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资产审计的难点及对策

2017-12-25 02:18:19
新商务周刊 2017年14期
关键词:资产人员环境

不良资产审计的难点及对策

文/彭博 朱梦芸 张凯淇 杨雪梅,西华大学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进步,我国的企业改革日益加深,各界对企业资本的各种状况和资本运营质量日益关注。一些企业的资本已经变成无法实现或无法全部实现的“不良资产”,这些资产的存在,严重影响了企业的资本运营质量以及企业资本的真实性和完整性。为改变这种现状,本文基于目前的审计环境,揭示企业的不良资产情况,并就不良资产审计的难点及对策提出相关的思考。

不良资产;审计;难点;对策

1 不良资产的范围及现状

1.1 不良资产的范围

根据相关行业的实践以及相关人员对不良资产的理解,我们了解到在应收账款、存货、对外投资等方面极易产生不良资产。在应收账款方面,不良资产以长期未发生变动、极少回收、极有可能损失等形式存在,在存货方面,不良资产以积压、淘汰、质次、价高的变现价值损失的滞留货存在,而在对外投资方面,不良资产主要表现为投资企业发生严重的经营亏损,出现资不抵债却仍在经营等状况。另外,在一些其他的方面也有可能存在不良资产,如一些遭到淘汰的固定资产。

1.2 不良资产不同于不实资产

不良资产是不实资产之外的阻碍企业提高资本运营质量的又一重要因素。不实资产是企业的资产没有按照制度规定进行核算或是核算错误、徇私舞弊造成的财务账面严重失真的这一部分资产。而我们讨论的不良资产是那些在账面上表现为资产,但实际上已失去其实现价值或是无法实现其价值,根据现有手段和政策不能确定企业资产损失额或调整企业损失的那部分资产。在目前的审计环境下,不良资产和不实资产是企业资产真实度和企业资产运营质量的两个重要的审计因素。对于不良资产,由于它对企业运营质量影响巨大,在加上目前的审计环境无法对其进行明确的界定。因此,如何突破对不良资产的审计成为企业提高资产运营质量的关键。

2 审计确认不良资产的难点

2.1 会计信息失真问题严重。

在一些实际的审计过程中,我们发现在有些企业,由于业务的交叉性,在最后做统计的时候,企业人员会针对某一对象提交两套或两套以上的数据不同的会计报表和统计报表。这种做法严重扰乱了审计人员的统计思路,使数据的统计审核失去了应有的严肃性、可靠性。但实际上这些现象是受我国当前的经济形势、经济秩序等各种因素影响的,不受审计人员的控制。例如:1、监督乏力。由于在目前的经济环境下,我国有相当一部分企业的发展形势不景气,为了稳定企业领导、职工工作的热情和积极性,国家和社会放宽了对相关企业的管理,监管部门只对一些具体的问题进行管理,而对一些隐藏的违纪违规的行为不予追究,执法力度不够导致了一些企业不顾执法者的警告做出越轨行为。2、企业生存的需要。一些企业因为一些原因为员工发工资都成为难题,以这样的实际情况去向银行贷款是很难的,为了解决一些实际的困难,一些企业不得不编造盈利或持平的报表来获得银行的“接济”。

2.2 对不良资产的认定受制于外界诸多方面

审计过程受外界各种各样因素的控制和影响,导致审计人员很难正确认定企业的不良资产。如在审计不良应收账款时,不良资产的认定过程需要被审计单位以外的相关单位的协同合作。但在实际的商业环境中,企业在市场经营活动中的信用普遍较低,一些审计方法没办法实施和应用。导致审计人员对企业的一些资产的优良没办法进行确切的审计。

2.3 缺乏政策依据

由于现行会计政策是审计确认不良资产时必须遵循的依据,但现行会计政策在某些方面由于过度考虑国家税收方面的原因,未能对企业的一些可能出现的不良资产进行合理有效的会计处理,使得不良资产在企业账面上不断的积少成多;另外,也使得审计人员在审计过程中对不良资产的认定由于缺乏相关依据使其合法性受到质疑,成为审计人员审计不良资产的一个阻碍。

2.4 不良资产本身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

对不良资产的审计一般会存在一定的时效性,可能在当前环境下审计结果是不良资产,但也不排除环境、条件发生改变后转化成良性资产的可能。这种不良资产动态变化的存在,使得审计认定企业资产是否优良、是否存在损失带来了极大的不确定性,从而导致审计结果不被企业轻易接受,严重影响了审计结果的权威性。

3 不良资产审计的对策

3.1 立足于长远。

企业的资产审计并不是审计单方面做好就能完成的。只有从根本上解决不良资产审计中的难点,通过综合整治社会回家秩序,完善规章制度,通过各有关方面的努力,改善商业运营中的信用环境,从根本上杜绝不良资产的产生。即使在日常中产生了不良资产也能够通过审计得到确定,避免不良资产的积少成多,促进企业资产运营质量。

3.2 着手制定和完善有关制度,创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

首先,建立并完善企业承诺和保证制度,强化会计责任。这对解决审计过程中限制不良资产的因素具有重要意义。其次,企业需要不断完善审计准则和会计制度,允许审计部门应用现行会计政策之外的其他审计方法来审计企业的不良资产。最后,完善会计报表制度,在会计报表中增添应收款情况表和存货状况边作为附表,便于对企业的不良资产进行正确的审计。

3.3 实事求是地对待审计结果

对不良资产的确认,审计人员要特别注意,一方面要全面揭示企业资产状况,另一方面也要兼顾经营者与所有者的情绪,使两者都能在经济责任的立场上接受审计结果。要特别需要注意的是:由于企业不良资产的确认没有相关的法律法规明确,所以审计人员在审计过程中要保持严谨的态度,并将结果实事求是的用严谨的语言进行表达,尽可能做到对企业的不良资产进行正确的审计。

[1]聂雷,门韶娟.浅议无形资产审计风险的防范[J].现代商业.2017(22)

[2]俞平.政府性资产审计初探[J].现代经济信息.2014(05)

[3]李凤敏.浅议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和内部审计[J].中国市场.2017(24)

[4]袁芳.推进内部审计整改工作的思考[J].财会学习.2017(15)

[5]李惟一.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财会学习.2017(15)

[6]杨进,向炜.高等院校国有资产审计监管路径探讨[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3(05)

猜你喜欢
资产人员环境
灵活就业人员参保如何缴费
工会博览(2024年8期)2024-03-31 03:53:14
长期锻炼创造体内抑癌环境
一种用于自主学习的虚拟仿真环境
孕期远离容易致畸的环境
让刑满释放人员找到家的感觉
人民调解(2019年2期)2019-03-15 09:30:54
环境
轻资产型企业需自我提升
商周刊(2018年19期)2018-10-26 03:31:24
央企剥离水电资产背后
能源(2017年7期)2018-01-19 05:05:02
关于资产减值会计问题的探讨
现代企业(2015年4期)2015-02-28 18:49:30
急救人员已身心俱疲
中国卫生(2014年5期)2014-11-10 02:1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