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2017-12-25 02:18:19
新商务周刊 2017年14期
关键词:虚无主义思潮革命

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文/王琼英 李荣,山西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现今,历史虚无主义思潮正以一番新的态势席卷而来,给社会尤其是大学生的思想造成了严重影响,也对我国社会主义道路建设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冲击。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再次泛起深受国际国内环境影响,大环境为其提供了存在条件。国家在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新问题,社会矛盾尖锐化,亟待解决。历史虚无主义乘虚而入,利用各种形式的变异体,解构历史,企图瓦解中国共产党的理论根基及现实基础。

历史虚无主义;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继文化大革命之后再次泛起,其表现形式更为多样化,隐蔽性更为隐秘,来势更为猛烈。假借各种外衣,否定中国革命、否定中国共产党建设以来的成就,企图消减主流意识形态,以此来实现自身政治诉求。尽管如此,也依然不可掩盖其唯心史观的本质特征。但与此同时,也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严峻挑战。大学生作为高知分子,是社会未来精英。但由于自身及外界因素等的影响,极易陷入历史虚无主义思潮漩涡。因此,我们有必要对其进行引导,加固其政治信仰,充实其理论知识,提升其历史素养,使之成为最可靠地社会主义接班人。

历史虚无主义本质上是唯心史观,不尊重客观事实,任意裁剪历史,企图以“反思历史”为名,否定中国革命,否定毛泽东及一些历史人物,否定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以及建国以来的成就,以此来实现自身政治诉求。大学生作为祖国的希望,民族的未来,理应做好社会主义事业的可靠接班人。可是大学生由于受自身局限性因素的影响,是非辨别力不强且易于接受新鲜事物,历史素养不够,没有形成系统的理论知识及正确的历史观。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由于自身表现形式繁多,有着高度隐蔽性、片面性和强烈的政治诉求等一些列特性,使得大学生极易受到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侵袭并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影响,冲击着他们对中国共产党的政治信任、对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认识以及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切认同。如若任由此发展,必然会瓦解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动摇其对共产党的信任、对社会主义发展的信心以及对实现共产主义社会的坚定信念,甚至带来亡国灭种的可能。

《求是》一书中发表的《对历史的自觉自信是抵制历史虚无主义的基石》一文中指出:政治上的表现,如“否定革命论”,贬低革命对于中国现代化的解放意义,认为革命完全是破坏性的和错误的;史学上的表现,如“侵略有功论”,认为帝国主义侵略是西方各国送给中国的近代文明礼物,鼓吹中国的现代化应该通过追随殖民帝国来完成;文艺上的表现,如“宏大解构论”,在解构革命历史小说中的宏大叙事时,对历史事实采取了戏弄和逃避的姿态,对某些反派历史人物随意翻案,或对历史人物进行戏说,并把重大历史事件的发生归结于各种离奇的因素。由此可以看出,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为此我们应提高自身警惕。

《科学地研究、宣传党和人民光辉的斗争历史— —兼评历史虚无主义思潮》一文中指出:“我们之所以要对历史虚无主义思潮保持警惕,是因为如果听任这种思潮泛滥扩大,就会把人民革命的历史、共产党的历史、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历史都糟蹋了、丑化了,那么,坚持人民革命的成果、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坚持共产党的执政地位和领导作用也就会失去基本的历史依据,由此可能导致何种严重的政治后果,是不言自明的。”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三方面:历史观、政治信仰以及社会主流价值观。历史虚无主义思潮扰乱大学生的科学历史观,一方面表现在影响大学生历史学习的目的和意义。另一方面历史虚无主义以随意“恶搞”、“戏说”历史的形式传播观点,误导大学生对历史产生错误认知。对政治信仰的影响表现在:一方面否定中国革命历程和建国历程,一方面否定建国后的改革开放历程,受其影响部分大学生容易失去对党和政府的信任度;另一方面有的大学生甚至被一些境内境外的西方敌对势力利用,大力推崇西方国家的价值观,对党的大政方针政策进行否定。影响大学生主流价值观:大学生三观尚未形成,极易受到不良思想的影响。价值观念的正确与否,直接制约和牵制着我们对客观事物的判断和评论,它也影响着我们国家乃至民族的价值导向。通常我们说有什么样的历史观就会有什么样的人生观、价值观,对历史问题、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现象的理解,直接影响到对今天一些事件、人物、现象价值的判断。如果把历史的事实颠倒,不能从历史的经验中获得教训和帮助,必将导致是非、荣辱、美丑的价值观颠倒混乱,势必会导致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混乱。由于缺少正确价值观的引导,对未来产生疑惑,势必也会使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普遍缺乏积极进取的目标和动力。

所以“我们要把握好大学生思想状况的积极、向上的良好态势发展,对于诸如道德观念滑坡,价值观念带有明显的功利性和实用性等问题不可小觑”。长此以往,必然严重影响大学生的三观塑造,危害大学生的身心健康,不利于大学生成长。

[1]梁柱,历史虚无主义评析[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10

[2]梅荣政,杨瑞,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泛起与危害[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0,(1)

[3]冯兵,近年来国内历史虚无主义研究现状与前瞻[J],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16,(4)

[4]梁柱,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泛起、特点及其主要表现[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3,(10)

[5]高奇琦,段钢,对历史的自觉自信是抵制历史虚无主义的基石[J],求是,2013,(1)

王琼英(1992.08—)女,山西临汾人,山西财经大学2015(马克思主义理论)学术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创新与发展研究。

李荣(1993.04—)女,山西太原人,山西财经大学 2015(马克思主义理论)学术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创新与发展研究。

猜你喜欢
虚无主义思潮革命
春秋时期重民的社会思潮
举旗亮剑遏制和反对历史虚无主义
坚定道路自信 理直气壮 抵制历史虚无主义
油改水革命谁主沉浮
上海建材(2017年5期)2018-01-22 02:58:52
从回归温柔敦厚到走向天马行空——当代文艺思潮的一种转向
名作欣赏(2017年25期)2017-11-06 01:40:12
必须认清历史虚无主义的本质
革命人永远是年轻
粉红革命
Coco薇(2016年2期)2016-03-22 16:48:47
论20世纪初年的“兴女学”思潮
“文革” 后期的民间批判思潮(1968~19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