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君
大数据时代教育信息化的困境与突围路径
◎方君
最近几年,随着互联网在我国的迅猛发展,信息的传递速度与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互联网的迅速发展也推动了大数据的广泛应用。在大数据时代,如何让信息化推动教育改革,提升教育质量,是教育研究中的一个热点。尽管教育信息化的程度在不断提升,但是在教育中我们始终要坚持以人为本。
计算机、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为信息化技术融入教育带来了很多便利,但同时教育信息化也面临着诸多挑战与考验。在大数据时代,如何科学有效地让信息化服务于教育,提升教育并最终带来教育的转变与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成为了各高校所面临的一个新课题。
信息化使教育的传授与更新出现问题。计算机、互联网的推进,带来了知识更新速度的提升,这使得教育过程中的知识传承无法跟上时代的发展。在大学课堂中所应用的教材内容,可能已经更不上最新的技术、知识的更新尤其是通信与计算机这样的专业。这就出现了教材中的内容与社会实际需求不对称的现象,学校培养出的人才无法满足社会的实际需求,造成了人才与教学资源的浪费。
信息化对教育的方式提出了新的要求。移动互联时代的到来,使人们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通过网络找到自己需要的信息,这就给教学的方式带来了新的挑战。以前上课的时候,老师可以只根据教材的内容来安排课堂内容,而在互联网普及的今天,知识获取的手段多种多样,这就要求课堂教学的方法也要进行改革,融合信息化的知识内容,改革教学方式。 如何让教师充分利用大数据的信息,了解学生的兴趣知识点,进行课堂设计,实行因材施教,提高教学效果,这都对教师和整个高等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
信息化使思想教育出现了新的难点。思想教育对大学生十分重要,它关系到学生人生观世界观的形成。在大数据时代,学生可以通过网络接触到各种信息,网络知识丰富了学生的眼界,还使学生收获了更多的知识。但是,这些信息也不全是好的,里面也有一些负面的东西、比如诈骗、暴力等,这些都是各高校思想教育的新的挑战。因而有效的结合线上与线下的政治教育来引导学生科学、健康的利用好网络,合理地避免一些不良信息对传递及对学生思想的不利影响,尤为重要。
信息化时代同样坚持人本宗旨。教育就是把社会价值与自身价值合理的结合到一起,它的最根本的性质还是要以人作为根本。无论信息化技术如何变化,服务教育,改革教学方法,提升教育质量的理念确是核心。人才是教育过程中的主体,学校在传承人类智慧过程中营造了一个环境。利用信息化,重视教学质量,整合网络资源,使用比如翻转课堂的形式将微课、慕课融入教育教学,最终提升教师教育教学的理念,提高学生学习的效果,这是教育始终应该坚持的核心。
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教育是一个比较复杂的过程,学校不但要让学生掌握相关的知识与技能,还要充分地考虑到教书育人的责任,使学生在学习期间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与生活方式。互联网的高速发展使得信息传递变得越来越快,不过,信息的传递的过程是无序的,没有选择的老师要让学生自主对信息进行选择,摒弃掉不好的信息,树立良好的世界观、人生观,陶冶自己的情操的同时学好专业上的内容,使自己的专业知识与品德一起提升。此外,学校还要在规章制度的制定上花一些心思,使学生不但可以学好专业技能还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使学生能德智体全面发展。
同步更新教育内容。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背景下,教材中的内容已经无法跟上社会科技的发展,很多教材中的讲的是很多年前在社会中应用的知识,在这种情况下,高校在教育的过程中就更应该重视基础知识。基础知识是学生进入社会参加实践的根基,是一切新技能的基础。老师应重视教学过程中基础知识的讲解,除了基础知识,教师还要充分利用信息化带来的好处,多了解学科的最新研究与发展趋势,并把这些新的动向分享给学习,开拓学生的视野,使他们明白本专业的发展方向,更好地掌握本专业的相关知识。
选择适应时代的教育方式。教学方式都是在随着社会科技的进步在不断变化的,不同时代的教育方式有着自己独特的特色。互联网的发展,计算机的高度普及使现在的教育方式变得更多,网络课程的出现给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学习机会,信息化的出现给教师和学生创造出了更多的机会,但也出现了新的挑战,课程的开展变得更加困难。什么样的教学方式才能使学生的需求得到满足,成为了教师需要思考的新问题。通过互联网,学生可以在网上找到很多自己想要的答案与知识,所以,老师在信息化时代的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学习方式与能力的传授,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而自己扮演一个引导者的角色。而且老师还要引导学生主动加入一些社团活动,注重人际关系能力的培养,提高他们的综合能力,以便毕业后更好地适应社会。
社会在不断的进步,我国的各项科技也在不断的发展,要想跟上时代的步伐,就需要不断地了解新的知识、不断的提高自己的能力来适应这个不断变化的社会。大数据时代为我们带来了信息化的便利,但对我们也是一种新的挑战。不过不管时代怎么变化,教育的主体还是学生,“以人为本”的宗旨是不会变的。各高校是传播知识与技能的主战场,所以高校要在明确教育本质的同时,不断的研究怎样才能培养出对社会发展更有利的人才,怎么样才能让自己培养出的人才更适合当前社会的需求。在信息化高度发展的今天,要充分利用好网络,使学生的专业与品德方面更好的发展,做到人本与信息共同发展。
本文为2016年安徽省高等学校质量工程项目“创艺工匠创客实验室”(项目编号2016ckjh223),2016年安徽省教学研究项目“UI设计课程评估体系研究”(项目编号2016jyxm1128)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芜湖职业技术学院艺术传媒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