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学生学习现状分析研究

2017-12-25 05:20:10钱昭楚重庆商务职业学院
新商务周刊 2017年5期
关键词:院校高职同学

文/钱昭楚,重庆商务职业学院

高职院校学生学习现状分析研究

文/钱昭楚,重庆商务职业学院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高职院校的学生招生规模也不断增加,随之生源质量也发生了较大变化。教育对象的变化,对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旨在通过调研分析,准确掌握学生学习的基本状况,为教育教学改革提供有效参考。

高职院校 学生 学习现状 分析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高职院校的学生招生规模也不断增加,随之高职院校生源质量也发生了较大变化。生源的变化带来的是教育对象的变化,这就对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我们通过对重庆市7所高职院校的4000多名学生的学习状况进行问卷调查,收回有效问卷3891份。旨在通过调研分析,准确掌握高职学生学习的基本状况,为教育教学改革提供有效参考,下面分为学生学习动力、时间管理和竞争压力三方面进行分析。

1 高职学生学习动力现状分析

1.1 学生基本学习状况不容乐观

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学习动力很足(28.5%),学习目标模糊(24%),学习氛围不好(20.5%),未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15%),想学的东西学不到,不想学的东西必须学(10.5%),其他(1.5%)。从中可以看出,学生中很大一部分学生学习努力,目标明确,整个高职学生学习状况基本状况良好。但因为大学的学习属于自主学习,对于部分学习习惯不规范的学生而言,在主观上对自己要求不严,再加上同学们认为自己之所以上学的原因是父母的要求,有的人甚至选择了自己不喜欢的专业,此外,同学们的奋斗目标不明确以及对前途的迷茫,这些原因都造成了大学生的学习动力不足。值得注意是,有1.5%的同学是因为其他的原因在学习上困惑,从这里我们不难看出,部分同学根本就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上大学,上大学是为了什么,另外部分同学在情感上的失意也导致了自己的学习困惑。

1.2 部分学生学习动力明显不足

从调研统计中我们发现,高职学生学习动力不足的原因依次为:没有明确学习目标(50.5%)、学校没有自豪感和归属感(20.8%)、不喜欢所学专业(13.8%)、学与不学都一样,只要毕业就行(4.2%)、其他原因(10.7%)。从中可以看出,大多数人之所以学习动力不足是因为没有一个明确的学习目标,而有无明确的人生定位也是现在制定学习目标的关键,所以可以看出大部分学生仍无明确的人生奋斗目标。在调查中占比例较大的还有学校没有自豪感和归属感,我想这是大部分高职院校学生的同感,由于社会对职业教育还存在一定的偏见,认为读职业院校是不得已的选择。我们要不断的引导此类学习放下包袱,努力学习,在学习技能中成才。在调查中因为不喜欢所学专业的也占到一定比例,我们要鼓励学生安下心来学,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在没有完全去适应学习的时候就谈不喜欢专业为时过早。调查也显示选择“混”的同学,但只是占到少数。对于这部分同学,我们应该及时纠正其错误思想,而发掘其潜力,要使其通过自己的努力,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之人。

2 高职学生时间管理状况分析

2.1 网络已经成为学生生活的必备工具

数据显示,学生平均上网的时间依次为:5〈X≤10(37.4%)小时,X≤5小时(24.2%),10<X≤15小时(22.3%),X>15小时(16.1%)。可以看出,大部分学生基本能够在自己的课余时间,合理利用网络资源,但也反映出学生对网络的依赖越来越大,甚至有小部分学生过于依赖。如果从学生教育的角度,也给我们一个启示,在95后学生开始的这些原著网民逐渐成为学校学生主体的时候,我们应该在学生思政政治教育中,积极拓展网络资源,合理利用新媒体技术,创新教育载体,丰富教育内容和形式,不断吸引学生。同时也要引导学生树立健康的网络观,合理利用网络。

2.2 学生网络使用的合理性需要引导

大学生上网的目的依次为:休闲、放松(58.7%),收集信息、辅助学习(30%),玩游戏(6.9%),满足现实中满足不了的心理需要(3.2%)。从中,不难看出,大部分学生把网络作为一种休闲娱乐方式,而真正利用网络学习的很好很少,在信息化社会到来之际,学生的学习内容日新月异,如果仅仅从教材学习知识,已经不能满足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我们需要引导学生合理利用网络,做网络的主人,通过网络促进自我成才。同时,作为高校教育教学改革中,也应充分认识到在网络时代,学校的学习方式可以适当的调整,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把网络课程逐步引入课堂,实现网络学分互认。

3 高职学生竞争压力状况分析

通过对高职学生最苦恼的事情的调研,发现依次为:就业竞争太激烈、前途未卜(32.9%),集体缺少温暖、同学间没有真正友谊(20.3%),对所学专业失去兴趣(17.3%),家庭经济困难(12.3%),父母期望过高(9.8%),情感问题(5.3%),其他(2.1%)。从中可以看出,在生活中大部分的大学生非常苦恼就业竞争太激烈,由于高校逐年扩招,每年毕业人数也随之增加,大学生毕业后的就业问题更加严峻。值得注意的是,集体缺少温暖、同学间没有真正的友谊在选项中占了很大的比例,成为学生生活中的第二大苦恼。同时,情感问题也成为了困惑较大的问题之一,不得不引起学校高度重视。从近些年,很多学校出现的安全突发事件来看,高职院校应该不断加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大力推进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心理危机预防和干预能力,确保学生健康成长。

高职院校学生在学习动力等方面的确存在一定的问题,在就业竞争压力上也明显压力更大。但作为职业院校,在人才培养的目标上,学生在校期间主要是培养其实践动手能力,服务于一线企业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因此,从调研的数据中,我们可以知道,基于学生学习的基本状况,作为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改革,一定要从学生的学习实际出发,有机融合企业对人才的需求,科学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合理定位人才培养目标,进行专业课程改革,优化教学内容,创新教育教学方式,提升教学质量,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1]杜丽臻,严华.高职院校学生课堂出勤现状分析及管理对策研究.北京财贸职业学院学报,2014.

[2]杨运中,俞宝莹.高职院校学生课堂学习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经营管理者,2014.

本文是重庆市教委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文化认同视域下高职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研究》(项目编号:17SKS050)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

猜你喜欢
院校高职同学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活力(2019年21期)2019-04-01 12:18:24
帮助同学
奇怪的新同学
大灰狼(2018年9期)2018-10-25 20:56:42
同学会上的残酷真相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
教育与职业(2014年4期)2014-01-19 09:08:24
院校传真
海峡影艺(2012年1期)2012-11-30 08:15: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