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范海燕,四川创立信息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共享经济有好几个名称,比如合作消费、协调消费等,但其本质是对某一事物的使用权进行多人共同享有。其本质是整合线下的闲散物品、劳动力、教育医疗资源。有的也说共享经济是人们公平享有社会资源,各自以不同的方式付出和受益,共同获得经济红利。此种共享更多的是通过互联网作为媒介来实现的。
其实,要是将共享经济拆分,只说其“共享”,这种社会性行为已有非常悠久的历史。传统社会中,人们在生产活动中相互借用生产工具或共享一个生产经验的信息、以及邻里之间互借生活用品,都可以算是一种形式的共享。只是这种共享具有非常大的约束性,比如实物或信息的共享是受制于空间的限制的,只能仅限于人们所能触及的空间之内;还有,这种共享的建立是有一定前提条件的——共享双方需要有一定的信任关系才能达成。
而我们今天所说的共享经济,对于它的发展,笔者主要从三个时间段进行简单概述:一是2000年左右,伴随着互联网web2.0时代的到来,各种BBS、网络社区、论坛贴吧开始出现,网民们在网络空间上开始向陌生人表达观点、分享信息。但网络社区基本以匿名为主,社区上的分享形式主要局限在信息分享或者用户提供内容,而并不涉及任何实物的交割,大多数时候也并不带来任何金钱的报酬。其次是2010年左右,随着国外一系列实物共享平台的出现,共享开始从纯粹的无偿分享、信息分享,走向以获得一定报酬为主要目的,基于陌生人且存在物品使用权暂时转移的“共享经济”。
曾经,我们会将共享经济简单地理解为以获得一定报酬为主要目的,基于陌生人且存在物品使用权暂时转移的一种商业模式。但经过这些年的不断发展演进,共享经济一直未被时代所淘汰,这更向世人体现出共享经济的深厚底蕴,笔者翻阅多部相关书籍,对共享经济的特点进行了如下总结:共享经济包括一个由第三方创建的、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市场平台。这个第三方可以是商业机构、组织或者政府。个体借助这些平台,交换闲置物品,分享自己的知识、经验,或者向企业、某个创新项目筹集资金。经济牵扯到三大主体,即商品或服务的需求方、供给方和共享经济平台。共享经济平台作为连接供需双方的纽带,通过移动LBS应用、动态算法与定价、双方互评体系等一系列机制的建立,使得供给与需求方通过共享经济平台进行交易。
介绍完共享经济的概念后不得不进一步阐述一下共享经济的本质:整合线下的闲散物品或服务者,让他们以较低的价格提供产品或服务。对于供给方来说,通过在特定时间内让渡物品的使用权或提供服务,来获得一定的金钱回报;对需求方而言,不直接拥有物品的所有权,而是通过租、借等共享的方式使用物品。那共享经济是如何形成的呢?首先我们可以追溯到19世纪,那时候物资很匮乏,很多东西都是公共所有,人们一般不会对于某个物品进行你的、我的的区别,大家的物品都是公用的,而且基于人们之间的相互信任,因为只有相互的信任才能让这种公有制的行为维持下去。
但随着时间的推进,到了20世纪,物资开始有了盈余,这时候就出现了私有制和个人所有制,同时随着人口都涌向了城镇,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发生了变化,人们开始渐渐变得陌生和冷漠起来。
而现在呢,物资依然有盈余,某些东西开始闲置下来,但人们的需求开始变的多元化起来,很多需求得不到满足,这时候共享经济就作为一种解决办法又被推行了出来,与此同时,随之改变的还有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随着共享经济的推出而又变得相互信任起来。举一个笔者亲身经历过的例子吧,早时风靡的网络游戏,因为网络和计算机在我国还处于起步阶段,那个时候可能好几个小伙伴都挤到一个朋友家中,围着一台电脑玩;后来,社会发展了,人们的生活水平也提高了,大多数家庭都购置了自己的电脑,这个时候玩游戏,也就出现了你在你家玩,我在我家玩的情况;前者就是狭义共享经济的概念,当出现后者,彼时,人与人之间的联系、互动也就相应的减少了;但到了现在,当人们发现仅仅是自己一个人是多么的寂寞,遇到问题也不可能完全由自己独自解决。这个时候的人们又会主动改变生活模式,邀请少量的朋友、不同的朋友来家中跟自己一起娱乐,在娱乐中其实也就是开始了另一种共享经济。
共享经济的发展是需要有平台的支撑,并不是说我们随随便便嘴上喊一句“共享,共享”就能形成真正的共享经济的。那共享平台又是怎样产生的呢?一般来说,有这么几个阶段:
