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春丽
【摘要】课题与课文密不可分。课题是浓缩的课文,课文是展开的课题。研读课题,可以管中窥豹,一览课文的精彩。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深“挖”题目,以便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具体说来,主要有以下做法:审视题目,“挖”出文本主题;延伸题目,“挖”出写作思路;研读题目,“挖”出表述重点。
【关键词】题目 主题 思路 重点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7)11A-0056-02
在阅读教学中,我们会发现,很多小学生读课文时面对课题往往是扫一眼或熟视无睹,缺乏关注。遗憾的是,不少教师对题目也不太重视,或草率解读,或解读形而上学。课题,又称为题目、标题、文题等,“题为文眼”,它是一篇文章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文本精华所在。很多课文的题目虽短,却能高度概括文本内容,凝练作者情感所在。笔者认为,引导学生对题目进行解读,不仅有利于推促学生与文本、作者进行对话,而且还能提升他们的拟题能力。下面,笔者結合教学实际,浅谈如何引导学生在题目中“挖”出精彩。
一、审视题目,“挖”出文本主题
研读语文S版教材,我们就会发现不少课文主题都隐藏在题目之中。教师应把这些课文整理归类,引导学生通过读题挖掘文本的主题。具体步骤为:一是引导学生初读题目,让学生大致明白文本内容和相应的主题。具体来说,教师要引导学生初步审视题目,并从中抓住中心点猜想文本主题。二是引导学生走进文本,在与文本建立直接联系的基础上比较分析,引导学生感知文本主题,以便从内心形成一种强烈的感受。三是通过文本、师生对话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达成教育目的。
比如,语文S版第十一册《秋天的怀念》这一课,教师可以先紧扣题目中心点“怀念”引导学生猜想。大多数学生都能从题目中猜出其主题为“怀念”别人。接着,引导学生走进文本,通过诵读发现是写“母爱”的,继而通过思考理解母亲的话“好好活儿”,结合母亲身体状况进行品析,感知母爱的伟大,明白这既是母亲临终的遗嘱,也是作者对生命的一种积极思考。最后,再回到作者角度,在进行对话的基础上让学生产生情感共鸣,以便突出“怀念”主题,达到教育目的。
上述做法是教师有意识地通过三个步骤引导学生审视题目,初步感知“怀念”主题,继而引申品析,实现情感共鸣,体验“怀念”。从表面上看,似乎绕了一圈,但实际上层次却不一样,第一次“怀念”处于懵懂状态,而第二次“怀念”是在与作者对话的基础上进行。笔者认为,教师只有重视题目,善于从中“挖”出文本主题,并以此串联整个课堂,持续推进学生与文本、作者对话,才能推进课堂教学继续深入。
二、延伸题目,“挖”出写作思路
从小学阅读教学来看,大多是先整体感知文本,继而进一步梳理文本脉络,以便引导学生理解故事内容,把握作者的写作思路。小学生好奇心强,如果在课堂教学伊始就能利用题目抓住他们的好奇心,对于顺利开展教学是非常有利的。要想抓住小学生对课文学习的好奇心,最易入手的策略就是从题目开始延伸,即先引导学生研读题目,“挖”出中心词,并以此为中心结合相关问题进行扩展,按照“原因是什么”“经过怎样”“结果如何”这一思路展开,从而促进学生与文本、作者对话,让学生能掌握课文的写作思路,并从中习得相应的写作技巧,最终提高表达能力。
比如,语文S版第九册《武松打虎》这一课,我们可以先引导学生研读题目,明白本文的主要内容。然后,教师逐渐对题目进行延伸,让学生围绕“打”字展开想象:武松为什么要打虎?怎样打虎?结果怎样?通过问题引导学生逐步对文本内容进行了解和展开。最后,教师再引导学生概括本课内容,从而使学生发现本文是按照事件过程来写的,即起因、经过与结果。这种思路是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易于被学生接受。如果看到学生兴趣不减,教师还可以进一步引导——让学生通过随文练笔概括事件过程,以便既巩固课堂所学知识,又能有效提升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
语文S版的很多课文标题都有中心词,都有关键字,重点是教师要能够引导学生发现,并由此展开延伸,引导学生逐步走进文本。换句话说,教师需要能够寻找“关键中的关键”,如上文提到的案例中就是扣住题目中的“打”做文章,继而逐步深入教学。不过教师需要注意的是,从题目中“挖”写作思路,其中题目仅仅是个起因,是个源头,而不能占用太长时间,正如前文所述的一样,适合在导入中运用。
三、研读题目,“挖”出表述重点
题目大多包含了文本重点及写作对象。通过题目,我们甚至还可以对课文进行“预设”。对于大多数阅读者来说,第一眼看到的就是题目,一个好的题目,往往能够激发我们的阅读兴趣。因此,我们不仅要注意引导学生研读题目,分析题目,从中挖出文本主题、写作思路,而且还要挖出其表达重点。比如,语文S版第十册《居里夫人的三克镭》这一课,研读课题,就会发现其中心词为“三克镭”;结合课文阅读,也能发现“三克镭”恰恰是该课的线索。在具体教学中,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先研读题目,然后进行预设思考;接着引导学生对照课文,查找居里夫人的三克镭是怎么来的。这样便一步步过渡到课文表述重点。在学生理解文本内容后,继而引导他们再次回到题目:既然写“三克镭”的故事,为啥要强调“居里夫人”?这样便能再次升华主题,从表述重点上升到文本主题,使学生在与作者深度对话中感知居里夫人的人格魅力。从课堂教学环节来看,从题目研读,继而引申到三克镭的故事,最后再回到人物,引导学生分析研究这种写法,层次分明,重点突出,为课堂精彩生成奠定了基础。
这样围绕题目做文章,从预设到疑惑,再到恍然大悟,不仅将“三克镭”的故事刻画得淋漓尽致,而且还向我们展现了居里夫人大公无私的伟大品格。教师只要善于引导、点拨,就能让学生明白文本表述的重点,而且还能无形中给学生以品德教育。
总而言之,针对教材课文,教师只有重视课题,并以此为基础,进行审视、延伸与研读,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促进学生理解文本主题、掌握阅读技巧,最终提高写作水平和思想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