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基于职业能力培养的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改革的几点探讨

2017-12-25 05:20:10孟玲琦赤峰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新商务周刊 2017年5期
关键词:院校素养职业

文/孟玲琦,赤峰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对基于职业能力培养的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改革的几点探讨

文/孟玲琦,赤峰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随着职教事业的发展,体育教学也呈现出了新的发展趋势。在素质教育的时代背景下,体育教学能够提高学生的身体素养、团结精神和合作能力,为学生的职业能力的塑造提供更好的帮扶。本文针对职业能力培养的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改革的价值意义、常见问题及强化措施进行探究,供大家借鉴参考。

职业能力;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改革;应用型;人才

在高职教学中,教师不但具有传授知识的任务,还具有传授技能的责任。体育教学作为高职教育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整体课程设计中有别于传统的体育教学。因此,在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改革过程中,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职业需求,开展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教学策略,基于学生职业能力的导向和培养,深入探究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改革的发展成效[1]。

1 职业能力培养的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改革的价值意义

我国著名的教育学家黄炎培曾经对职业素养提出论述,他认为职业素养的构成需要为个人的个性发展做出支持、为个人的谋生行业做好准备、为个人的价值服务做好沉淀、为增进国家和世界的生产力奠定基础。和全日制本科院校学生不同的是,职业院校在体育教学中更加注重学生的体育能力,在实际教学工作中,结合高职院校的发展趋势,更新体育教学的发展理念,牢固树立以职业教育为首的体育人才,塑造“终身运动”的发展理念,确保职业素质教育的观念更加先进[2]。

2 职业能力培养的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改革的重要性

2.1 有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职业合作态度

在高职教学过程中,通过体育教学,能够使学生在足球、排球、乒乓球等团体项目中,感受到团结协作的作用。因为高职体育教学和其他阶段的体育教学并不相同,它涉及到了很多体育游戏、体育竞赛和体育项目,这对提高学生的应变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同时,学生所具有的较强的学习能力,既能够使学生的学习意识和职业能力相互融合,又能够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使学生在高职体育教学中,感受到集体团结的力量。要组织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任务和体育活动之中,不但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使他们能够适应现代社会体系下职业合作的发展现状。

2.2 有利于学生具有能加深厚的职业涵养

在职业素质教学中,职业涵养包括“文化素养”“道德素养”等多个方面,是人们在长期的学习和实践中所达到的教学和实践。通过高职体育课程的融入,能够对学生的各项能力和基本素养进行充分的引导,从职业道德、沟通意识、协调组织能力、敬业精神等方面,满足高职教育“职业性”的教育内涵[3]。使学生能够在体育项目中,保持深厚的职业素养,能供应及时满足社会、职场市场的不断发展。使学生能够更好的面对未来的学习发展和就业变化。

3 职业能力培养的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改革面临的问题

尽管高职院校体育事业具备重要的意义,但是在实际的工作中,仍然寻找着一些常见问题。例如受传统体育教学观念的影响,高职体育教学的发展理念较为保守、新的教学目标和教育理念在实际工作中存在发展瓶颈。

高职院校是向社会输送更多技术性人才的地方,在教学目标的设立上,很多教师都偏离了人才培养的轨道,导致高校教学模式和学生的应变能力出现了问题,难以为企业输送高质量、高体能的综合性技术性人才,在社会用人需求上出现了一定的偏差。除此之外,很多高职体育教育工作者自身的业务素质有待提高,不能够完全脱离传统教育的发展束缚,导致体育教学改革的整体成效不够鲜明。

4 增进职业能力培养的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改革的具体策略

4.1 以职业能力为导向,转变高职体育教学的发展观念

例如,对于机电一体化、电气设备配置专业的学生,因为该专业以男性居多,在实际的过程中,需要较强的体能。所以教师要着重在体能训练上下足功夫,注重培养学生的耐力、平衡力。要通过体操、动感单车、长跑、竞走等运动,提高他们的身体素养。而对于土木工程类、艺术设计类学生,要结合学生长期伏案画图的职业特点,组织他们多开展一些体操、羽毛球等活动,使他们能够具备较强的反应能力,提高腰颈肩的承受能力。对于学前教育、文秘、财会类职业学生,因为他们的工作涉及到了较多的耐性和注意力,因此在实际的工作,体育教师要通过高尔夫、棒球等活动,增进他们的肩部、背部力量,使学生能够更好的迎接未来的工作。

4.2 以校本教材为辅助,编写贴近职业院校特色的课程

在进行高职院校素质教育的过程中,教师要树立有针对性的体育教学理念,进一步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学习意识。例如在高职第一学期的体育教材设计上,教师可以以基础选修学科为主,通过球类、体能训练等课程,使学生能够实现从高中体育到高职体育的过度,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在第二、三学期的课程之中,要充分引导学生进行专项选题,从耐力训练、强度训练、柔韧度训练等方面,开展专项计划,使学生在不同的项目的中感受体育教学改革的意义。

4.3 有加强心理教育引导,增进高职院校大学生的职业体能

所谓职业体能,指得就是职业工作者在行业进程中,直接或间接形成的对疲劳的抵御能力,职业体能是职业工作者在工作过程中必须要具备的一种基本要素,也是衡量职业劳动者工作能力的重要标准。高职院校要通过系统化、科学化、创新化的的体育教育内容,开展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有效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运动技能。为高职学生在未来的职业教育中所具备的抗疲劳能力、抗重压能力奠定基础。

5 总结

综上所述,在体育教学中,教师不但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体育精神”,更要结合职业教育的发展特色,彰显素质教育融合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在实施素质教育共性内容的基础上,落实职业院校体育课程的教学创新和教育管理,使学生的就业能力、身体素养、职业素质得到全面的加强。

[1]刘力.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改革[J].工业技术与职业教育,2011(4):24-26.

[2]张光宇.对高职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职业素养的分析[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5(14):279.

[3]王越锋.基于职业素养的高职体育教学改革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3,3(11):75-76.

猜你喜欢
院校素养职业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金桥(2021年8期)2021-08-23 01:06:44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职业写作
文苑(2018年20期)2018-11-09 01:36:00
我爱的职业
“职业打假人”迎来春天?
浙江人大(2014年5期)2014-03-20 16:20:30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