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营市区位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的思考与建议

2017-12-25 05:20:10时泽霞东营市投资促进局
新商务周刊 2017年5期
关键词:东营区东营市东营

文/时泽霞,东营市投资促进局

东营市区位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的思考与建议

文/时泽霞,东营市投资促进局

区位优势即区域的综合资源优势,即某一地区在发展经济力-面客观存在的有利条件或优越地位,主要由地理位置、自然资源、交通环境、产业聚集、劳动力和国家政策变化等因素决定。随着区域发展、竞争的加剧,任何-个地区都十分强调自己的区位优势,注重将区位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正确定位东营区的区位优势,对于发挥区位优势要素作用,整合发展资源,激活发展要素,创优发展环境,促进区位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至关重要。

东营区;区位优势;经济优势;区域发展

东营市东营区处于黄三角的核心区域和中心地带,在黄河三角洲开发建设中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蕴藏着巨大的发展潜力。如何发挥好区位优势,抓住双重机遇乘势崛起,对推进“黄蓝”两大国家战略建设具有重大意义和深远影响。

1 区位优势的定位

1.1 地理位置优越。东营区东临渤海,西依黄河,地处河海交织带,距省会济南220公里,距首都北京450公里,是环渤海经济圈和山东半岛城市群的重要沿海城市。作为黄河三角洲的中心城市,在“黄蓝”两大国家战略的双轮驱动下,这里必将像莱茵河三角洲的鹿特丹、密西西比河三角洲的新奥尔良、尼罗河三角洲的开罗,以及长江三角洲的上海,珠江三角洲的广州、深圳一样,崛起一座现代化的大都市。

1.2 政策环境优良。东营是山东省唯一同时被纳入“黄蓝”两大经济区的地市,叠加效应赋予了东营更多的优惠政策和发展机遇,东营己成为全世界瞩口的焦点,己经具备了集聚生产要素、吸引各方投资和辐射周边、带动区域发展的良好区位条件。在“黄蓝”两大国家战略的带动和影响下,SK集团、恒大集团等世界500强企业纷纷抢滩中心城区。

1.3 发展资源丰富。东营区是市委、市政府和胜利石油管理局、石油大学、东营军分区的驻地,是全市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具有相对集中的城市公共资源,驻区高校的人才智力资源,40多个独立核算的油田二级单位的合作资源,区域发展要素比较完备,合作共建空间巨大。

1.4 基础设施完备。境内交通四通八达,东青高速、荣乌高速横贯南北,与北京、上海、深圳等高速公路主十线相连。

2 制约瓶颈和不利因素

东营区在黄河三角洲开发建设中区位优势明显,但放眼整个黄河三角洲地区,放眼其它大江大河三角洲中心城市,还存在许多制约瓶颈、不利因素和承待加强的地方。

2.1 城巾规模小,带动区域发展能力弱。大江大河三角洲是国际化大都市崛起的摇篮。从区位上讲,东营区是黄三角中心城市一东营市的中心区,但受客观规律和历史形成原因,城市规划建设水平不够高,缺少文化内涵和鲜明特色,城区人口仅有70万,外来流动人口仅有10万,加上城镇间隔比较远,人口稀疏,城市辐射带动力不够强,与国家战略的实施极不相称。

2.2 经济总量小,综合竞争力还不够强。与黄河三角洲其他县区相比,东营区的综合竞争力并不十分突出,经济总量、产业结构、企业规模等相对偏弱。2010年,东营区实现生产总值234.4亿元,与邹平县的538亿元、广饶县的456亿元相比,悬殊较大;完成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573亿元,排在黄河三角洲19县(区)的第10位,而广饶县则完成1717亿元,垦利县完成980亿元。

2.3 产业层次低,缺少人型企业集团。东营区因油而建、因油而兴,是一个典型的资源型城市,传统石油炼化行业在经济结构中的占比较大。虽然石油装备制造业日渐壮大,但存在园区规划建设层次低、大企业集团少、产品结构雷同、研发力量不足等问题。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离高端高质高效的

