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刘乐,胜利石油工程有限公司黄河钻井总公司
转变思想观念精心培育人才
文/刘乐,胜利石油工程有限公司黄河钻井总公司
市场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人才成长速度一旦跟不上市场开发的进度,就会成为制约公司加快市场扩张、实现经济快速增长的瓶颈,加快人才队伍建设是推动企业发展的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因此,要积极探索人才成长模式,搭建人才成长成才平台,为专业技术、经营管理、技能操作三支人才队伍的健康成长创造更好的条件和环境。
培育人才;完善机制;盘活资源
人才是企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有力支撑。企业要把加快人才队伍建设作为推动发展的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积极探索人才成长模式,搭建人才成长成才平台,为各类人才的成长成才创造更好的条件和环境。
牢固树立“人人是人才,人人可成才“的理念,打破人才培养使用上的思维桎梏和陈旧观念,为各类人才脱颖而出提供条件。
解放思想转变“重使用轻培养”的观念。培养的目的是为了使用,而使用人才必须以培养为前提,二者是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企业既要注重如何使用好现有人才,又要重视人才的后续培养,让人才队伍始终保持生机与活力。在培养选拔人才上,要注重群众性、先进性、层次性、连续性、创新性“五性”标准,并持续完善各类人才的带薪学习制度和经费保障制度,坚持在使用中培养,在培养中使用,确保人才队伍的“鲜活度”。
解放思想转变“重学历轻能力”的观念。高学历不等同于高能力,从某种意义上讲,能力比学历更重要。在人才的培养使用上,既要注重高学历人才的培养使用,又要拓宽技能人才的成长渠道,促使三支队伍齐头并进、共同提高。同时,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和科学的人才观,建立以业绩考核为重点,适应不同工作性质和岗位特点的人才评价措施,始终坚持把培养有能力、有专长、能解决实际问题的人才作为人才培养工作重点常抓不懈。
市场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随着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人才的竞争也将更加激烈。只有完善机制,多管齐下,合力攻坚,才能打造出一支素质过硬、作风顽强的人才大军。
建立科学的竞选竞聘机制。坚持公开、平等、竞争、择优原则,完善“选人有条件、上岗有职责、竞争有规则、考核有标准、奖惩有依据”的制度体系,把优秀人才选聘到合适的岗位上,做到能上能下、能进能出、量才使用、人尽其才。要树立正确的人才观,在选人上不能求全责备,在用人上不能拔苗助长,真正把政治坚定、业绩突出、作风过硬、群众信任的人才选拔上来,切实让想干事的有机会、能干事的有舞台、干成事的有发展空间。
建立完善的教育培训机制。要根据不同人才的培养重点、培养方向,积极探索新的教育培训机制和方法,走以内培为主、外培为辅的路子。要制订科学的培训规划,有步骤、分层次地对人才进行全方位、前瞻性、系统性培训,使培训活动做到制度化、规范化。要优化培训内容,既重视钻井技能培训,又强化钻井理论学习。对于经营管理人员,以建立市场化外向型培训机制,提高驾驭市场、参与竞争能力为重点;对专业技术人员,以建立专家型培讯机制,强化继续教育、知识更新为重点;对岗位工人,以建立“按岗位、分层次、渐进式”培讯机制,提高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的操作水平为重点。要以素质能力提升为重点,不断完善人才培养激励机制,全面打开各类人才的成长通道,为打造一流企业储备一流人才。
建立有效的励才留才机制。在人才引进企业之初,就应从思想和实践两方面做好对他们的引导工作。作为一个刚刚走上工作岗位的职工,面临的首要问题是如何尽快融入新的工作环境,适应新的工作岗位。企业有必要对他们进行企业历史教育、爱岗敬业教育等,使他们知企、爱企,增强归属感、荣誉感,增强为企业建功立业的信心。同时还应当在实践上引导他们。在进行岗位前安全、企业管理等教育培训的基础上,选派责任心强、经验丰富的专人,帮助他们尽快了解单位现状,掌握基本技能,引导他们融入企业工作的大环境中。要采取多种形式激励人才,调动人才积极性,增强企业对人才的凝聚力,做到以发展吸引人,以事业促进人,以工作培养人,以待遇激励人,以企业文化塑造人。
企业所需人才没有统一标准,只有结合企业实际,通过科学管理与开发,激发调动人的潜能,才能成长为适合企业发展需要的人才,促进企业的又好又快发展。
立足需求开发人才资源。解放人才一定要紧扣企业的人才需求,要对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①了解企业有什么工作要人去做,做到因事用人;②了解企业对人才的结构需求,包括年龄结构、专业知识结构,做到结构合理;③了解企业对人才的层次需求,做到搭配得当。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培养人才,人才断层、后继乏人,就要加快人才引进和新陈代谢;队伍管理不善、经营乏术,就要加大管理人才的培养和调整力度;科技滑坡、技术落后,就要加快培养技术人才;技工断档、操作能力低下,就要加快培养能工巧匠。
立足内部盘活人才资源。马克思说过“人的价值蕴藏在人的才能之中”,我们应该看到,企业内部并不是没有人才,所谓的“人才短缺”、“人才危机”,一定程度上源于没有充分挖掘现有人才资源的潜力和使用价值。要依据人才的资历禀赋、能力专长优化人才配置,盘活人才资源,通过选派优秀专业技术人才主持参与重点工程施工和重要科研项目研究,选择技术水平好、有管理经验的大学生优先安排到外部市场锻炼,让各方面人才增添动力、释放压力、消除阻力、增强活力,开创人才活力竞相迸发、聪明才智充分涌流的新局面,进而使企业在激烈市场竞争中抢占先机、赢得优势。
[1]邱波陈丽霞李午兴.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高职设计人才培养的思考[J].职教论坛,2011,(32).
[2]谢力民.国有企业技能人才培养策略研究——重庆市某国有制造企业为例[D].重庆理工大学,2013.
[3]刘红.加强企业人才梯队建设的相关思考[J].企业导报,2013,(9).
[4]王恒胜李园春.浅析国有企业人才培养策略[J].有色金属设计,2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