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综合开发投融资背景与路径探索与实践

2017-12-25 05:20:10朱海英东营区牛庄镇政府
新商务周刊 2017年5期
关键词:投融资现代农业融资

文/朱海英,东营区牛庄镇政府

农业综合开发投融资背景与路径探索与实践

文/朱海英,东营区牛庄镇政府

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农业综合内容的不断深入开展,使得原有的金融体系本身的融资能力已经不能有效地满足新农村建设需求与农业经济内容的扩充要求,在一定程度上还会对我国的社会稳定性造成阻碍。因此,只有加强对现代农业重视程度,让农业投资能够朝着多样化的渠道模式发展,才能提高自身质量,保障农业综合开发活动的投融资能力实现进一步的提高。农业投融资体系的建设,需要根据农业投资活动的实际主体地位,保障农业活动能够获得稳定的资金支持。在这个过程中,由于融资主体的职责与内容将会直接决定农业活动的开展质量,所以需要从这一内容出发,采取多样化的政策形式来引导市场可以推动农业本身实现进一步发展,促使经济效益可以根据国家的实际建设需求来满足经济内容的各个方面。将责任制度与发展制度结合起来,降低融资风险,吸引更多的资金投入到农业综合开发活动中来。

农业;投融资活动;综合开发活动;信贷门槛

就现代农业的发展现状来看,因投融资活动的困难,使得现代农业的开发资金难以注入,技术支撑也就无从谈起。其次,农业活动也会受到来自于自然环境的影响,呈现出生产活动的复杂性,若不能在农业生产活动中做到对投资内容的探寻、落实,生产周期也就会在现有的水平上不断延伸,导致现代农业的巨大损失。再者,农业项目的融资活动不同于其它产业内容,因其回报周期长,且融资难度大、市场风险高等特征因素的存在,导致企业与私人机构的投资兴趣较低。为此,文章通过对目前我国农业综合开发内容的背景与现状进行分析,发现了农业综合开发投融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探索到更为合适的金融融资路径,提高现代农业的融资能力,帮助现代农业能够在新的开发环境中达到良好的融资成效,推动综合开发活动的稳定进行。

1 农业综合开发投融资背景与现状

我国于1989年召开的“农业综合开发内容经验交流会”将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的定义进行了明确:根据市场实际内容,为了更好地提高经济效益,借助于先进科技,将国家投入作为主导来引导广大农民投身到现代化农业建设活动中去,加强对农业资源的高效运用,以此来实现农业的综合开发,促使经济效益、生态效益以及社会综合效益成为一个整体。

2 农业综合开发投融资现有问题

2.1 财政支农结构不科学。因财政机构自身的不足性,使得我国现代农业无法做到可持续发展。首先,农业生产活动对基础设施的依赖程度较高,因此,农业活动的财政支出在这一方面所受的影响较大,常年保持在总体的50%。特别是近年来,随着农业生产活动的开展规模不断扩大,其对农业基础设施的需求也在随之提高,导致我国的财政支出主要是对相关部门工作人员的经费满足。其次,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本身的财政需求在整体比重中的表现在不断降低,这是因为生产力与科技的发展带来的成本节约;同时,也是长期以来的农业基础本身在现代农业建设活动中有着不可忽视的积极影响,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农业生产活动的开展风险,也提高了农业活动的产出质量。最后,农业建设需要运用先进科技,但由于我国技术支持的不足,使得农业生产效率本身处于较低的水平,导致现代农业无法在真正意义上实现现代化建设。

2.2 农村资金外流。农村资金外流现象所带来的弊端随着农业活动的深入开展而愈发明显,其不仅仅是对农业金融体制的矛盾显现,也是农业建设活动难以做到稳定开展的关键影响因素,我国资金外流的表现如下:

2.3 信贷支持弱化。因为我国目前的金融机构业务较为单一,其所拥有的融资机制灵活度较低,伴以对融资法律的缺乏与农户经营活动价值的不足,且其投资风险较高,导致了金融机构对农业生产活动的资金支持较为局限。

3 农业综合开发投融资路径

3.1 优化财政投入策略。

3.1.1 增强农村信用社的主体地位,根据农信社财政管理政策内容的优势所在,让其能够满足货币发行的要求,发挥地方政府的行政作用,将农村信用社的财政影响力发挥出来,为其提供积极的财政帮助,做到对农村生产建设活动的满足。同时,将小额贷款内容进行完善,填充贷款活动的涉及程度,使其与农户联保贷款结合起来,增强农村信用社的服务水平,创新金融产品内容,增大资金投资力度。

3.1.2 注重对农业银行政策内容的丰富性,优化银行的服务内容,促使农业银行可以为农业生产活动带来经济支持与经济效益,强化银行的资金调控功能,做到对储备体系的建设,让贷款效益为农业生产提供坚实储备。

3.1.3 让银行的支农内容得以充分调动,将“三农”服务与农村优势发挥起来,引导更多的农业实效性政策得以发挥出价值。

3.2 促进直接融资。就目前而言,我国的融资体制还带有较强的传统意识表现,但其出现了从间接融资向直接融资的倾向。因此,它的市场规模更大,受市场的调控表现更强,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我国农业发展资金不足的情况。同时,金融机构的介入可以帮助农业企业借助于直接融资活动降低投资风险,提高工作的开展质量,在资本主义市场中实现直接融资,缩减了融资环节。当然,在这个过程中,需要以收益内容作为前提,来保障所采取的一系列工作措施可以满足定量分析的数学模型,从而在真正意义上规避可能存在的风险。

3.3 完善信用担保与风险管控机制。由于全球经济的发展滞缓,使得资本投资需要更为稳妥的制度保障。我国于2014年11月19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将融资环境的恶劣性进行了具体分析,针对于农业项目自身的特殊性存在,使得其在建设活动中主要从以下方面来为其提供支持:

3.3.1 建立专业的农业担保机构。我国的人民银行、银监机构以及地方担保部门需将农业担保任务作为自身的工作内容,让其可以在真正意义上落实到位,相关部门应当做到对其的及时监督、管理。

3.3.2 政府加强职能表现,建立专门的帮扶基金。通过专业机构的科学运作,为农业生产活动提供有效帮助,让基金内容可以按时发放,做到良性运转,增强政府的资本效益。

[1]林仁金,游建章,张文棋等.关于农业综合开发财政资金与贷款资金配套投入问题的若干认识[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3(3):16-21.

猜你喜欢
投融资现代农业融资
融资统计(5月24日~5月30日)
融资统计(5月17日~5月23日)
“用好现代农业科技,多种粮、种好粮”
今日农业(2022年13期)2022-09-15 01:18:00
现代农业离不开化肥
今日农业(2021年19期)2022-01-12 06:16:34
砥砺奋进 打造现代农业强市
今日农业(2021年14期)2021-10-14 08:35:24
现代农业
融资
房地产导刊(2020年8期)2020-09-11 07:47:40
融资
房地产导刊(2020年6期)2020-07-25 01:31:00
投融资关注榜(2019.6.16-2019.7.15)
商界评论(2019年8期)2019-09-23 18:56:00
6月投融资关注榜(5.16-6.15)
商界评论(2018年7期)2018-07-11 16:4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