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赵峰 张荣孝,山东泗水县图书馆
县级公共图书馆的服务现状与发展对策
文/赵峰 张荣孝,山东泗水县图书馆
本文阐述了县级公共图书馆发展的现状,并就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的对策,旨在为县级公共图书馆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建设性意见。
县级公共图书馆 ;服务现状 ;对策
图书馆服务工作就是运用馆藏资源为读者提供服务。服务是图书馆工作永恒的主题。离开了服务,图书馆也就失去了生存和发展的价值。那么,县级公共图书馆应如何在营造学习型社会、构建和谐社会中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馆藏文献资源匮乏,尤其是新书资源几乎枯竭。许多县级图书馆多年没有或少有购书经费,有的图书馆已多年购书经费“零投入”,有的县级图书馆除保证职工工资外,购书费,办公费一概全无,常年处于艰难维持的状况。图书藏量少,且大多数内容陈旧过时,图书入藏结构不合理,很难满足读者的需求,且读者群单一,以老年读者为主,馆藏质量差,没有必要的文献资源补充,导致大量县级图书馆逐渐“壳化”。县级图书馆人均藏身量仅有0.1册,不仅低于国际图联人均2册的标准,也低于全国人均0.3册的水平。
在倡导“学习型社会”的背景下,县级图书馆门可罗雀,工作还处在传统的手工管理阶段。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公众获取知识信息的渠道增多,在信息时代,传统图书馆这种限时限地的信息获取方式已经落伍了,县级图书馆的读者数量呈逐年递减趋势,图书馆乃至传统的读书方式已经挤到了一个较为尴尬的地步,图书馆已经被边缘化。
县级图书馆“等、靠、要”的依赖思想严重,缺乏主动性和开拓精神,还停留在看门守摊,重藏轻用,落伍的封闭管理,被动与单一的旧的办馆模式上。县级图书馆人才匮乏,本科生数量少,图书情报和计算机专业毕业生数量更少,现在已经到了数字信息化的网络时代,而图书馆员对文献的收集、整理、传递还停留在手工阶段。图书馆的传统服务、阵地服务已经不适应日益飞速发展的信息时代。
创新服务理念是图书馆发展的必然要求。思路决定出路。政府重视投入,更重视产出。也就是说图书馆所创造的经济或社会效益要能看得见、摸得着,才能引起上级领导重视和社会各界的关注。这就需要图书馆决策者及其管理人员思维观念的创新。图书馆是服务行业。为信息需求者提供优质服务是图书馆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体现图书馆价值的主要手段,也是图书馆生存和发展的唯一途径。因此,要克服在图书馆建设和事业发展上的“无所作为”、“等、靠、要”、“得过且过”等落后认识,紧紧围绕构建学习型社会的新要求,积极应对经济全球化、信息网络化的挑战,创新服务理念,坚持以人为本,以用为重。进一步拓展服务领域,提高服务层次,积极研究和探索网络环境下图书馆服务的新特点和新方式,构建新的服务平台,开设新的服务项目,在搞好常规服务、阵地服务的同时,开展特色服务、专题服务、流动服务。充分运用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开展服务,真正承担起网络环境下的现代图书馆知识收集、知识整理、知识创新、知识导航的职能,满腔热情、千方百计、最大限度最大便利地为读者或信息资源“消费者”服务,真正将图书馆的工作重心转移到满足社会需求上来,实现现代图书馆服务水平新的跨越式发展。
服务定位准确、措施到位是图书馆发展壮大的重要保证。方向就是旗帜。只有服务定位准确、措施到位,图书馆发展壮大才有保证。因此,公共图书馆要充分利用馆藏资源做好常规服务,既要根据读者或信息资源“消费者”的需求,丰富馆藏资源,又要努力提高图书馆的开放度,最大限度地向读者开放,增加开放时间,扩大服务范围,更主要的是要改变服务方式,变被动的等读者上门、守摊式服务为有针对性的主动上门服务,努力探索和开拓面向社会的信息服务,为构建学习型社会、和谐社会,建设三个文明作贡献,为图书馆事业提供更宽更好的发展空间。
实现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加速网络建设,实现公共图书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是适应信息时代要求,推动公共图书馆事业跃上新的发展阶段的重要举措,它代表未来图书馆的发展方向。因此,公共图书馆要借全国公共图书馆文献资源共建共这一东风在加快县馆网络建设的同时,争取各级领导的重视和支持,大力加强乡镇和社区图书馆(室)建设,共同构建国家、省、市、县、乡镇(社区)五级公共图书馆网络系。发挥图书馆的网络优势和作用,为实现信息服务的社会化,满足广大农民和城镇居民的文化信息需求创造重要条件。
服务于县域经济建设县域经济的发展,既要靠现代企业的发展,又要靠现代农业的发展,更需要大量掌握现代科学技术、生产技术的新型劳动者。因此,县公共图书馆要充分发挥辐射依托作用,在带动乡镇馆、学校馆、企业馆、社区馆、校园馆、工会馆的同时,以振兴镇村文化、社区文化、企业文化为主,加强引导,积极引导农民群众读好书、用好书。经常不断地开展多种形式的群众性的读书活动,组织开展“读者日”、“家庭藏书评比”、“科普知识竞赛”、“服务成果展览”等活动来丰富农民群众的文化生活。同时,要积极为企业提供及时、全面、便利的信息服务,提高图书馆的知名度,为经济建设服务。要改变公共图书馆由国家包办的做法,鼓励社会各界人士支持图书及情报事业。这样,才能使公共图书馆的发展及时地适应社会需要。
通过县级公共图书馆,要使最基层的公民享受到信息时代的文明成果,县级图书馆应该走纸质资源与数字资源并重的道路,充分发挥图书馆的职能,为社会进步和全民素质的提高作出贡献。
[1]李国新.我国公共图书馆事业进一步发展的突破[J].图书馆,2005,(6).
[2]左淑针.浅谈图书馆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图书馆论坛[J],20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