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银华
(钦州学院体育教学部 广西钦州 535011)
2017年男篮亚洲杯中国队与四强球队技术统计对比分析①
黄银华
(钦州学院体育教学部 广西钦州 535011)
通过文献资料等方法,对2017年男篮亚洲杯中国与四强球队比赛数据进行对比,发现中国队在个人能力、球队整体攻防配合与前三球队差距明显。进入8强赛后球队整体表现有所提升,投篮稳定性、助攻等提高明显。成绩虽不理想,但过程值得肯定,通过比赛球队锻炼效果显著,中国篮球改革初见成效。
男篮 亚洲杯 四强 技术统计 对比
2017年男篮亚洲杯比赛结束,由于大洋洲的加入,亚洲篮球整体格局发生变化,最终澳大利亚队第一,伊朗、韩国、新西兰和中国队分获第二至第五名。虽成绩不理想,但中国篮球正处于改革之际,阵容不完整,在面对困难时球队表现出的斗志和作风值得肯定。通过中国队与四强球队技术统计数据的对比,分析中国队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发现差距,找准方向,为以后训练和比赛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和指导。
2017年男篮亚洲杯中国队与四强球队比赛技术统计数据。
文献资料法、数量统计法和对比分析法。
由表1可见,在总投篮次数、总进球数、罚球得分三项最差,在总命中率、2分次数、2分得分、罚球次数、罚球命中率等五项,中国队列第四,在2分命中率、3分命中数、3分次数、3分命中率列第三,所有项目没有进前二,说明中国队在整体进攻速度、投篮能力等与四强球队存在差距,与澳、韩两队在投篮稳定性上差距明显。
反应进攻能力的数据主要有进攻篮板球、助攻、失误、被侵犯、场均得分等。
助攻技术是建立在熟练的控制、支配球能力和变幻莫测的传球技巧以及默契的配合基础上的[1],助攻列第四,且与前三球队差距明显,说明中国队在支配球、传球技巧和整体进攻配合方面与前三球队差距较大;被侵、得分、失误三项排名最后,说明个人进攻能力和球队整体得分能力与四强球队存在明显差距;进攻篮板球列第三,与澳、新两队差距较大。
反应防守能力的数据主要有后场篮板球、犯规、抢断、盖帽、场均失分等。
后场篮板球和犯规两项最差,与澳、伊两队差距明显,说明中国队在防守篮板球和身体动作控制能力不够,个人防守能力有待提高。场均失分、抢断列第四,与前三球队存在差距,说明球队整体防守配合与强队有差距。盖帽中、韩列前二,澳、新两队最差,通过比赛发现,中韩两队内线补防盖帽较多,内线补防能力相对突出,见表1。
中国队本次男篮亚洲杯赛取得5胜2负的成绩,由于小组赛输菲律宾队,无缘小组第一,在8强附加赛险胜叙利亚队获得8强席位,排名淘汰赛对手分别为澳大利亚、约旦和黎巴嫩。
由表2可见,在淘汰赛阶段,中国队在总投篮次数、罚球次数、罚球得分三项最差,说明中国队在球队进攻速度、制造犯规能力和罚球得分能力和前四球队有差距;总投篮命中率、3分命中率两项第一,2分得分、3分得分、罚球命中率三项列第三,2分、3分出手次数列第四,说明中国队随着比赛强度的增加,进攻速度相对较慢,投篮次数少,但由于3分球命中率的改善,进攻效率明显提升。
被侵犯次数最低,说明在个人进攻能力和给对手防守压力不足。助攻列第三,与澳、韩两队差距明显。前场篮板球与澳洲球队相比差距明显,场均得分列第四,与澳、韩差距近20分,说明球队整体得分能力还有待提高。失误与韩国并列第二,仅低于澳大利亚,说明中国队在控制失误方面与四强球队基本相当。
防守篮板球、犯规两项数据最差,说明后场篮板球能力和个人防守能力与四强球队存在差距。抢断与伊朗并列第三,与韩、澳两队差距明显,说明在队员个人防守的攻击性和球队整体防守配合方面与澳、韩差距明显。盖帽和场均失分列第二,说明中国队限制对手得分方面与前四球队无明显差别。
由表3可见,在总命中率、2分投篮次数、3分命中率、罚球命中率,助攻、失误、盖帽多项数据上都有明显提升,但篮板球、罚球次数、被侵犯及总投篮次数方面略有下降,说明随着比赛强度的增加,虽球队整体进攻速度、篮板球保护及得分能力有所下降,但在投篮的稳定性和球队整体进攻的流畅性上提高明显,通过比赛,队员能力得到了锻炼,球队整体的比赛能力得到提升。
表1 中国队与四强球队比赛数据情况表
表2 中国队与四强球队8强淘汰赛比赛数据情况表
表3 中国队8强赛前后比赛数据情况表
(1)中国队在队员个人能力、投篮稳定性及球队整体配合等方面与前三球队差距明显,与新西兰队表现无明显差别。
(2)中国队在排名淘汰赛期间,进攻速度虽降低,但球队整体进攻配合、投篮稳定性明显提升,说明通过比赛,球队整体的比赛能力得到较好的锻炼和提高。
(3)虽成绩不理想,但过程激烈,但通过比赛中国队整体表现进步明显,比赛关键时刻球队的整体表现值得肯定,中国篮球改革初见成效。
训练中强化个人基础技术能力,突出对抗能力训练,保障投篮稳定性;优化球队整体攻防战术配合,提高队员机动战术配合能力,保证球队整体比赛能力的提升;通过联赛,培养更多优秀的后备人才,通过高水平的比赛,锻炼和提升队员和球队整体的比赛能力。加速改革,放眼未来,中国篮球未来值得期待。
[1]朱建国.29届奥运会中美男子篮球比赛技术统计与分析[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09,25(5):53-55.
[2]吴洁.提高我国男子篮球篮板球拼抢能力的策略分析[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1(6):117-119.
10.16655/j.cnki.2095-2813.2017.31.239
G80-32
A
2095-2813(2017)11(a)-0239-02
黄银华(1983—),男,汉族,湖北孝感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体育教学与训练、体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