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陈玲玲,郑州市市区农村信用合作联社
新形势下农村信用社改革发展方向初探
文/陈玲玲,郑州市市区农村信用合作联社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农村信用社逐渐的兴起,而且经过多年的发展,也演变成了一个适合我们国家的经济体系的一种经济形式。但是一些银行在农村比较落后的地方数量大幅减少,导致了信用社的数目逐渐增多,在农村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地位逐渐得到了提高。同时对于我们国家农村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在信用社发展的过程中受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农村信用社改革的过程中依然有很多的问题和漏洞。而且随着新经济的兴起,以及经济体制的改革,各个行业和体系的管理方式和发展方向都有着重大的改变,同时跟以前的旧制度也产生了一些矛盾,进而导致了改革的难度比较大。该文章主要是根据目前我国的农村信用社发展的情况和一些改革的目标以及发展方向进行了研究,并且作出了详细的分析。
农村经济;农村信用社;信用社改革
农村金融改革是中国农村改革框架体系中的重点工程和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个历久常新的课题。从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角度看,农村金融改革是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并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尤其是在1951年,逐渐出现了以非盈利性的农合资模式的团体,后期经过发展,逐渐强大。逐渐演变成了同时结合西方经济原理以及苏联经济体制两种经济理论的农村信用社形式,但是因为它与中国的发展时局不太一样,是她与中国特色的社会发展发祥也不太一样,进而导致了后期农村信用社发展买下了一些隐患。
农村信用社(以下简称农信社)是我国的一种金融组织,主要是以开拓农村金融服务为方向。农信社在我国的发展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而且近几年,虽然农村信用社的规模不断的扩大,可是在后期的发展中依然有很多问题[1]。
1.2.1 农村信用社的经营规模比较小,势单力薄
跟其他的银行相比较,我们的农信社起步较晚,同时经营的规模也比较小,所以在经营上也受到多方面的因素影响。正是因为它的经营规模太小,所以产品的更新创新成本也就比较高,还有科学技术的应用成本也是比较高。
1.2.2 信用社内部运转效率比低
在商场上,农村信用社没有真正的形成利率,而且一些无效的融资和低效的融资出现的就比较多,储蓄转为投资的过程就比较困难。
1.2.3 信用社的经营状况比较差
在农信社中亏损和不良贷款以及资不抵债的情况比较多,根据相关的调查,我们也发现自农信社的贷款中,不良贷款所占比例比例大约37%,资不抵债的比例约50%以上。
1.3.1 人力资源丰富,人才资源匮乏
现在在基层机构中,像“第一学历比高的人少,进修学历众多;高级技术的人员少,初中级技术人员多;年龄逐年增大的多,新鲜血液补充少”的“三多三少”现象。目前很多的农信社网点工作人员有4人以上,但是各营业网点的工作人员年龄普遍偏大,对于新技术的掌握比较慢,那些真正懂的业务和技术的高素质人才人数较少。
1.3.2 维护客户关系和拓展客户的渠道比较少
农信社的对外宣产力度比较小,客户们对于农信社的新产品也了解的比较少,这也是影响农信社发展的一个原因。现在农信社推广新产品的方式仅局限于来办理业务的的时候推广业务,或者是在大厅里放一些宣传单页或者是海报,没有更广泛的推广方式,宣传形式过于单一。同时对于客户的拓展更是以坐等为主。尽管各级领导都经常在大厅奔走,但是思想上却没有认识到客户拓展的真正含义,没有真正的综合性措施。
由于受地域和地方经济以及其他政策等多种因素影响,农村信用社的业务创新能力比较差,服务也不够周全,办公工具比较落后,业务也比较单一,种类较少,产品创新与客户需求有差距,无法满足不同阶层的客户需求[2]。比如客户的结算方式比较单一,没有股票和外汇以及基金等其他理财产品。跟其他银行相比,农信社本身资金实力较弱,人才资源和经营管理的方式更是差距较大,对于业务的创新以及内部的硬件配置、结算方式和科技技术也明显的处于下风。
农信社主要是以农为本、服务县域,所以发展过程中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农村信用社应该将先进的经营观念带到银行的发展中来,树立一种“内控优先”的思想观念,对内部的管理机制进行加强,创造一个好的内控氛围,对于目前一些管理比较薄弱的环节,要积极查出来要并且进行解决,提出一个切实有效的解决办法,建立健全内部管理体制,实现高效的运行,进而对于农信社未来的发展有一个良好的推动作用。
农村信用社内部的职工素质以及内部电子新系统的现金都非常的落后,受多方面的因素影响,信用社的技术手段较为落后,导致了农信社的壮大受到影响。对此,我们可以加强对于内部的各级人员的管理和培训,逐步的形成因人为本的先进的思想观念,将队伍的整体素质提高,提升农信社的发展空间。
针对内部员工进行培训,采用比较正规的培训方式来进行培训,提高员工服务的质量和工作的效率。与此同时,银行内部也应该引进一些先进的技术人才,壮大农信社的实力,进而跟上新形势的变化。除此之外,我们还要结合农信社目前的发展情况来创造一些新的业务,而且也可以简化业务的办理流程,将工作的效率提高,同时保证资金充足,全面有效的实现“三农”的服务理念。同时也可以完善网点的配套设施,提高金融的服务质量。
中国农村信用社在发展改革的过程中,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其发展改革的道路仍任重而道远,在发展改革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3]。所以,我们要对农信社日常的工作进行不断的改进和总结,然后取精华去糟粕,推动农信社成为我国农业金融行业的重要力量。
[1]葛阳琴,潘锦云.农村金融发展困境、制约因素及其对策[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1):27-28.
[2]李鑫,王礼力,魏姗.农村金融区域发展差异及其影响因素[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01):2-5
[3]刘国胜.农村金融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J].河南农业,2013(1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