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星颖
摘 要:案例教学法在教学过程中,能通过案例启发誘导学生理解教材内容,掌握所学知识,达到寓教于理,以情感人的目的,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教学效果。思想品德课内容抽象,学生难以理解和掌握,采用案例来进行教学,可增强教学活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全面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保证师生双方的互动。
关键词:思想品德;案例教学;作用;具体运用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7)03-0098-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7.03.062
《思想品德》是提高中学生思想品德,规范学生行为举止的学科,对学生未来的人生发展极为重要。笔者认为,在教学理念上,要体现“从生活走进知识,由知识走向生活”的新理念,改变过去那种“满堂灌”的现象,促使教师转变角色,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从熟悉的生活中总结出知识,并将知识应用到生活中。笔者经过多年教学实践,感觉案例教学法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好方法。通过案例剖析,收集在教育实践中的典型人物、事件,并为其提供一个公共的平台,将其引入到课堂当中,促使师生通过讨论、对话、交流与沟通,实现提高思想品德课程教学质量的目标。
一、案例教学法的概念
所谓案例教学法,简而言之,即在课堂教学中加入相应的案例,而后对案例进行分析,使学生能够产生直观、感性的认识,最终加深理解,使知识和实践两方面的能力均得到提升。例如,在进行《防范侵害,保护自己》的内容讲授时,教师若单纯地进行理论讲解,必然枯燥无味,学生的学习效率无法得到保证,但是,如果科学地制定相应的案例,就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王某是学校门卫,负责信件收发,但是,其却利用工作便利,私自开拆他人信件,不仅导致联系中断,且故意散播信件中的隐私内容,给数位学生和教师带来了极大影响。在案例设置完毕后,进行提问:王某的行为对公民的何种权利带来了侵犯?是否违反了我国法律的规定?而后,教师根据学生回答的具体情况进行针对性讲解,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案例对教学的促进作用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成功激发学生的兴趣是教学取得理想成效的前提,尤其是对信息量大、生僻专业词语较多的思想品德、社会公德和法律而言,传统说教模式的教学无法确保学生得到真实的感受,也无法抓住问题的核心。反之,案例教学以生动的故事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且更为真实,多媒体技术亦可进行有效地渲染,使学生能够感同身受,去主动地分析、探究问题,质量从根本上得以保证。
(二)提升学生视野
对尚处于未成年人的学生而言,生活往往就是两点一线:学校和家庭,几乎未曾真正接触社会,缺乏应有的阅历,对社会的认识较为浅薄,对思想品德、社会公德和法律的相关内容也无真正的认知。因此,如果采取社会客观存在的案例进行教学,无疑会激发学生的共鸣,学生在探究案例的过程中不仅学习到了有关思想品德、社会公德和法律的相关知识,也是认识社会的过程,真正实现学用结合、知行合一,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和提高也有着极为重要的促进作用。
(三)锻炼学生分析能力
案例学习可以带给学生视听两方面的学习途径,学生自觉地针对问题寻找解决的途径,若想和他人针对案例进行探讨,首先要做的就是认真地学习材料,而后进行自我思考,运用自我的观念和知识进行分析,最终形成自己的判断。因此,这一方式能够使得学生真正得到锻炼,客观地了解到自身存在的不足,不仅完成了知识的学习,还培养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对其未来人生的成长极为有利。
三、教学中案例教学的具体运用
(一)科学的选择案例
既然以案例作为教学的手段和方法,那么,案例的选择至关重要,直接关系到教学的结果。因此,教师应当科学地进行相应选择,不仅存在着问题性,而且有着鲜明的典型性和代表性。需要注意的是,案例的设置不能过于猎奇,因为案例虽然有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作用,但是其根本在于促进学生通过分析案例的方法来进行学习,达到更为理想的学习效果。案例选择合理,即可从根本上保障教学的效果,最终促进学生对内容的理解,提高包括解决问题能力在内的综合素质。
(二)问题的提出
案例教学的核心是促进学生和教师之间对案例进行讨论,因此,为了在取得最理想教学效果的同时节省时间,教师可以预先布置案例,而后在课堂教学中鼓励学生进行讨论。如此,学生对案例有着较长的研究、理解时间,讨论便更为有效。由于每个学生个人经验、价值取向存在着极大地区别,因此,对一个相同的案例,学生可能回分析出不同的结果,有的可能分析较浅,有的分析却较深,能够把握问题的关键。作为教师,要慎重进行评价,以免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采取正确的措施去引导学生进行正确的分析。
(三)鼓励学生自我探究
鼓励学生自我组织学习小组对案例进行相应的探究,从而保证讨论的有效性,如果小组内存在争议问题,教师可以给予适当指导。这一措施可以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锻炼和他人交流的能力。
(四)总结提升
案例教学的最后是进行总结和评价,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互相评价和自我评价,而后教师再进行评价。通过有效的评价,学生可以了解自身学习和分析中存在的不足和缺陷,而后进一步地得到提升。需要注意的是,教师不只是单纯地给出答案,而是要科学地指出其中存在的不足和解决途径,促进学生今后学习和应用知识能力的提升。
总之,《思想品德》教学既有严谨的科学性,又有生动活泼的实践性,思想品德教师必须进一步提高自身素质,必须不断进行教学探讨、研究和改革,不断改革和案例教学模式。通过案例教学来增强教学活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全面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让学生在案例教学中更快更好地发展。
参考文献:
[1] 沈明.思想品德课体验式教学策略探究[J].思想品德课教学, 2008(9) :40-42.
[2] 陈思莲.师生互动模式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的运用[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0, 24(8):128-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