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莲 袁琳
(上海杉达学院 上海 201209)
大学生课余体育锻炼动机的理论分析①
马莲 袁琳
(上海杉达学院 上海 201209)
目前,大学生久坐不动、体质下降已成为举全国之力解决的问题。本文借助需要层次理论和双因素理论,运用文献综述法、逻辑分析法对大学生课余锻炼的内在动机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大学生的内在低层次健康需要被忽视,高层次需求满足延迟;外在保障因素力度软弱,在政策上未被重视和政策化,外在“诱激物”无力推动大学生锻炼内需。因此提出建议:注重宣传和体育锻炼理论知识学习;帮助改造意识错误,逐渐转化意识为行为,最终达到满足高层次需要;制度上保障学生锻炼,加强外在推动力;最终成功地让大学生锻炼外在动机向内部驱动力转化,实现让学生坚持锻炼,养成终身体育锻炼的良好习惯。
大学生 体育锻炼 动机分析 双因素理论 需要层次理论
如今大学生手机不离身、课余时间宅寝看剧、网购、饭点叫外卖等不良习惯已经严重影响身体健康。根据2015年《国民体质监测报告》和2010年相比,全国19~22岁年龄的男生在速度、爆发力、力量、耐力和柔韧性等身体素质指标全部下降,女生略好,有升有降。此外,高校学生实力不良检出率达86.5%,“眼镜族”数量仍在不断扩大[1]。尽管国家连续出台了《关于强化学校体育促进学生身体健康全民发展的意见》《高等学校体育基本标准》《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等政策,但收效甚微。大学生的体质持续下滑已经为家长和全国人民敲响了警钟。大学生的锻炼动机如何?为什么出现懈怠锻炼情况?如何激发学生的锻炼内在驱动力,让学生自主坚持锻炼,承诺锻炼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因此,本文从大学生的心理动机入手,追究根源。希望能为大学生锻炼相关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锻炼动机是推动一个人进行体育锻炼活动的心理动因或内部动力,是个体内在动态过程,锻炼行为是锻炼动机的结果。心理学中指出学习动机是激发和维持学生学习行为朝向某一目标进行的内在动力,对个体的学习具有推动、引导和调节的功能[2]。
图1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图[3]
需要层次理论是在1943年被发明人本主义的社会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在《人类动机的理论》中提出,并在1954年《人格与动机》中做出了详细阐述。本文引用5个层次的需要,由低到高依次是: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层次需要的满足原则是只有当某一级的需要得到最低限度的满足后才能追求高一级的需要,成为推动继续努力的内在动力[3],见图1。
本文依据马斯洛的五层需要理论分析大学生在校园里的课余锻炼需要。第一,生理需要是最基本的需要,在当今的小康社会,家庭和学校已经完全能满足每个学生的基层生理需要,其中同样包括锻炼所需必要场地和器材。第二,安全需要:要求身体健康、锻炼安全。这一层需要被学生忽视致使满足延迟。笔者认为这一需要最大的障碍在于学生的意识上:一是学生认为自己属于健康人群,殊不知他们几乎都在亚健康状态;二是学生对运动健身的思想和锻炼的相关知识知之甚少;三是学生往往以主观意识来扩大锻炼的危害性,《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的阶段变化与心理因素》一文中,提出大部分学生持有锻炼可以引起损伤,影响体型的想法[4]。第三,社会需要:亲情、友情、爱情,也叫归属感与爱的需要。学生渴望得到家庭、团体、朋友的关怀、爱护和理解。在学生锻炼过程中,需要得到家庭的陪伴和支持,作者在与学生的交流中了解到一些家长会陪伴运动,但这种现象不多,运动陪伴可以很好地拉近亲人之间的心理距离,但往往被父母忽略。在校园,大学生期待和同学建立协作、友好的联系,需要在运动过程中建立信任的友情;针对一些志同道合的同学,同学之间也希望能彼此督促坚持共同运动爱好,建立彼此理解和相互给予温暖友情。第四,尊重需要:自我尊重和被他人尊重。渴望自己拥有较好的运动能力与适应性和面向所有困难的自信心,以及渴望获得独立与自由;自我尊重需求是尊重自己的身体、尊重自己的锻炼能力,自信自己可以更加健康快乐;被他人尊重,同样是在自重的同时被他人注意、认可、尊重,从身体状况、运动能力和坚持行为态度等各方面获得同学们的赏识和夸赞。第五,自我需要:运动价值观、示范带头作用。坚持完成与自己运动能力相称的身体锻炼,充分发掘自己的学习能力,成为自己和同学所期望的运动达人。在这一自律的运动锻炼过程中,学生的自我锻炼意识增强,形成适合自身的运动价值观念;运动能力提升,帮助身边的同学坚持锻炼,责任感增强,逐渐体现出示范带头风范。
