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宇
职业能力培养视域下高职英语教学模式解读
孙宇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人才对于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与此同时,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加剧了市场和人才之间的竞争,这就更需要高校为社会培养出更多专业的高素质人才。作为全球通用的语言——英语,高职院校在培养人才上也必须注重培养学生的英语能力。本文主要分析了职业能力培养视域下高职院校该如何进行英语教学,希望能给大家一定的参考意义。
高职院校在培养人才方面有很大优势,其不仅重视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同时也注重提高学生的理论知识水平,这样培养出来的兼具理论知识与专业技能的人才更符合社会发展需求。伴随着我国社会发展的进步,我国与其他国家地区之间的交流也越来越密切,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也需要当今时代的人才具备一定的英语能力,可以说,学生的英语水平高低直接关系到其今后的工作选择。因此,高职院校在职业能力培养视域下盖如何培养学生的英语能力,进行英语教学成为了当前广大教育工作者必须要考虑的问题。
新一轮课程改革的要求。我国的课程改革随着社会发展的进步也在不断调整,力求教学和人才培养更科学,更合理,更符合时代发展的需求。过去传统的教育理念是注重理论知识的教学,很少关注学生对于知识的实际运用能力,导致不少学生出现了只会纸上谈兵,动手能力却比较差的情况。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中对这一情况进行了突出和改革,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必须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深入分析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以及对人才的需求来调整教学内容。在教学中要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老师的思维引导,根据教学内容采用多种教学方式,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以及实践能力。可以说,在职业能力视域下高职院校进行英语教学改革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要求,它要求我们在英语教学上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实践能力。
有利于学生的就业选择。如前文所述,经济全球化的深入推进使得我国和其他国家地区之间的交流越来越密切,这就需要更多懂得英语并能够将其运用到实际工作当中的专业人才。高职院校学生具备一定的理论基础知识以及职业技能,若是学生的英语水平较高则其在就业上将会更有优势。然而,从我国目前高职院校的教学实际情况来看,学生的英语水平普遍偏低。因此,我们需要站在职业能力培养的视域下积极调整和改善英语教学模式,让学生认识到学习英语的重要性,在教学中加入职场英语教学内容,根据教学内容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手段,以提高学生的英语实际运用水平。
缺乏先进科学的英语教学理念。英语属于语言课程的一种,英语教学的主要目标是要提高学生的英语交流水平,而高职院校进行英语教学还能够凸显出学生在就业上的优势。然而,目前国内许多高职院校在英语教学上教学理念都比较落后,更多的还是使用传统的考试途径进行教学,忽视了英语的实际应用价值。在这种教学理念的影响下,导致老师在教学时不重视培养学生的英语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没有看到英语交流能力对于学生职业发展的重要性,同时也让学生在英语学习上形成了以死记硬背、通过考试为主要目标的学习习惯。
英语教学内容与社会发展实际不相符。当前许多高职院校在英语教学上都比较注重培养学生的英语基础理论知识,并使用传统的统一的教材来进行教学,对于各专业的学生将来在工作中可能会涉及到的职业英语并没有多加涉及。这样的高职院校英语教学不具备任何的职业属性,学生所学到的英语知识也只局限于基础的词汇、简单句式等,但若要和自己所学的具体专业相联系则几乎是很难实现的。长此以往,学生没有看到英语和所学专业的关联,学习英语的动力会逐渐丧失。
英语教师的综合素质水平偏低。不少高职院校的英语专业教师其英语素养并不低,然而许多老师却没有深入调查学生的具体专业,在教学中也就很难加入学生的专业知识。绝大部分的老师在英语教学上都并未将学生的职业联系起来,更不会专门做一个明确的教学规划与目标,在考核学生的英语水平上也多是采用传统的笔试考核,考核内容局限于课本上的理论知识,致使学生的职业英语以及英语的实际应用能力都很难获得提高。
转变教学理念,注重培养学生的英语实际应用水平。作为一名高职院校的英语教师必须积极转变教学理念,站在职业能力培养视域下对教学进行改革,在教学内容上要更侧重学生的专业性英语知识,而不是单纯的英语基础知识的学习。高职院校英语专业教师应该形成这样的教学理念:英语教学要以满足学生职业发展需求作为导向,努力提升学生的职业竞争水平,针对学生的具体专业进行英语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英语实际应用能力,以培养出能够在职场中灵活运用英语能力的综合素质人才。
明确英语教学目标,教学内容要符合社会发展需求。我们要在高职院校中有效进行英语教学就必须明确教学目标,教师在明确教学目标之前要认识到高职院校进行英语教学是要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让学生在将来的就业中更有优势。所以,高职院校的英语教学目标应该是注重培养学生的英语实际应用能力,引导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和运用有效而科学的学习方法进行英语学习,同时根据学生的具体专业加强职业性的英语应用学习。
在教学中渗透职业性英语教学。高职院校是要培养出同时具备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的人才,所以我们在英语教学中也必须要重视锻炼学生的英语实际运用能力,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要积极渗透职业性英语教学。目前国内许多高职院校不重视学生的专业进行针对性的英语教学的情况,导致学生所学知识很难在其今后的工作和学习当中有实际作用,同时学生的英语学习积极性也被大大降低。由此可见,在高职院校的英语教学中渗透职业性英语知识,将学生所学专业,社会生活与英语教学进行紧密联系,不但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还能让学生认识到英语学习的重要性,积极主动地进行英语学习,提高英语教学效果。
建立健全英语考核体系。采用闭卷的笔试考试方式来考核学生对于英语教材内容的理论基础知识是当前许多老师考核学生英语学习情况的主要方式,导致高分低能的情况常常发生。为此,高职院校应该努力改善英语考核体系,从多方面对学生的英语学习情况进行考察。首先,考评形式可以采取笔试与口试相结合,闭卷和开卷互相结合的形式来进行。其次,考核内容上可以采取理论知识和职业英语应用能力相结合的方式。如以笔试为主的考核内容应该是针对教材内容的理论知识,而职业性英语应用能力的考核则可以选择就业面试、企业业务洽谈等口语形式来进行,这不仅能够锻炼学生的英语实际应用水平,还将其和学生的专业进行很好的联系,有利于学生英语综合素质水平的提高。
提高英语教师的综合素养。学生的英语学习水平如何和老师的教学方法以及引导有很大关系,因此我们要提高学生的英语职业水平和实际应用能力首先就要提高老师的英语素养。为此,高职院校应该多组织英语教师进行相关专业知识的培训学习,包括一些特定的专业知识,组织英语教师对学生所学专业进行考察和了解,并在教学中将其和英语教学进行紧密联系。鼓励教师和其他专业教师、其他院校的优秀英语教师进行沟通交流,通过专业培训、专业调查以及交流学习等多种手段来提高老师的英语教学能力。此外,学校还应该加大资金投入,让更多的英语教师有机会获得专业学习与深造,积极与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并提供相关岗位给英语教师以培养老师的专业英语能力,这样更有利于老师寻找到英语教学和职业英语的契合点,从而将其运用到英语教学当中,培养学生的职业英语水平。
综上所述,高职院校在英语教学中应该结合社会时代发展的需求,针对学生的专业进行英语教学,将学生的专业知识渗透到英语教学当中,以培养学生的职业英语水平和英语的实际应用能力,向社会输出更多具有过硬的综合素质能力的人才。
(作者单位:辽宁金融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