口标还有很大差距。

2.4 人力人才资源缺乏,科研创新能力尚待提高。虽然区域科研实力较为雄厚,但主要集中在油田和石油大学,且主要为油气勘探、开发等服务,非油领域的科技创新和研发能力较弱。今年,中国石油大学总部迁至黄岛,80%的师资力量流失,这对东营来说是-巨大损失。加之全区人口少,本地劳动力资源不丰富,且劳动力素质结构不合理,致使人力、人才都比较匾乏。

3 对策建议

3.1 育龙头,建设黄河三角洲的现代化中心城市。作为中心城区,搞好城市建设是最大的优势,也是最大的亮点。一是抓好中心城建设。以打造黄河水城为契机,加快“东扩、西疏、南展、北延、中优”,拉开新的城市发展框架。二是抓好中心镇建设。进一步明确四镇空间布局、发展定位、功能区块、产业特色,积极与中心城区融合对接,实现优势互补、错位发展。逐步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努力将各镇打造成为联结城乡、-体发展的重要节点。三是抓好新型社区建设。加大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力度,积极实施合村并点和旧村改造,进一步优化村庄布局。

3.2 调结构,打造中国石油装备产业基地和黄河三角洲现代服务业基地。一是中国高端石油装备产业基地。充分发挥地处油田腹地的优势,依托东营胜利经济开发区,大力发展高端石油装备制造业,进一步巩固中国石油装备产业基地的地位。重点抓好以“一馆五中心”为主要内容的国际石油装备贸易与技术服务中心和科瑞高端石油装备产业园建设,打造引领石油装备产业发展的高端平台和国内一流、世界知名的高端石油装备产业基地

3.3 聚合力,深化油地军校合作共建。油地军校共建是中心区的独特优势所在。牢固树立“一盘棋、一条心、一家人”意识,加强沟通协作,找准工作切入点和突破口,齐心协力推动建设发展。

3.4 引人才,奠定科学发展率先发展的基基石。人才是一座城市、-个地区繁荣兴旺的决定力量,是实现科学发展、率先发展的希望所在。一力一面,发挥好本土人才优势。东营区各类高校、科研机构较为集中,要充分发挥这一优势,依托东营胜利经济开发区、石油大学科技园胜利园区、新型农民创业园等载体,推进科技成果产业化。

3.5 造环境,提升中心城区的承载力和知名度。一是在生态文明建设上下功夫。以全国环保模范城市复核验收和创建国家园林城市、省级低碳生态示范城市为契机,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突出抓好“三网”绿化、水气污染治理、社区集中整治等重点工程项目,努力打造宜业宜居的生态环境。二是在创优投资环境上下功夫。加强行政效能建设,进一步规范行政审批事项,简化审批程序,提高审批效率。优化创业投资环境,对重大产业项目和基础设施项目实行特事特办,做到管理上“远距离”、服务上“零距离”。

猜你喜欢
东营区东营市东营
东营市智能信息处理实验室
东营市禾成化学科技有限公司
模具制造(2022年3期)2022-04-20 09:17:10
东营市禾成化学科技有限公司
模具制造(2022年1期)2022-02-23 01:13:30
东营市禾成化学科技有限公司
模具制造(2021年10期)2021-11-20 09:50:44
东营市东营区推行“互联网+政务服务”模式的实践与思考
机构与行政(2018年5期)2018-09-15 07:10:08
东营市东营区推行“四社联动”创新基层社区治理模式
陕西青年作家采风团走进山东东营
山东东营黎宁化工有限公司
西部皮革(2015年22期)2015-02-28 18:15:16
东营区棉花生产情况分析及发展建议
山东农机化(2015年6期)2015-01-03 08:09:40
浅谈东营区人力资源开发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