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晓菲
核心提示:对10万+阅读量,没有一个自媒体人可以做到毫不在意,那不仅是一串数字,更是一个创业的梦想。
10月10日,公众号“中国移动10086”用户突破一亿的截图刷爆朋友圈。这算是继腾讯系之后,第一个突破一亿用户的公众号。
打开“中国移动10086”公众号可以发现,其功能主要定位于服务,头条基本以送流量及相关福利为主,这些福利文基本都达到10万+的阅读量。
获得10万、100万级的阅读量,对一些微信大号而言只是家常便饭,但对于大部分公众号来说,却是遥不可及的梦想,大多数写作者还在为能写出一篇10万+文章而努力。
根据企鹅智库发布的《2017微信用户&生态研究报告》显示,1000多万微信公众号中,76.1%的号粉丝量在1万以下,仅有1.8%的微信公众号能构成百万级别的影响力。
在微信层级越来越固化的今天,马太效应意味着,要生产出10万+的爆文,76.1%甚至更多的公众号希望渺茫。
“90%的公众号,可能一辈子都拿不到一篇10万+。”创业邦总编辑李劳曾如此说道。
但微信公众号的数量却在不断增加,越来越多的人进入到内容创业大军中来,他们的目标是能写出一篇10万+爆文,因为一旦有爆文诞生,对一个公众号来说就不仅仅是增加粉丝的好处,接下来,可能是更多成功的机会。
最直接的变现
自媒体人,没有人不渴望10万+。
与其说是渴望10万+,不如说是渴望更多的粉丝。
“我们的第一篇爆文直接是百万级的,《用Uber接了几回妹子,回来改造了一个公司》,当时的阅读量有170多万,并且还被四五十个其他公众号转载,很多转载公众号的阅读量也都超过10万+。”广州谷粒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董事长陈新焱回忆说,这篇发表于2015年5月28日的文章,为他们的公众号“书单”带来了近4万粉丝。
对于当时只有几千粉丝的“书单”来说,4万铁杆粉丝的意义不言而喻,奠定了其之后的发展根基。
凯文·凯利在《技术元素》一书中提出过一个1000铁杆粉丝理论,大概意思是,1000个铁杆粉丝就能养活一个艺术家。
当然,如今,仅1000个甚至10000个粉丝都很难撑起一个公众号的发展。
有调查显示,当前微信头条内容的阅读率已降至5%左右,倒推计算,10万+的阅读量至少需要有200万粉丝。
很多人好奇,这10万+阅读量背后的百万粉丝究竟可以带来多少收入呢?
公众号赚钱,最简单原始的方式莫过于开通流量主。即公众帐号运营者,自愿将公众号内指定位置分享给广告主作广告展示,按月获得广告收入。
2014年7月7日,为鼓励原创,微信公众平台发布公告称,允许超过10万粉丝的公众号开通流量主功能。后来门槛一直降低,今年2月22日,微信官方宣布流量主门槛降低至 5000 粉丝,且不再区分原创与非原创。这一举措被自媒体人称之为“躺着挣钱的时刻来了”。
在 2016 年微信公开课Pro版上,官方公布一组数据称,公众号文章日均点击PV超过30亿,流量主收益超10亿。也就是说有10亿的流量收益到达了原创者手中。
靠流量主收益的顶峰在2015年2月之前,有运营者透露,2015年元旦时,他一个百万粉丝的账号日入过万。
不过,随着公众号数量的增加,以及行业竞争的加剧,输出内容供过于求,文章打开率下降,带来的广告转化率也在降低。
新榜对比某些公众号流量主收益情况后表示,目前广告点击单价大概在0.5元左右。
“如今,单纯靠广告(流量主)的收益确实不高。”公众号“孤独图书馆”运营者河小西对记者说。
但对于大号而言,阅读量的提升,带来的是曝光量的上升,那么点击量自然会随之上升,流量主的收入也必然上升,这个毫无疑问。
除了流量主之外,另一种更为直接的流量变现方式便是打赏。
打赏、悬赏成为热点,付费、订阅成为时尚,人人都希望在这里面分一杯羹,从中获取收益。据《2017微信用户&生态研究报告》,近6成微信用户有内容付费的意愿,不过以小额为主。
热门公众号“槽边往事”创作者“和菜头”透露,其每篇文章平均收获打赏金额不到4000元,单篇最高3万元。公众号“Tiny4Voice”的作者郝培强曾透露,其爆文《我前妻的故事(一个初中肄业生的奋斗)》,阅读量17万,打赏高达1.5万元。
