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鲁虎成,河北省水利水电第二勘测设计研究院
生态水利工程设计问题的探讨
文/鲁虎成,河北省水利水电第二勘测设计研究院
生态水利工程的设计隶属于生态学科范畴,而水利工程师承担设计的责任,由此可见,工程师自身水平同工程项目设计的质量存在紧密联系。目前,大部分中小型水利工程项目的设计并不完善,严重影响了工程项目的施工安全与质量。为此,要想推进水利工程项目的落实与建设,就必须要提高其设计的质量,只有这样才能够进一步推动水利工程项目的建设。文章将生态水利工程设计作为研究重点,阐述了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有效的优化策略,以供参考。
生态水利工程;设计;问题;优化;策略
在生态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我国发展的时间较短,因此很多的设计标准并不统一,仅以传统的水利设计和建设作为标准,相当的不完善。如生态型河流的护岸工程的设计规范不完善,关于河岸的生态修复方面的有关规定也不规范。因为没有统一的生态水利设计规范和标准,因此,很多生态水利工程的设计还是生搬硬套传统水利工程项目建设的那一套标准。这样的话,生态水利工程建设必然只能体现工程两个字而满足不了生态的需求。
生态水利工程不是简单的工程设计,它需要将生态学和水利工程建设技术两者完美结合,所以我们的设计人员需要同时掌握好这两方面的知识。过去,无论是我们的高校教学还是设计研究院,生态学和水利工程学都是没有交集的,它们分属于不同的学科,因此,同时具有这两种知识的人才非常匮乏。所以让不兼具这两种知识的人进行工程设计难免出现设计标准不统一和设计方案不妥当的情
况。另外,生态水利工程对设计人员的生态学和工程学的实践经验要求非常高,加之过往的可以作为参考依据和学习经验的生态水利设计案例非常少,所以目前来看,生态水利工程的设计人员无论是在专业知识的积累上,还是实际操作经验的储备量上都是比较少的,所以目前来说生态水利工程设计人才无法满足生态水利工程设计数量和设计质量的要求。
我们可以结合污水的处理方式,控制污水排放以及提倡清洁生产改善水质;保护河流的水体流量,保护河流的排放量和水体的治理情况,确保水体干净不受污染;加强加大对流域的生态环境建设,改善水土保持水平,减少面源污染对控制河流面源污染,保障河流水质也是生态水利工程的研究课题。生态水利工程在本质上仍然是水利工程,在确保其生态和环境友好的情况下,我们现在不能够忽视作为水利工程所必须具备的安全性和经济性,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水利工程既符合生态发展的需求,同时也能够满足生产和经济发展的需要,同时具备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在生态水利工程规划满足水体生态系统自我恢复的过程中。生态水利工程和传统的水利工程为什么有不同的地方,是因为它能够确保水体的自我恢复能力。生态水利工程在设计的过程当中,应该对当地的自然和生态环境进行详细地测查及调研,充分掌握相关的情况,在这个过程上进行相应的设计和施工。只有对当地的自然生态环境了解掌握以后,才能够采取相应的措施,尽可能地减少水利工程建设给当地的自然生态环境所造成的影响,从而保证当地的生态环境以及水体可以自我恢复。我们一定要遵循自然循环的规律。更有利用这种规律、利用生态系统的“自组织、自主设计”的规律,实现人文科技与自然规律的有机巧妙结合。详细掌握每一处河流水体的自然属性,至关重要。其规划设计要绝对满足水体本身的生态系统循环。“生态水文自设理论”的适用性要满足实际的具体条件。如水量、水质、土壤、地貌水文特征等生态因素,也要取决于生物群体的种族、密度、群落的稳定性,等诸多因素。另外,动态施工构建生态水利工程的同时,要考虑用原有本土、乡土的土壤进行动工,保持自然性。
我们可以通过生态环境及景观的设计建设一个“以人为本”“生态安全”,并且可以与大自然的和谐相处、与周边景观环境协调。因此提高城乡居民的生活质量和环境质量,实现水资源的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发展利用。我们要积极预防生态环境被污染,限制和减少一切水事活动、水事行为和其他生产生活动而可能引发的生态灾难,例如水土流失、河道堵塞、水体污染、地面沉降、堤坝溃决等。我们可以改变一下观念,如果水体得到有效的治理,要充分利用洪水资源,兴建必要的水源工程。目前我国的生态水利工程还没有完善的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制度上的缺失是导致生态水利工程建设没有评价标准和参考依据,因此很难落实建设目标。生态水利工程的建设需要遵循整体性的原则,即从生态结构的主体出发,掌握生态系统与各个生态因素的相互作用出发,可以提出修复河流生态系统的整体、综合的系统方法,而不是仅仅考虑水文系统的修复问题。但是要知道生态水域系统本身也一直是在变化着的,它会受到降雨、水文、地质变化等很多影响,所以如果我们只考虑修复,而不考虑整个生态大环境,那样我们的水利工程建设只能解决一时的问题,还是不能从根本上营造出与环境相融合的生态水利工程,也达不到生态水利工程所追求的效果和目标。健身生态水利工程项目,要考虑的问题很多,但是首要的一点就是从整体的角度去出发,先了解本地区水域系统,再考量与本地区水域系统有关联的水域和环境系统对其的影响。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部署和实施我们的工作计划。
综上所述,在社会可持续发展过程中,生态水利工程项目的建设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可以为国民经济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因而,实现生态水利工程项目设计的合理性,确保项目建设的顺利开展,获取最佳经济效益,实现生态与社会效益的兼顾。文章主要针对生态水利工程设计的相关问题展开了详细地阐述与研究,希望为设计工作提供有价值的理论依据,进一步推动生态水利工程的建设,实现水利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1]任晓蕾,宋亚伟,曹艺儒等.生态水利工程设计若干问题的探讨[J].河南科技,2016(16):169.
[2]杨建林.浅析生态水利工程设计存在的问题及措施[J].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2015(9):45-45,46.
[3]黄诚.生态水利工程设计思路及细节问题的研究与讨论[J].科技与创新,2016(7):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