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商巨头杀回线下的“阳谋”

2017-12-25 15:44本刊评论员
支点 2017年12期
关键词:巨头阿里零售

本刊评论员

人们常说,是电商把实体商业逼得无路可退,马云和王健林的亿元对赌言犹在耳。谁曾想,一夜之间,电商和实体商业非但没有拼个你死我活,反而愉快地“在一起”了。

对于纯电商平台而言,“颠覆线下”的豪言已经不再,在将线上流量做到极致之后,重新考量、布局进而抢占线下市场似乎成了必然。

特别是在去年“新零售”概念提出之后,电商巨头布局线下的兴致日益高涨,并在11月20日早晨达到新高潮:当日,港股上市公司、中国市场排名第一的超市高鑫零售发布公告称,阿里巴巴以224亿港币(约28.8亿美元),收购高鑫零售36.16%的股份,成为其第二大股东。

这不是阿里第一次征战实体商业:从2014年投资银泰以来,阿里充实新零售线下战队的脚步就没停过,苏宁云商、三江购物、百联集团、新华都、盒马鲜生……一桩桩的收购、投资完成后,阿里已经成了中国最大的线下零售商。

不独阿里,其竞争对手京东也以自有物流和供应链为核心,入股永辉超市,与沃尔玛战略合作,拓展加盟便利店,试水无人超市等。

电商巨头为何纷纷杀回线下?

道理显而易见。个性化、多样化、品质化——这些消费升级带来的新需求,使得购物成了一种体验式的生活方式,而不仅仅是目的。

更重要的是,线上消费的边界已经出现,流量红利一旦枯竭,增量就难再快速拉升,获取新的增量用户成为当务之急。尼尔森市场研究报告称,2016年中国市场快消品线下销售额仍占比高达74%。无怪乎,新零售旋风今年刮得格外猛。

阿里巴巴首席执行官张勇曾如是形容:在新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时代,如果阿里巴巴是一支“空军”,那么他们需要找到“陆军”以完成一体化。

高鑫零售就是这样的“陆军”:有着深厚的线下供应链基础、核心地段物业资源储备和完整的线下体系。但这些实体商业存在着共同的劣势:效率低下、供应链冗长、租金成本高、跨区域难以整合。

零售巨头难以“啃”动的市场,电商如何改造?显然,阿里们的玩法并不是要成为典型的零售商,而是以其拥有的技术、资本和布局能力,深度调整和创新传统零售业的供货、物流、销售、服务,通过渠道融合、渠道下沉以及区域整合的方式,完成线上与线下全渠道融合。

醉翁之意在数据。门店的数字化,不仅可以重构生产、销售和服务链条,更重要的是可以在用户画像、兴趣爱好、搜索数据、LBS定向上积累数据源,实现千人千面的精准营销,反哺品牌商、零售商和供应链,从而保证优质的转化效果。

虽有平台基因的强势助力,但谁也改变不了零售的本质,最终评价一种零售模式好不好,绕不开两个标准:一个是商家效率,一个是用户体验。

对电商巨頭而言,交易效率和生产效率可以用技术来提升,但用户体验并不是简单的个性化、场景化和参与化的零售需求。在新的市场,如何重新定义用户,给自己的渠道贴上鲜明的标签,这才是巨头们跑马圈地的主因: 先入为主的品牌和渠道认知,才是对手难以模仿和超越的。

实体商业的春天来了吗?未必。但是,若不及时拥抱变化,迎来的将是寒冷的冬天。(支点杂志2017年12月刊)endprint

猜你喜欢
巨头阿里零售
猪价再降下去 巨头也挺不住了?
门店零售与定制集成,孰重孰轻
云上阿里
零售工作就得这么抓!
辰辰带你游阿里
万利超市的新零售探索之路
新零售 演化已经开始
又一个百货巨头倒下了!
阿里战略
阿里是个好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