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刊编辑部
卷首语
弯道超车的梦
文/本刊编辑部
一说起“机器人”,对于我这个“外行人”来说,想到的首先是机器人冰冷机械零件堆砌出的外表,生硬的语言,受程序控制为人类服务的特质。脑海里便立刻会浮现出美国大片《终结者》中的画面,在我心里,那一瞬间,饱含了小时候第一次看机器人大片的怀念与期待,觉得挺有意思的。我倒不是施瓦辛格的崇拜者,非得认为好莱坞伟大得不行。
我现在对好莱坞影片感兴趣,不光是因为大牌明星、大牌导演、场面宏大、投资很大,而是他们拍一部片子细腻的拍摄技巧、拍摄技术和对一部影片的执着精神,更能从他们身上看到梦想的光环。
去年,在世界机器人大会上,最早师从“中国机器人之父”蒋新松的曲道奎认为,虽然在传统机器人方面,国外相较于中国有着巨大优势,但在新型智能机器人的发展上,国内外的起点一样,国外企业的优势在新一轮竞争中并不明显。中国有着一流的市场,有着丰富的技术与人才,再加上庞大的资金体系,因此在未来的5到10年中,中国在机器人领域里一定会有所作为,实现率先性突破。
7月初,我曾去江苏宜兴的一家智能汽车装备公司考察学习。在车间,我见到了200多台各型号工业机器人,一下子就颠覆了我对于机器人的理解——这些个机器人将服务于汽车制造领域,同时也可以服务于一般的工业自动化领域。
宜兴这家公司是集“运营、研发、培训”为一体,刚满两年的新兴服务型企业,梦想就是建立最具影响力的国产智能汽车装备公司,打造全国第一大机器人应用服务及线体租赁与机器人应用人才教育培训机构。为了适应工业 4.0升级及中国制造 2025发展战略,领导团队怀着赤诚的民族梦想,从五湖四海汇聚到江苏宜兴。董事长向我介绍说:“中国是全球汽车生产大国,但生产线上的大部分核心装备都依赖进口,我们需在国家倡导实现中国制造2025战略目标的契机中,推动自主装备的发展,推进新工艺及新设备的研发、应用的能力。随着近几年汽车工业的变革,汽车工艺及汽车生产设备将会有突飞猛进的变化,我们前30年的汽车工业都是按照欧、美、日研发的工艺来组织生产的,未来随着新材料、新工艺的运用,我相信汽车的生产方式的更新对我们中国人将是一个巨大的契机。由我们中国人组织,由我们中国人来开发新工艺、新设备不会是遥不可及的梦想,我们定会看到弯道超车的机会。”
笔者认为,相比较而言,国内的部分民营企业,人们则似乎更多地从其身上解读到的是对财富与成功的追逐,而对他们的产业梦似乎还缺少解读。
或许在不远的将来,电影《超能陆战队》里那个体型胖嘟嘟的大白就将走进我们的生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