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凤玲
(七台河市第五小学,七台河 154600)
精设有效提问对打造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作用
国凤玲
(七台河市第五小学,七台河 154600)
小学语文教学;精设有效提问;作用
说起课堂提问,我们是再熟悉不过了,这种传统的教学手段是我们课堂教学中使用最频繁的一种教学组织方式。课堂上的问题应该是教师在备课时根据学生年龄特点、认知水平以及对教材的理解和确定的教学目标、方法设计的。还包括少量根据课堂教学实际情况的随机问题。要使学生自主地发展,这些问题就要充分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精心设计的问题,往往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拨动他们思维的琴弦。在大力倡导教学互动、师生对话的新课程背景下,我们在语文课堂上的提问则成为衡量教学有效性的重要标准之一。
一篇文章少则几百字多则上千字,就训练点而言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同时由于我们的教师对文本的重点与非重点处都“敲击”得太多、太碎,导致问题过于精细化、烦琐化。不是说这些琐碎的问题一个都没有用,而是因为太多、太小,使学生疲于应付教师的问,而忽略了对课文的品读、感悟。记得我曾在一本杂志上看到过一位教师在教研员的指导下,将一节课准备的20多个问题,删减为5个,有的问题合并了,有的问题变为语言训练,有的问题成为读书活动,结果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所以课堂提问不宜过多。精当的提问,应符合教学的需要,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并启迪思维。问题的落脚点应是:理解的困难处,即学生利用已掌握的旧知理解不了的地方;课文的关键处,即揭示课文中心的重要部位,往往有问题可问;课文与常规说法不同的地方,这些地方往往是作家用心良苦之所在,需要着力推敲;文中的矛盾处,也是作家着力推敲的地方,如《鸟的天堂》,前边的“鸟的天堂”用引号后边不用,就需要问个究竟;课文的重复处,如《林海》中的“亲切”“舒服”重复三次。
像紧扣教学重点为基点精选关键处提问为例,它可以改变课堂教学胡子眉毛一把抓,重点不突出现象,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变“以讲为主”为“以读为主”,可以克服满堂问的缺点,切实做到“教师主导,学生主体”。但要注意,紧扣教学重点提问,提了的问题,一要少,要直指要害;二要精,要有利于学生思考,能起到“以问促读”“以问促思”的作用。如教学《军神》一课,“通过充分的朗读,感受刘伯承伤重时的镇定与求治时的坚定,产生敬佩之情”。是教学的重点,依据重点与课后习题我以“为什么沃克医生称刘伯承为军神”一个问题进行全篇课文内容的理解与品析,虽然问题只有一个,但要想回答出来,学生必须认真阅读全篇课文,尤其是刘伯承与沃克医生的对话,才能找到答案,而要想使自己找到的问题答案获得通过,又必须通过有感情朗读课文,再现刘伯承伤重时的镇定和拒绝使用麻醉药态度的坚决。在这一有效提问的过程中,学生不仅仅理解了课文内容,而且进行了充分的读书活动,同时也使得朗读训练更为扎实有效,可以说是问到了关键处,练在实处,课堂效率大大提高了。
“问题必须具有学习价值,有启发性,引发思考和探究,引起对所学内容更深层次的思考和把握,让人回味无穷。”这是有效教学一书对有效提问的要求之一。
浅显的提问,学生不费吹灰之力,不需经过大脑思考就可以回答出来的问题,就是无效提问。在《桂林山水》一课,在讲读描写山一段我们往往会听到这样的问题:同学们,桂林的山美吗?全班同学齐声说 “美”, 那想不想去看看呢?“想”。于是,教师打开事先准备好的多媒体,学生开始身临其境的感受。教师对这样的“进入情境”也很满意。但是,这个“问题”是不需要学生思考的假性问题,于是原本语言文字的训练变成了画面的欣赏,这样的学习不是语文学习。
思维能力的培养,是一个永远不能弱化的核心目标。像《桂林山水》这样的写景文来说,作为语文教学的目标,应该是让学生在咀嚼语言文字的过程中领略风景。教师在抛出“想不想看一看”的问话后,紧接着应该要求学生逐句地去读优美的文字,然后再引导学生结合看到的画面说一说自己觉得最美的是什么,为什么有这样的感觉,通过想象、感受和推敲文字等有效环节,感受“美”。应该始终让学文悟道与思维冲击“交融”,始终让发展语言与发展思维“合璧”。
如何才能做到问题的提出有效呢?如教学《丰碑》一文时,
师: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是红军翻越雪山时发生的一个感人的故事。(板书课题:丰碑)谁知道“丰碑”是什么意思?
生:字典上说是“高大的石碑”的意思。
师:那么在课文中指什么呢?大家能找出课文中相关的句子读一读吗?
生:“丰碑”在课文中指“军需处长”。可“军需处长”是个人,怎么会是“丰碑”呢?
师:这个问题提得多好,我们就带着这个问题轻声读一遍课文。
教师先后引导学生分析课题,题文联系,接着引出了关键的一问:“军需处长”怎么会是“丰碑”呢?从而引发了学生的认知冲突,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宽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
例如:一位教师在教学《鸽血染红的求救信》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感受人们对鸽子的敬佩巧妙的设计了这样的教学环节:
两只军鸽身负重任,那么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下,是怎样不辱使命的?
生:文中说到“奥斯卡和维娜奋进冲进云层,乌云遮住它们的视线,它俩就咕噜噜……地呼唤对方”,从“咕噜噜”……体现对方互传信息,为的是共同完成任务。
生:从“奋力”一词我体会到北冰洋的风雪十分大,它们用尽全力在飞。
师:这样恶劣的环境下,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样的军鸽?
生:两只勇敢的军鸽。
生:不惧怕恶劣环境,不辱使命的军鸽。
生:舍己为人的军鸽。
……
这里一个 “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样的军鸽”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拓展了学生的思维。可见问题的广度与开放性更有利于促进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更有利于学生语文能力的形成。
总之,要想做到有效提问:教师必须深入研究教材,研究教参,研究学生,设计出符合学生的学习水平、思维方式和内心需求的问题;问题应具有启发性,要便于学生展开思维,便于学生发挥想象,要便于调动他们动口、动手、动脑,要让他们通过问题悟到读书的方法,培养他们的阅读能力。□
(编辑/刘佳)