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郭海防,焦作神华重型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浅议传统制造业的创新
文/郭海防,焦作神华重型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我国传统制造企业,历史相对悠久,曾为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作出了极其重要的贡献,但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很多企业的发展之路举步维艰,科技时代都在为人类社会带来新的改变,全球制造业面临着许多新的压力。利用大数据,建立云平台的管理体系的创新已经成传统制造业走向现代化的重要标志。
传统制造业;创新;云平台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制造业的定义。制造业就是通过利用资源、能源、人力、技术生产工业制成品或生活消费品的产业。中国的传统制造业大多处于产业链的低端,资源、能源是消耗我们自己的,我们劳工的收入是微薄的,造成的环境污染是严重的。自主创新能力不足,核心技术由国外引进,这导致了传统制造业企业的利润率低下。落后的人力劳动已经无法满足现代化制造业的需求,一些发达国家很早就开始投入自动化技术去提升生产力,目前中国传统制造业“大而不强”的问题十分突出。传统制造业必须走创新之路,否则将会被淘汰掉。
新一代工厂的发展是时代的需求,传统制造业也需要使用像机器人等先进技术来减少人力的投入,提高生产效率,重振制造业。把发展智能制造作为主攻方向,促进整个制造业向智能化、绿色化和服务型升级,加快建设制造强国。以高端装备、短板装备和智能装备为切入点,狠抓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加快突破传感器、工业软件、工控系统等瓶颈制约,集中支持重点领域创新发展和传统制造业改造提升急需装备的工程化、产业化,持续提升基础研究、开发应用和系统集成能力。传统制造业需要数字化,这给行业带来精准、先进的工艺、优良的产品,数字化概念可以提高整体水平。
中国是个传统制造业大国,但经营方式过于程式化,制约着经营成果的扩大。在信息化、数据化的时代,应与时俱进、敢于创新,充分利用大数据创新、应用大数据的思维,如所谓的互联网思维,其实几十年前的营销学原理就有涉猎。关键在于我们能通过适当的技术与工具把数据联结起来,进行分析,进行跨界创新经营。然而传统制造业并不是信息化发达的行业,从流程的传统粗糙就体现出来。在大数据时代,传统制造业需要充分利用大数据进行精准营销,创立工业产品的精准营销平台,建成工业装备领域的专业产品展示和推广应用平台,实现“市场云营销”。依托云计算平台,利用大数据技术,帮助企业实现与用户的关系优化及用户的精准营销推送。
20世纪90年代以来,企业组织内外环境发生了许多深刻的变化,面临着许多前所未有的新情况、新问题,管理领域也随之出现了许多新的理论和新的方法,管理创新已成为理论界和企业管理实践者探讨的热点课题之一。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要保持企业持续、稳定发展,增强自身的竞争优势,应对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其动力在于不断创新。在我国,企业发展总体水平还相对低下,技术落后、企业制度不健全是不争的事实,但管理理论落伍、观念陈旧、手段落后也是不容忽视的重要问题,因此,要使得企业具有旺盛的生命力,除了要不断推动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外,管理创新也是重要的课题之一。
我认为企业管理创新必须跟上时代发展,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利用互联网,利用大数据,逐步创建企业大数据云平台,实现“企业云管理”。利用云平台整合外部资源、企业数据、行业数据、互联网数据,打通企业从业务管理到生产流程,从销售网络到供应链体系,甚至到物流的全链条。外部连接企业的上下游供应商客户,帮助企业形成基于产业链的竞争优势;内部贯穿企业的设计研发、采购销售、生产制造、售后服务、产品追踪等业务,帮助企业提升运营效率。
作为一个多元化的倡议,“一带一路”覆盖了非常广泛的合作领域。其中,在经济领域基础设施建设、制造业合作和金融合作可能是最为核心的内容。制造业的合作有望成为“一带一路”经济领域合作最有活力和最具持续性的组成部分。以制造业合作引领“一带一路”基础设施建设和金融合作,将有利于“一带一路”建设在商业导向和长期财务持续的基础上达成与各参与国家的共赢。事实上,“一带一路”倡议下的制造业合作,应该完全可以超越那种以基础设施驱动的产能输出和低水平资源互补的合作模式。在国内劳动力和土地成本不断提高的背景下,部分中国企业存在将部分生产环节转移到其他国家的动力。“一带一路”为中国的制造业企业重塑产业链提供了重要平台。通过向“一带一路”国家投资,一些领先的中国制造业企业可以在更广的范围配置资源。这一方面有利于中国企业获取有效和稳定的资源及市场,另一方面也帮助一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融合进现代的全球制造业产业链。中国已经在“一带一路”沿线的17个国家建立了46个境外产业园区,企业累计投入超过140亿美元,如印度的浦那中国三一重工产业园、孟加拉的达卡服装和家电产业园区以及巴基斯坦的瓜达尔能源化工园区。近年来,借助“一带一路”建设的契机,国内制造企业已经逐步扩大在海外的布局。无论是周边的东南亚国家还是远在非洲的埃塞俄比亚,“一带一路”沿线许多国家都有中国优秀制造业企业投资建立的研发中心、制造基地和工业园区等。随着“一带一路”制造业合作的深入,目前的“中国工厂”将有望最终发展成为一个以中国企业为龙头的“一带一路产业链”。
中国制造业正在经历从低端到中高端的升级,中高端制造业是中国经济未来发展的主要动力之一。中国的传统制造业基础已经很牢固,而且中国有世界上最多的已接受高等教育的人群,有人才优势,且人才成本相对较低;加上现有市场份额、基础设施,以及政府从研发、税收、融资方面提供的帮助,能够促进产业结构向中高端制造业转型升级。随着技术创新、互联网创新的推动,未来制造业拥有巨大的成长机会,发达国家纷纷出台重振制造业的强力政策,同时,越南、印度等亚洲发展中国家也在致力于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全球制造业正面临新的变革,整个领域面临大数据影响,技术也在面临飞跃,因此中国的传统制造业必须进行跨越式的创新发展。
[1]周圆凡.试论我国传统制造业的管理创新——以中小型传统劳动密集型企业为例,dspace.xmu.edu.cn
[2]以制造业合作引领产业共赢,21世纪经济报道,2017-05-18 06:07: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