17 09:25:07
行政学人
行政论坛(2022年5期)2022-10-25 04:47:00
行政调解的实践与探索
人民调解(2019年5期)2019-03-17 06:55:34
八项规定精神
———公务接待
妨害公务罪谨防滥用
新传奇(2016年20期)2016-12-01 04:27:10
妨害公务案件的侦查要领和证据收集要求
行政为先 GMC SAVANA
车迷(2015年12期)2015-08-23 01:30:48
关于预算外资金核算和管理改革的思考
加快行政审批体制改革
全球化(2015年2期)2015-02-28 12:38:53
论乡镇预算外资金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