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白明聪,甘肃省庆城县
浅析建筑给水排水工程与节能
文/白明聪,甘肃省庆城县
随着我国建筑工程的快速发展,水资源的日益紧张,实现建筑给排水工程的优化设计,有效解决水资源浪费的问题,已经成为建筑设计的重要研究课题。
建筑;给排水工程;节能策略
本文主要分析建筑给排水系统水量浪费原因,以及建筑给排水工程系统节能的有效策略。
给排水工程使用的给水配件阀压力应当保持在额定的范围内,这样才能有效避免给水配件阀压力过大问题,从而防止因为超压出流现象造成的水资源浪费。超压出流问题不仅导致水的压力过大,而且还造成水流喷溅的现象,影响到用户正常使用。首先,因为给水配件造成的超压出流问题会影响到给水量的正常分配,使给水量超出额定的承受量,并且容易形成水量浪费点。其次,超压出流的现象容易产生水管振动和噪声等一系列问题。如果不能有效的控制这种现象,不仅影响正常的供水,而且还会使水管加速老化损坏,从而造成更多的浪费水平的现象。第三,因为给水配件阀压力过大的问题还会造成局部漏水的现象,并且使水管连接部位松动,从而带来的严重的安全隐患问题。
目前我国建筑给排水工程没能形成有效的废水循环利用系统,相关设计也只停留在概念阶段,由于不能对废水进行有效利用,导致水资源大量的浪费。随着我国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市建筑数量日趋增多,如果不能及时对废水进行处理,那么会严重的浪费水资源。特别是在我国建筑给水排量不断增大的现实下,如何对建筑废水进行有效利用已经关系到节能减排的战略选择。例如我国用生活用水冲洗生活洁具的用水量达到总用水量的30%,而大多数建筑使用的卫生器具的容量有变大的趋势,这使得我国建筑用水量增长速度惊人。水资源的二次有效利用已经是摆在当前建设给排水设计面前的重要问题,需要结合给排水工程的实际需求,使用科学有效的减排方式,发挥出水资源的实际作用。
建筑给排水工程能否达到节能效果,能够有效正常的实现给排水功能,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建筑给排水管道老化速度和程度。以往使用的铁管道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就会出现老化生锈的问题,再加上铁质配件容易损坏,因此会造成水资源的流失问题。当前建筑管道材质方面虽然有所改观,但是管道设计与施工质量仍然影响建筑给排水工程节能效果。
建筑工程为了达到节能目标,必须对建筑给排水工程的整体节能效率进行充分的考虑设计。首先,要根据建筑设计要求和未来建筑用水趋势,合理确定建筑给排水量,注重对冷水、热水及其它用水模块进行科学的分析和确定。其次,在建筑给排水设计时注重参考我国建筑设计标准规范,注重建筑给排水工程设计与市政管网结合,实现对市政管网压力的有效利用,从而直接满足建筑的用水要求。第三,按照建筑供水要求,注重进行竖向分区设立,保证建筑给排水整体节能设计的效果,有效降低出水点用水压力。第四,注重供水池、水泵和水箱等模块优化设计,注重对卫生器具出水流量的限制,合理使用变频泵供水。
现代建筑给排水工程的设计应当注重使用叠压供水理论,注重使用再生能源来满足建筑热水的使用需求。风能、太阳能都应当成为供水的重要技术。使用再生能源进行供水,不仅可以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而且有助于使用地热泵热核,从而有效的避免造成水污染的问题。首先,太阳能蓄热技术是现代建筑热能供应的重要渠道,目前可以使用直流式的太阳能热水器进行建筑整体热水供应。其次,当前可能通过对热量的有效控制,实现余热的有效回收,从而为建筑给水工程提供有效的支持。目前可以由蒸发器、压缩机和热泵等组成一整套供热水系列,并且还可以实现热水循环利用,从而全面提高水循环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实现有效的热推广,达到充分利用热水资源的目标和效果。
为了实现建筑给排水的优化设计目标,有效的控制水资源浪费和提高水资源的使用效率,必须注重进行建筑节水管理。在现代建筑工程的给排水工程设计中应当注重管道的维修需求,注重预留必要的给排水工程检修空间,保证建筑给排水工程模块化设计的同时,提高给排水工程有效性,预留充足的给排水工程发展改造空间。其次,注重开发使用新型的节水设备,注重结合建筑的实际用水需求和地域性水资源的状况,对建筑给排水工程进行优化设计,实现给排水工程的节能模块与节水模块的有效衔接,在实现水资源充分利用的基础上,提高节水的效率。第三,加强水资源管理的重点应当防在防止水污染的问题上,注重有效降低水箱污染,有效减少换水的次数,全面满足安全用水的需求。
无负压供水设备是当前建筑供水的有效设备,它主要由无负压高节罐、水泵、智能控制台等组成。无负压控制设备可以根据不同的时段自主对水压进行调节,当用水高峰时可以增压,当用水低谷时可以适当的进行减压,这样有助于提供稳定的供水源,在满足用水需求的同时,可以有效的节约用水。而且该系统还可以保护水泵及整套供水装置,可以降低占地范围,实现节省水源,实现水源与市政管网有效衔接的目标。
雨水利用是当前建筑节水发展的新方向,实现雨水的有效收集可以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雨水利用主要是将雨水收集在一起,通过必要的过滤设备后,使雨水达到生活用水的水质标准,雨水可以用于建筑绿化浇灌,喷泉景观和洁厕冲洗等。
合理控制建筑给排水工程的材料,使给排水工程管道材料符合施工要求,应当对施工材料进行严格控制,注重采用有效的设计保证材料的标准达到建筑设计标准要求,同时给建筑给排水施工提供必要的施工环境,这样才能有效的排除管道渗漏现象,全面提高建筑给排水工程施工的效果。为此,应当形成给排水施工材料的引进、使用和检验的科学体系,有效防止低质材料和错误施工造成的影响,保证给排水工程正常施工。
建筑给排水工程必须注重使用环保节能设计理论,注重引进先进的给排水系统融入到建筑设计当中,全面加强建筑给排水工程效果,从而满足节能需求。
[1]黄玉珠.建筑给水排水工程设计标准体系及应用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2.
[2]李常瑜.浅析建筑给水排水工程与节能[J].给水排水,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