公众号“小道消息”的运营者冯大辉也曾透露,在开通赞赏的头半年里来,他共收到大约10万元赞赏。从绝对数字上来看,这是一笔不小的收入。
不过,与营销号不同的是,靠打赏获取收入的账号,其提供的多是优质的原创内容,并且已在业内形成了品牌效应,有固定的铁杆粉丝,并非营销号的标题党文章所能比拟的。
平台的价值
对于绝大多数自媒体人而言,流量主收益越来越低且不稳定,打赏、订阅只是小打小闹,更多的大号开始靠粉丝经济探索更多的变现渠道。
接软广是许多大号通用的简单粗暴的变现方式。
热门公众号“六神磊磊读金庸”创作者王晓磊曾透露,当公众号被封后,自己一个月在分答上的收入不过万元,而其公众号的广告价可达几万一次,百万年收。
据称坐拥千万粉丝的公众号“咪蒙”,目前软文广告具体报价为:头条68萬元,栏目冠名(周末故事)30万元,底部banner25万元;二条软文38万元,底部banner15万元。
有人曾统计了“咪蒙”半年内125条软文广告后发现,其可能带来的收入高达5000多万元。
能够带来巨大的流量是广告比较看重的一个方面。咪蒙自己也曾提到几次推广效果,比如推文《到底赚多少钱才算是成功》为珍品网做推广当晚,由于人流量太大,广告商服务器和领红包的界面都面临崩溃。
“公众号软文型广告一般分为两种,一种是品牌型的,例如宝马,这类广告不求转化率,更看重的是曝光率。另一种需要品效合一的广告,就比较看重广告带来的销售拉动。”陈新焱对记者说。
正是定位于中国中高等收入群体,加上持续不断的优质原创内容,使得“书单”引起了广告商的注意。陈新焱介绍说,“书单”曾为一款品牌的竹节杯做过软文推广,48小时阅读量突破10万+,同时带动产品销售额高达200多万元;一款电动牙刷也因为10万+的曝光量,带来150多万元的销售额。
因为巨大的流量导入,微信大号颇受广告商的青睐,其中阅读量是最直观的反映,也关系到广告的投放价格。记者从广告商方面了解到,对于微信公众号文章的阅读量,一般有一个梯级定价,阅读量越高,其投放的广告费用也越高、投放意愿也越强。
在陈新焱提供给记者的报价单中,可以看到拥有150多万粉丝的“书单”,目前头条广告收费13万元,二条收费5万元。
不过,业界人士告诉记者,即便是“咪蒙”这种头条单价已经卖到68万元的公众号,仍被认为是离天花板最近的一种商业模式,对很多知名度不及“咪蒙”的大号而言,广告仅够勉强维持运营,利润空间并不大。
陈新焱坦言,目前,“书单”月营收200多万元,但广告收入占比较少,80%的营收来自电商。
在“书单”公众号中,记者看到,其电商涵盖图书文具、珠宝首饰、美好家居、时尚通勤等等。
在集聚了大量铁杆粉丝后,如何最大限度地开发利用平台价值,是许多大号面临的问题。
“其实,我们公众号的很多价值还没有开发出来。”陈新焱称,最近,公众号正准备向知识付费方向转型,慢慢减少对电商的依赖,如今已经上线了一款“书单课堂”,收费99元,截至11月8日已销售4000多份。
与“书单”模式类似的公众号不在少数,他们都希望利用平台或个人的品牌影响力,推出音视频的内容付费栏目。10月11日,公众号“新世相”表示,在创办两周年之际,推出知识付费平台“新世相读书会”,会员定价一年365元。据悉,上线一个小时后便售出了4000多份。
如何收割内容红利,将10万+阅读量变成实打实的现金,每个微信大号都在做不同维度的尝试。
例如,“咪蒙”团队就已开设“才华有限青年”“我又宅了一天”“好疼的咪蒙”等其他账号。实际上,目前已有越来越多的微信大号走“内容矩阵”这条路线。从营销角度来看,这是一种扩大生产、提高粉丝转化率的适时之举。
服务大于变现
相较于自媒体号更看重阅读转化率而言,一些媒体号、资讯号对于阅读量和粉丝量的理解,更多的还是舆论引导和传播信息。
查看新榜公布的今年10月份各大公众号排行榜可以发现,前三甲为人民日报、央视新闻和新华社,并且这3家牢牢占据前三位,粉丝量也呈井喷式增长,基本上每条新闻都能突破10万+。
多年以来,在时政新闻传播领域,党报和市场化媒体都在不断进行探索。“侠客岛”便是人民日报海外版在新媒体试水的典型。
