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亭/文
城市化分明是一场改革
■刘 亭/文
非洲出游一个月回来,和国内有点“脱节”。拖欠的城市化评论到今天才动笔,需要“回神”是一个原因,另外就是读到了熟人的文论,又甚是赞赏。
中国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主任徐林,是发展规划战线的“中坚力量”了,国家第一个城镇化工作会议的文件和第一个相应发展规划的具体起草工作,就是在他的主持下完成的。他新近的观点,当然值得格外的重视。
更重要的,是我高度认同他对中国城市化实质、要害、症结和出路的阐述。文章的标题或许是小编加上去的,但通篇看下来,显然不是为了增加关注度的“标题党”做法,而的的确确是统领全篇的核心观点。
徐先生首先从对城市化概念的“正本清源”说起。他在引用一段维基百科的定义以后,拎出了似乎无关紧要的后半句加以发挥:“按我的理解,所谓‘整个社会不断适应这一变化的过程’,主要是制度上不断改革完善,适应人口流动的过程”。这就对了!前半句的人口迁徙和进城打工的景象,事实上早已在中国大地上随着工业化的进程“自然而然地”发生了,偏偏是因为中国计划经济城乡分割体制的“固守”,才使得习总书记所言:“城镇化是个自然历史的过程”发生了人为的扭曲。就中国而言,无需笼统地说城市化如何与工业化脱节,而是要认清传统的城乡分割体制,在事实上阻碍了城市化对于工业化的跟进和配套。“解铃还得系铃人”,这样一个因果关系,长期以来未被人们真正看透。结果全力以赴去推进的城市化,倒是把力量都集中在了城市本身的规划、建设和管理上,围绕着“人的城镇化”的实质性改革,却始终没有摆上应有的位置。于是现状也果如徐先生所指出的,“这一体制虽然在过去近四十年的改革过程中有所改进,但尚未根本改变。”
城市化的改革主攻什么?战线不可太长,目标必须聚焦,理论必须彻底。我过去对此常说的是三个方面的改革,一是户籍,二是土地,三是与社会保障相关的公共财政制度改革。徐林先生强调了前两个,其实我的“三个论”和他的说法是一回事。因为他对户籍改革所强调的,是户籍背后的市民和进城农民、老市民和新居民,在基本公共服务和公共福利的均等化(原话为“公共服务待遇问题”),是由此体现的社会公平正义。而这些,正是我所谓公共财政制度改革的“题中应有之义”和法理遵循。
至于土地制度改革,很多人以为这只是农村自己的事情,根本没有想到农民和农地本是“同根生”、“一体化”的。农民进城转化为市民,对附着在土地上的财产性收益没个具有法律意义的交待是万万行不通的。我多年对此的“陈词滥调”是:“化人(转移转化农民)必先化地(土地用益物权变动),不化地无以化人”。以为人进了城打工,就是城市化了,就可以作为“常住人口”计入城市人口了,那才是天真烂漫的理想主义和自欺欺人的“伪城市化”呢!只要农地利益长长的尾巴始终拖在那里,进城农民就无法割断和农地直接的联系,农民就永远是农民,市民化就根本化不到位;所谓的“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就始终是一个半拉子工程。
徐先生毕竟是全面了解情况、且又比较辩证公允的。因此无论是对户籍制度还是土地制度改革,都充分肯定了几十年来的进展和成绩。但同时,又从更高立意和更深层次上,揭示出不足和需要努力的方向。一来,还是需要充分认识深入推进城市化,对于中国下一步发展的极其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中国的城乡差别巨大、城乡的居民收入悬殊,正是这些明摆着的问题,是中国下一步发展的巨大潜力所在。二来,潜力还不是现实的动力,要把它转变过来,要害就在于深化户籍和土地制度的改革,把人为阻遏的人口流动令其顺畅起来,土地配置效率促其提高起来。三来,改革的基本取向,还是十八届三中全会全深改《决定》的文眼:是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决定性作用”。顺便说一句,对于特大城市的人口管制,我始终持怀疑态度。因为城市规模无论大小,市场对包括人口、劳动力和人才在内的资源配置起“决定性作用”的规律,总是在那儿的。更何况当今特大城市顺势而为的城市群、都市圈形态大发展,正是增进国家竞争力的现实选择,怎么会搞成今天这样一种控不住偏要控、城市病丛生、而公平正义又尽失的被动局面的呢?四来,“城市化是未来我国发展需要完成的经济社会转型,继续完善城市化制度,是未来我国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或如网文标题所示:“城市化是中国未来一段时期最重要的结构性改革”。五来也是最后,城市化是发展和改革的结合,也是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的结合,“我个人认为,城市化顺利推进形成的结构性改革效应,不仅有利于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还有利于加快人的现代化和社会的长期和谐稳定。”
新中国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发展是快的,所取得的成绩也是巨大的。但无可讳言,折腾还真不少,多少错误是一遍又一遍地重犯,耽误了多少大好发展机遇!对于城市化,我以为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和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的精神是完全正确的,城市化分明是一场深刻的体制改革。现在问题的关键还是要拨乱反正、排除阻力,将市场化取向(起“决定性作用”)的改革进行到底!
2017年8月11日成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