表1 学生课余锻炼的双因素激励理论分析
双因素激励理论是20世纪50年代末期美国行为学家弗雷德里克·赫茨伯格分析职工满意度调查后提出的,双因素包括保健因素和激励因素。激励因素包括工作本身、认可、成就和责任,这些与工作内容相关的积极情感和个人成就是基于工作环境中持久的,属于内在因素;保健因素包括公司政策、管理、技术监督、薪水、工作条件和人际关系等,工作环境被叫做激励因素,这涉及消极情感,与工作氛围和环境有关,也属外在因素[5]。外在因素是保障,只能祈祷消除消极情感的作用,内在因素才是激励个人达到自我实现的直接相关因素,但两者是双重连续合作不可缺一的。
本文借鉴双因素理论对大学生课余体育锻炼驱动力做出分析。根据两个因素各自的内外特点和包括要素,结合体育锻炼的属性制作适合激发学生体育锻炼的双因素分析表(见表1),以此来作为实现学生内外在驱动转换。让学生课余锻炼得以实施保健因素主要有:为课余体育锻炼提供物质条件和政策保障,其中学分计划是外部增强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强力助手,督促学生通过参与体育锻炼来获取相应的分数值,也应推出相应的奖励政策。激励因素则以学生在锻炼过程中体会满足内在高层次需求的幸福感来给予学生锻炼动力:先是在初次体验中增加认识,不断地改善身体的内在机能;在不断地坚持下提高运动能力,获得认同感和成就感;最后达到喜欢运动,建立健康的运动观念,成为同学的榜样和带头人。
(1)学生主观意识上的认识错误:认为自己拥有健康,缺失了健身的紧迫感,因此不再为身体塑造而努力,放任自己浪费课余时间玩网游、追剧、逛街等。
(2)对体育健康知识了解太少:只知运动出汗,虽的确能锻炼身体,但对于正确的运动方法、运动改造身体形态等都一无所知,就更难对运动锻炼产生兴趣。加之对运动损伤夸大其词,为自己找借口逃避锻炼。
(3)只有当某一级的需要得到最低限度的满足后才能追求高一级的需要,成为推动继续努力的内在动力。第二、三层需要未得到满足,运动锻炼带给个体的各种内心满足学生都无从获得,因此也就缺失了推动继续努力的内在推动力。
(4)外在“诱激物”力度不够:学校对大学生课余体育锻炼的相关制度欠缺,即使提供了相当不错的场地设施,学生没有不得不动的外在动力督促其走出寝室,走进操场。
(1)增强学生运动意识:重视学生体育理论知识教学,加大健康运动的校园宣传,让学生意识到自身的健康状态,拥有加强锻炼,提高自身素质的锻炼意识。
(2)逐级满足学生的内在需要:学生认识到自身的亚健康状态后,激发学生锻炼内需,满足健身需要后,才能激励更高层次的社会需要与实现自我尊重和自我实现,达到主动自我锻炼。
(3)加强保障因素,制定专属政策:为学生提供健身必备场所和设施;制定学生课余体育锻炼的相关校园条例,以学分制鼓动学生走进操场锻炼,责任分配制度让辅导员和老师共同管理学生的课余体育锻炼,做到合理监督,引导学生健康锻炼。
(4)获得成就体验:完成课余锻炼,学生自我需要逐步得到满足,身体机能改善,运动能力有了提高,掌握了较丰富的运动理论和实践知识,提高了自我计划和适应能力;获得锻炼成绩和同学们的肯定;最终养成了课余体育锻炼的良好行为习惯。
[1]天津卫视晚间新闻.我国大学生体质呈下降趋势!大学生下降最多[EB/OL].(2017-08-20).http://m.scjyxw.com/show.php?classid=90&id=51086.
[2]李伯季,燕国材.教育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
[3](美)马斯洛,许金声.动机与人格[M].3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
[4]司琦.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的阶段变化与心理因素研究[J].体育科学,2005,25(12):81.
[5]弗雷德里克·赫茨伯格.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修订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6.
G807.4
A
2095-2813(2017)10(c)-0084-02
10.16655/j.cnki.2095-2813.2017.30.084
马莲(1985—),女,汉族,四川成都人,硕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学校体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