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宫俊娥,山西晋中榆次三中
走进课堂,让学生热爱学习
文/宫俊娥,山西晋中榆次三中
面对新一轮课程改革后的高中人教版教材,我们怎样能让学生喜欢数学,不怕数学,亲近数学,进而愿意研究数学呢?根据现行新课标教材和学生特点,以及课堂教学第一手经验,我决定从改变授课方式入手,让学生觉得学习数学是一件有意义的事,从而真正热爱数学。
让学生热爱数学课堂,关键的一点应该是整堂课采用集中精力突破重点,剩余时间自由发挥的课堂安排,从而调动学生的听课效率。比如说在课堂导入阶段,并不是单一的回顾全部旧的知识点再引入新的知识点,那样不免乏味,从一开始就打击了学生的热情。所以在回顾旧的知识点时,必须简要而且直抓重点,并且最为关键的一点是要给学生讲明所将知识的重要性。从心理学上让学生加以重视,比如可以把知识点与考试点相联系,虽说学生学习的目的不仅仅是面对考试,但我想说不以提高学生成绩为主要目的的讲解是对学生和家长的一种不负责表现,学生是要从考试中检测与更清楚的认识自我的,老师是要从考试中来更好的了解学生水平和状况的,家长更是要从考试中评价与看待孩子的,所以以考试为一部分目的的授课时至关重要的,也更加符合学生求知的心理。
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创设问题情境正是为了满足学生这一需求。创设问题情境,就是在教材内容和学生求知心理之间创造一种“不协调”,把学生引入一种与问题有关的情境的过程。老师引导学生进入情境,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经验探求新知,发挥学生主体参与意识。根据教学内容,创设新奇的,具有挑战色彩的疑、质疑、解疑,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真正的教学是一门学科,凡是学科他的精华就在于逻辑体系。而且数学还是一门纯逻辑学科,他的本质就是假设一些结论正确,再用逻辑推理方法推出其它定理命题。
通过有效的课堂授课方式,提高数学学习兴趣,热情,进而帮助学生树立学习数学,最终让学生更加热爱数学课堂,热爱数学学习。以下一些课堂授课实例就是比较成功的提高了学生获取知识有热情听课的一些案例。
案例一:在讲授“数列”章节时,着重强调求数列的通项公式,要注意多观察,多试验,大胆猜想,小心论证。在已知多项和及通项问题时,要特别注意n=1的情况。尤其在讲解求数列的通项公式时,给学生讲解了六种类型来让学生对数列的通项公式求解了解最多。比如已知数列前n项,求其通项公式,常用观察分析法,逐差法,待定系数法,特殊数列法,转化法,归纳递推法等等;已知递推式求通项时,让学生明白此类问题要求并不高,主要掌握先猜后证,化归法,累加法等等。通过对数列一章节的学习,让学生掌握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与其它知识点的综合应用,用数列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转化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的递推数列通项公式。
案例二:讲解概率与统计章节时,让学生掌握简单随机抽样,系统抽样,分层抽样等常用的抽样方法,体会三种抽样方法的区别与联系及具体的操作步骤。另外讲解必须有突出性,着重让学生掌握随机抽样,用样本估计总体,统计案例以及变量的相关性问题。另外基于课堂教学实践,在讲解用样本估计总体知识时,分两方面展开讲解也更容易让学生接受。(一)当总体中的个体取不同数值很少(并不是总体中的个体数很少)时,其频率分布表由所取样本的不同数值极其相应的频率来表示,其几何表示就是相应的条形图。(二)当总体中的个体取不同值较多,甚至无限时,对其频率分布的研究要用到初中学过的整理样本数据的知识。
案例三:对于计数原理中分类加法计数原理与分步乘法计数原理,排列组合的讲解。以及对于二项式的相关问题的解读。来源于课堂实践的证明与对学生问卷调查的了解,学生对于该部分知识的掌握一方面来源于做题后的归纳总结,但将近过半的学生渴望老师提供和讲解一些解题技巧与思路。经过我的再三总结,归纳了一些应掌握的关键点极其方法技巧。分类加法计数原理强调完成一件事有若干种方法,每一种方法都可以独立完成这件事,各种方法互不干涉;而分类乘法计数原理强调完成一件事分成几个步骤,各步之间彼此依赖,只有完成所有的步骤才能完成这件事,缺少其中任何一步都不能完成这件事且各步中的方法是相互立的。所以在应用的过程中要注意先分类后分布,做到不重复不遗漏和各步的联系性。在排列组合时,注意排列与组合元素的有序性和无序性。解决此类方法是排组分清,加乘明确,有序排列,无序组合,分类相加,分布相成。同样的,对于二项式问题,要注意所有项系数和,用特殊值取代法,构造法等等。
课堂讲解知识中关键的把握,方面让学生更有侧重,更有收获。另一方面是通过听课过程,可以让学生培养定性思维,规范思考模式的逻辑性强化训练,久而久之达到特有的思考和思维惯路,模式。让数学这门纯逻辑的学科更易被接受和热爱。
对于新课程讲解中,学生存在的问题让我意识到,单调重复的练习,只会更容易引起学生的疲劳,加重学生的消极态度,从而兴趣减退,降低学习效果。课堂练习作为学生学习最为关键和重要的环节,是学生认知因素与非智力因素共同参与活动的过程,充分调动学生各种非认知结构,从而课堂教学更加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