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蒋根东,娄底职业技术学院
高职院校“智慧校园”应用系统设计与建设研究
文/蒋根东,娄底职业技术学院
从什么是智慧校园,智慧校园的建设的重要性,智慧校园的系统体系组成与结构、技术路线、主要组成部分,智慧校园应用等方面做了详细阐述。
智慧校园;数字化校园;教育信息化
推动校园信息化建设已经是信息时代发展到今天对教育界提出的一项新的课题要求。教育信息化建设一直以来都备受国家重视,新的教育信息技术纷纷落户高校并得以应用。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强调“信息技术在教育改革和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明确提出要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实施国家教育信息化工程,要采取一系列相关举措,加快教育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加强优质教育资源开发与应用,加强现代信息化技术的应用,加强教学资源建设体系。”
经过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发现“智慧校园”这一概念,是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逐渐出现的,很多学者对其进行了研究,认为智慧校园涵盖了课堂、校园文化、学生生活、教学等学校的方方面面。我国的高职院校的校园建设经历了从传统校园建设、校园信息化建设到智慧校园建设的三级转变。智慧校园的核心在于校园互联、校园智能和校园协同,以建设方便、高效、智能、环保、安全的校园为目标,以数据库建设、云计算和服务支持为架构,充分利用物联网技术、大数据技术等,延伸到教学、科研、管理的各个领域,实现校园的网络化和智能化管理。
建设安全、快捷、和谐的智慧校园,主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智慧校园建设涉及到学校的各部门协调调配,包括教学、财务、人事、科研、学工、后勤等多部门,没有学校领导的强力推进,各部门的负责人积极配合参与,建设势必阻碍重重,所以必须完善组织构架建设,为智慧校园建设提供保障机制。学校应成立“智慧校园”领导小组,各部门负责人为小组成员,领导小组下设信息化管理中心,领导小组最高负责人为校长或者分管副校长,建立自上而下的建设决策机构。
为实施“智慧校园”建设目标,需要建立统一、规范的信息化建设标准,才能使信息顺畅流通,发挥信息资源的利用效率,实现资源共享、数据交互。信息标准的制定过程需要多方参与实施,才能制定出具有可操作实用价值的标准。
智慧校园建设中应当均衡资金投入机制,当前各高职院校注重的只是网络设施建设的资金投入,而忽略了在建设网络基础设施的同时,应该制定激励措施和政策。应充分调动信息化应用主力军的积极性,各方面政策向信息化应用表现突出的教师倾斜,做到硬件建设与“软件”投入均衡合理。
随着智慧校园建设的不断深入,校园教务系统、学生管理系统、科研系统等各个项目建设全面启动都需要配备相关的专职负责人,信息中心的技术人员配备也需要随之增加。充实配套技术维护力量,需要顾及到应用推广和技术维护两方面。
搭建符合教学、科研、服务三位一体的公共服务平台,特别是要构建一个能够防御外来黑客入侵的安全运行环境,确保智慧校园各层面的关键信息安全,保障智慧校园系统安全稳定地运行。
智慧校园项目主要由网络安全中心、智慧办公系统、统一身份认证系统三大部分组成[1],其中网络安全中心包括:智能监控系统、智慧高校业务管理信息系统(校园门户)、智慧校园业务解析及数据交换信息系统、智慧校园高校移动公共数据平台。智慧办公系统包括:智慧招生系统、智慧学生管理系统、智慧教务管理系统、智慧财务系统(包含学生缴费管理系统、教师工资查询系统)、智慧校园一卡通、智慧网络办公系统等。统一身份认证系统,确保了所有在校教职员工、学生用户实现统一的身份认证,实现“一个账号、一张卡走遍校园”。
建设智慧校园的首要工作是对现有的校园网络进行升级改造,采用高速组网技术,形成核心交换层、区域汇聚交换层、楼栋汇聚层、终端用户接入层、线终端扩展层等真正实现互联,形成地面网络全覆盖、无线网络为备用和补充的传输网络布局,为下一代网络建设和IPV6技术对接做准备,形成以大数据中心、云存储、应用信息系统为基础的智慧校园支撑平台总体架构[3]。
智慧教育是教育信息化的新境界,是数字教育的高级发展阶段。智慧教育依托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建设智能化、物联化、感知化、泛在化的教育生态系统,构建支持协作学习和个性化学习的智慧学习环境,实现信息技术与教育业务的深度融合,通过运用智慧教学法,促进学习者开展智慧学习,培养智慧人才。另外,智慧教育以学习者为中心,提供微课、电子教材、移动课件、云班课等开放学习资源,支持云学习、泛在学习、无缝学习等学习方式。
在智慧校园中构建智慧科研服务平台,对科研的方向、成果、动态等进行跟踪,对科研工作进行智能管理,科学研究活动的开展将变得更为快捷、高效和便利[。在科研项目申报过程中,教师申报的过程将会更为便捷,科研项目申请表中个人的基础信息将可以实现自动填报,还能主动推荐合作成员,校内团队成员的基础信息也能实现自动添加。
总而言之,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科学技术、网络技术、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我国教育教学工作也随之发生了一定的改变。智慧校园作为现阶段我国教育界一直在追寻的目标,做好智慧校园的建设工作,实现高效率的教学、科研、管理,是未来高职院校高等职业教育的前进方向。
本文为2016年娄底职业技术学院重点科研项目:“高职院校“智慧校园”应用系统设计与建设研究”、“基于云计算的高职数字化资源及共享平台建设研究”阶段性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