1.寻找资源过剩的领域。这是什么意思呢?所谓共享,有一个先决条件,那就是共享主体对共享物有盈余。无论是时间、物品还是知识,只有它们出现盈余之后,共享主体才会将它们共享出来。所以我们说资源过剩是一切共享经济的根基,如果没有这个先决条件,其他都是无效的。
2.搭建一个共享经济平台。平台,在这里,共享经济没有限定有关平台的要求。一般来说,我们可以通过网站二级域名架设自己的网站平台、可以通过开设论坛、开通贴吧、开发手机软件等在互联网上建立虚拟平台。但如果你是一名不怎么上网,或者对网络不熟悉的人,那也不是没有建立平台的办法。比如有些地方会举办“跳蚤市场”——即将自己不怎么用的物品,如衣帽、书本、家用小电器等都拿出来,放在小区、公园的某块区域,让过往的行人对这些共享物各取所需。其实,这也是一种共享经济,只不过这种方式起到的共享效率不高,能够起到的共享效果仅限于过往的一部分人。而要是能够通过网络,如淘宝的咸鱼APP,那将能无限量扩大共享范围,极大的提高共享效率。
3.获得预期回报。共享经济说到底也是经济模式中的一种,共享物资不代表无偿奉献物资。共享主体将物资贡献出来也是想要得到相应的回报,这种回报不一定是金钱上的体现,可以是等价物的互换、技术支持甚至只要一句“谢谢”。
所以,我们说要想实现共享经济,就必须要有一个共享平台。有了平台,才能将过剩的产能在这个平台上进行共享,通过共享,人们也就能够获得相应的需求。这是一个互利互助的社会行为。
如果从国家经济发展的角度来说,共享经济也有着它的用武之地。金钱是任何一个国家发展壮大必不可少的元素,共享经济对金融业有着巨大的驱动作用。“钱”的共享可以促进社会财富流动,提高社会财富的循环效率,扩大人们消费需求,满足更多人的利益。在这样的前提下,提供金融服务的专业的持牌机构,需要转型为基于互联网的信息提供平台。就是消除资金提供方与资金需求方之间冗长的中介环节,让双方最直接地交易。
共享经济虽然在社会的各个层面都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在某些方面确实起到了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作用。但我们也不能盲目乐观,毕竟事物的两面性决定了共享经济也有它的弊端,至少在我国的发展中确实也暴露出了这样那样的问题:
一是共享经济用户素质有待提高。共享单车损耗率超过5%,共享马扎投入市场一天丢失一半,共享雨伞最终成“藏伞于民” 。这些问题屡见于报端。
二是我国国家信用体系不完善,仍需进一步发展。共享经济是将物品所有权和使用权分离,如果用户不互信,共享就很难。我国早就已经着手建立公民信用体系,比如信用低的客户,在银行就很难办到贷款。共享经济其实也应该建立在这种信用体系上,而且这种信用体系还需要不断完善发展。如果仅仅靠公民自觉,共享经济想长足维系人们之间的共享关系还是有一定困难的。
三是监管滞后。《中国分享经济发展报告2017》指出,中国共享经济面临法律法规不适应新业态,公共数据获取渠道少、成本高,统计监测体系亟待完善等问题。
青岛大学经济学院易教授认为,我国政府应该为共享经济发展投入更多精力和资金,对不规范行为通过法律及政策加以制约。
目前,新模式层出不穷,在供给端整合线下资源,在需求端不断为用户提供更优质体验。共享经济能促进生态型经济的形成,进而可为国家的经济改革与战略目标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但是,资本逐利的本性可能异化共享经济的理念,挑战现行的制度和秩序。所以我们必须客观理智地看待共享经济,政府也应探寻符合市场规律和现行制度的发展模式,趋利避害、因势利导,让共享经济更好地助力我国的经济发展。
[1]“开门吧”APP,要做联合办公版的Airbnb.人民网.
[2]共享经济的中国机会与考验.中国新闻网.
[3]世界分享经济高峰论坛立足中国,走向世界.中华网.
[4]倪云华,虞仲轶.共享经济大趋势[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6.
[5]刘国华,吴博.共享经济2.0:个人、商业与社会的颠覆性变革[M].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2015.
[6]斯特凡尼.共享经济商业模式:重新定义商业的未来[M].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