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校本课程,升华“美”的素养

2017-12-25 14:56凌长明
教书育人·教师新概念 2017年12期
关键词:风筝节印花布老房子

凌长明

开发校本课程的目的是为了挖掘文化资源和传统的地方资源,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升华学生的“美”的素养,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一、结合传统资源,感受底蕴

教师结合传统的资源,让学生不仅能够学到知识,增强技能,还要感受其文化底蕴,从而增强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

如,教师搜集了大量的南通地区的关于老房子的图片让学生进行欣赏,并让学生谈一下第一眼看到老房子的感受。学生看到图片的第一感觉就是:“这些房子又破又旧,感觉太老了。”随后,我又给学生播放了关于老房子的视频剪辑,还配上了诗朗诵。在悠扬的乐曲中,听着关于对老房子的诗朗诵,欣赏着老房子的不同角度,不同场景,学生们感受着老房子的韵味。学生们通过对身边传统资源的了解,感受到了老房子的文化底蕴,产生了对老房子的美的认同,在作业的完成中,学生的表现都很出色。

学生通过接触传统的资源,深刻认识了当地的生活与传统文化之间的联系,他们通过地方特色活动,体会了乐趣,激发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陶冶了他们的情操,具有了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二、依托民间资源,传承文化

民间艺术是校本课程的重要资源,在开发校本课程上,我们依托南通地区的民间艺术特色,详细地介绍了学生身边的民间艺术,罗列了大量精美的民间艺术图片和民间艺术创作的视频,让学生发掘身边的艺术,加深学生对地方文化和历史的了解,激发学生学习和传承民间艺术的兴趣。

如,教师首先带领学生观看了2016年国际风筝节的视频并让学生谈一下自己的感想,考虑一下为什么风筝节在南通举行?学生通过观看视频能够说出:“国际风筝节在南通举行觉得非常自豪。风筝节能够在南通举行因为我们南通的风筝制作非常有名。”随后,学生们都非常积极地询问版鹞风筝的制作方法,于是我又带领学生通过视频观看了哨口版鹞风筝的制作过程,让学生考虑哨口版鹞的制作都包含哪些工艺,他们有什么想法?学生通过视频知道:“哨口版鹞风筝的制作集雕、扎、书、画、绣多种工艺为一体,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和收藏价值。作为南通人我们应该把哨口版鹞制作工艺传承下去。”學生们在接下来的风筝制作中,表现得都非常积极、主动。

依托民间艺术资源让学生认识到“美术与社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美术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传承文化艺术的价值”,在校本课程的学习中,学生能够意识到精美的艺术作品离自己并不遥远,它就存在于我们的身边,从而促进学生主动地发掘和传承民间艺术。

三、借力实践资源,发展创新

实践是创新的源泉,众多的艺术作品都是在不断的实践中探索出来的。在校本美术课上,我们也要注重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只有让学生在美术课中动手实践,才能开发学生的脑力思维,挖掘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动手能力,鼓励他们创作出精美的,独具特色的艺术作品。

如,教师提前给学生布置了一项作业,要求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向当地的老人学习并了解蓝印花布的制作工艺和发展历史。学生通过生活实践,基本上了解了蓝印花布的制作方法。一上课,他们就迫不及待地告诉我:“老师,原来制作蓝印花布是非常有趣的。在印制花布之前要刻制型版,再把防染用的豆粉、石灰混合成‘挥药漏印到坯布上,形成花纹。然后把布浸染,晾干后去掉‘灰药的部分就变成了白色的花纹。”随后,我又给学生展示了好多蓝印花布的图片,让学生进行欣赏,并在欣赏中让学生了解南通的蓝印花布印染技艺被国家公布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学生们都非常的自豪。最后,在印花布的作业中,学生通过课堂实践、思考,不断地创新,做出了精彩纷呈的花布作品。

在校本课程开发中,我们本着以学生为主,立足本土文化,强化地方特色原则,让学生在不断的实践中,体会美术的文化底蕴,感受美术的艺术魅力,在不断的学习和实践中升华“美”的素养,积极主动地传承民间艺术,从而挖掘学生的创新精神,让他们的美的素养不断得到提高。

校本课程以其独立、自主、灵活的特征备受学校和家长的认可,开发校本课程,已经成为当今课程发展的一种趋势。校本课程结合传统美术、依托民间美术,让学生不断认识其在生活中的意义,感知丰富的文化底蕴,主动传承和发展学生艺术特长,升华他们“美”的素养,从而不断地探索、创新。

(作者单位:江苏南通市通州区先锋小学)endprint

猜你喜欢
风筝节印花布老房子
黄梅君作品
风筝节
泰国芭堤雅举办首届海滩风筝节
蓝印花布:南通独具特色的非遗传承
2020年国际风筝节
从林栖的《青出于蓝》,看蓝印花布的借衣还魂
风筝节
老房子
老房子
老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