“侠客岛”的最大优点,就是能用生动、幽默的互联网话语,把通常看起来很枯燥的时政新闻说清楚、说透彻,寓教于乐,给读者以全新而深刻的感受。虽然语言风格与传统的党报语言相去甚远,但“侠客岛”还是秉承了媒体舆论引导的属性。
“一些时政话题非常重大,不仅影响国家,而且对普通人的生活、投资、升学、工作等都产生影响。如果解读不及时、不到位,我们认为,作为党报工作者,任务是没有完成的。”侠客岛的编辑曾撰文称,在媒体融合时代,“侠客岛”始终坚持原创而不做“剪刀手”“复制粘贴党”,在微信舆论场独树一帜。
与“侠客岛”类似的媒体号,10万+更重要的意义是传播解读讯息。
“河南省教育厅微信号最高的一篇文章便是与高考相关的。”河南省教育网的小编坦言,阅读量不是考核重点,提供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信息服务产品才是他们的初衷。
用户高度聚集的地方,会吸引大量服务用户的企业进驻,这就是微信平臺的价值。与政务类公众号重在提供服务的目标相一致的,还有一大批企业号,它们存在的意义是承载品牌和文化宣传的作用。
在新媒体时代,公众号的建设和运营越来越得到企业界的重视,很多企业甚至把它作为企业未来重要的宣传平台来打造,从而减少传统公关宣传渠道的投入和预算。
据新榜出品的《2017Q2央企微信矩阵影响力研究报告》分析,知识+奖品的优惠方式,可以使粉丝深入了解企业文化,将知识问答和粉丝福利联合在一起,有利于提高粉丝活跃度,增强粉丝黏性。
一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微信公众号作为企业在互联网上的门牌号,起到的不仅仅是标识的作用,更重要的是把企业与用户连接起来,成为蓄积企业用户的活水池和企业产品营销的服务接口,为线下的增值服务培养用户的黏度和忠诚度。
10万+黑色产业链
面对数量众多的微信公众号,广告主往往将阅读量、粉丝数、点赞数等作为微信公众号影响力的评判标准,再加上互联网时代,热点频发,公众很难对某事形成持续的关注,对公众号运营者而言,流量就是入口,就是财富。当读者越来越难在公众号内容上找到持续的刺激点,刷量的“商业模式”似乎是公众号维持收入来源的手段。因为只有好看的数字,广告主才舍得砸钱。
“很多微信大号确实年收入能够达到千万,但是其成本占到60%-70%。”艾媒咨询CEO张毅说。9月30日,艾媒咨询发布的《2017年中国微信公众号刷量专题研究报告》显示,调查中发现86.2%微信公众号运营者曾有过刷量行为,与2016年相比上升5.6%。
“刷量已是公开的秘密,不少黑色产业链商家只要收到钱,短短几分钟内就可以满足阅读量需求。”一位新媒体从业人员对记者说,业内刷量现象是常态,这也催生了许多所谓巨额估值的“虚胖企业”。
腾讯也注意到了刷量可能对微信生态带来的危害。去年9月下旬,微信平台通过技术升级,屏蔽了公众号刷量工具,瞬间戳破众多10万+大号的泡沫。
一年过去了,严厉监管除了带来刷量价格提升之外,刷量的市场似乎并没有变小。记者在QQ里搜索“微信关注量”,仍然可以看到大量此类业务相关的QQ群,除了阅读量,公众号的粉丝、点赞、留言、收藏及转发等也都可以买到。
有数据显示,过去3年里,微信公众号刷量市场规模始终保持着高速增长态势,2016年整体刷量市场规模达378亿元,预计2017年该规模将超过415亿元。
要迅速吸引、占有公众注意力,才能提高产品或企业的曝光度促进商业变现。除了刷量,还有很大一部分公众号游走在色情的边界,以低俗来提高点击量,进而靠流量主变现。
11月2日,绝味鸭脖一则充满了低俗性暗示的微信广告文案就迅速收割了10万+,但同时也遭到许多人的抵制,企业形象也因这种肮脏营销被污化,得不偿失。为了经济利益,内容生产者罔顾内容传递价值,用非正常手段获取的10万+,注定是短命的。
“投资者看重的并非仅仅是10万+这样一个数字,更看重的是这个平台的内容品质和发展价值。”陈新焱说,“书单”目前刚刚获得Pre-A轮融资,这是因为其长期深耕优质内容的结果,而不是那串数字。(支点杂志2017年12月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