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职院校艺术设计教学中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探讨

2017-12-25 05:20:10郑建磊赤峰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新商务周刊 2017年5期
关键词:创造性艺术设计院校

文/郑建磊,赤峰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关于高职院校艺术设计教学中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探讨

文/郑建磊,赤峰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在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学习思维是摆在教育工作者面前的根本任务。教师要通过各项教育措施,结合学生自身的实际情况,进一步提升艺术设计教育的发展成效。使学生能够成为更加全面、专业的艺术类人才。本文针对高职院校艺术设计教学中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的价值意义、发展现状、常见问题及强化措施进行探究,供大家借鉴参考。

高职院校;艺术设计;创造性;思维;教育

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人才的培养工作是一项系统性的教学过程。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需要始终贯穿在日常教学中。然而,由于高职学生的生理年龄还不够成熟、艺术素养不够全面,因此在塑造创造性思维的过程中,难以突破自身的思维局限。为此,教师要着力加强各项教学措施,加速培养学生的艺术能力,充分唤醒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帮助学生具备更高的艺术设计水准。

1 高职院校艺术设计教学中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实施价值

顾名思义,创造性思维指的是一种具有开创意义的思维活动,通过人类大脑的运转,开创新的认识成果和思维活动。从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的实施特性上看,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不但能够提高他们的感知能力、思考能力、联想能力和理解能力,还能够以更具综合性的心理活动,使学生在经过一系列的心理探索后,取得更加新颖、积极的设计灵感。创造性思维的独到之处在于创新、贵在突破。在高职院校艺术设计教学中着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够进一步提升艺术设计课程的发展实效,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模式,更好的增进学生的学习兴趣。

2 高职院校艺术设计教学的发展现状

随着我国职业教育事业的增长,开设艺术设计专业的高职院校逐渐增多。从当前艺术设计的发展过程中看,高职院校的设计教学模式仍然沿用了传统的教学手法,在教学体系上较为保守,无法突破发展局限。从根本上说,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虽然能够培养学生的艺术功底,使他们在理论知识、绘画技能等方面具备优势。但是磨灭了学生的创造力和判断力。势必影响了学生的发展情况。通过创造性思维的融合,使学生形成更加开拓的发展思维,实现不同的学习形态。尽管很多教育工作者针对学生进行了探究,但是这一艺术教育形态在日常职业教学中,也呈现出了薄弱性。

3 如何增进高职院校艺术设计教学中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3.1 情感创造,增添学生的设计动力

在艺术设计教学中,包涵着平面设计、颜色设计等多方面的融合。但无论哪一类层次的设计,其创作亮点都脱离不了“情感”的塑造。一幅艺术设计作品代表了学生的思维方法、性格心态和文化素养,也体现出了学生的文化底蕴。因此,教师通过多种引导措施,在作品中融入充足的情感,使高职艺术类学生的创作思维得到更好的激发。

教师可以通过情景教学的形式,从学生的情感因素上入手,通过生动的形态表演形势,拉近学生和教师之间的距离。还可以通过更加具体生动的语言形式,构建一个和谐的工作氛围,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和活动意识。例如,在分析艺术大师的平面设计作品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细节指导、整体示范、组织学生重点临摹,使学生能够在绘画中呈现出不同的思维模式。让每一名学生都能够说出作品中吸引自己的地方,以积极的学习心态,更加直观、具体的感受到大师级艺术作品中蕴含的艺术情感。

3.2 思维运作,丰富学生的创造灵感

在教学设计环节中,培养学生的教学能力要从不同的方面进行。因此,教师要在高职学生的创造过程中,进一步丰富创造思维的表现形式,进行有针对性的思维设计。例如,在高职院校进行艺术专业课程的初级阶段,教师要可以采取发散思维和聚合思维相互结合的模式,使高职学生能够体验到从灵感组合到思维优选的发展过程。其次,在学生接触课程一段时间以后,教师要结合学生所具备的艺术知识,帮助学生建立一定的发散思维。要在这一阶段,加强学生对艺术画面的分割和解构能力,启发学生进行多样化的艺术创新。最后,在高职艺术教育的收尾阶段,教师还要组织学生多体验不同的观察视角、不同的绘画风格、不同的肌理纹样和不同的创作形式,为学生的创作活动积淀更多的灵感。

3.3 实践为本,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

对于高职教育来说,其最终的目的就是帮助学生成为用人单位所需要的全方位复合型人才。因此,教师要立足学生的学科优势,在满足学生艺术理论需求的基础上,逐步增进艺术设计中的实践特性。首先,教师可以通过以赛促学的形式,通过举行“校园艺术设计作品大赛”“谁是创作大师”等活动,以艺术设计案例分析、广告会展作品展演等形式,使学生能够更加直观的感受到设计作品中存在的优势。其次,要充分激发学生的动手能力,除了要让学生能够勤于动脑、敢于实践,还要组织学生积极参加各项企业设计案例之中,在见习、实习的过程中,进一步感受商业化艺术设计的价值和意义。

4 总结

综上所述,著名的教育学专业李砚祖曾经说过,艺术设计是专为人类而进行的造物活动,是实用功能和审美价值的相互结合。对于高职学生来说,造物活动的开展并不是简单的模仿和复制,而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借助于学生的艺术素养,教师要将学生创造性的培养融入其中,通过草图拟画、方案塑造、产品确定等形式,进一步提升艺术设计教学的发展成效。为此,广大教育工作者要本着与时俱进的发展形式,不断开拓进取、实施创新,满足高职教育模式下对艺术人才的培养。

[1]赵姝.思维训练:技术有效促进学习的催化剂[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2.

[2]朱洁.创造性思维在艺术设计教学中的运用[J].苏州职业大学学报,2014,(4).

[3]周丽华.浅谈在艺术设计中如何开发创造性思维[J].大众科技,2005.6.

猜你喜欢
创造性艺术设计院校
创造性结合启示的判断与公知常识的认定说理
防爆电机(2021年5期)2021-11-04 08:16:36
《文心雕龙》中的作家创造性考辨
《星.云.海》
中国宝玉石(2020年4期)2020-09-23 07:45:56
《花月夜》
中国宝玉石(2020年4期)2020-09-23 07:45:56
儿童文学翻译中的创造性叛逆
环境艺术设计中的“混沌之美”解读
人间(2015年17期)2015-12-30 03:40:57
安大略艺术设计学院
保持创造性的29个方法,每天看一遍
视野(2014年17期)2014-08-25 03:38:36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